导论 3
第一章 “新民德”与清末德育课程的产生 17
第一节 古代学校德育课程的近代危机 19
一、古代学校德育课程及其基本特点 19
二、近代文化变迁对传统德育课程的冲击 23
三、清末两种不同的德育观 28
第二节 清末德育课程的设置 36
一、清末德育课程设置概况 37
二、官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 38
一、实践中的课程目标和内容 44
第三节 实践中的德育课程目标和内容 44
二、课程目标和内容中的男女差异 52
三、中、小学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区别 54
第四节 早期的新式德育教材 57
一、新式德育教材的种类 57
二、修身教科书的编写 59
第五节 中、日德育课程之比较 65
一、日本德育课程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65
二、中、日德育课程的差异 69
第二章 公民道德的提倡与民初德育课程的变更(上) 73
一、共和政体确立后的中西融合德育观 75
第一节 公民道德观影响下的德育“课程标准” 75
二、教育改革中德育“课程标准”的萌生 80
第二节 读经科的停止—复苏—消亡 87
一、民国初期读经科的兴废历程 87
二、读经科被废止的原因分析 95
第三节 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变化 97
一、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变更 97
二、课程目标和内容的男女差异 110
第三章 公民道德的提倡与民初德育课程的变更(下) 115
一、教材形式、种类的变化 116
第一节 民初修身教材的扩展 116
二、修身教科书、教授书的完备 119
三、1916年前后修身科的变化 129
第二节 训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132
一、新式教育中训育的早期形态 132
二、教育界对训育的广泛关注 134
三、中小学训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140
第四章 “道德革命”与五四以后德育课程的转轨(上) 151
第一节 “道德革命”及其对德育课程的影响 153
一、“道德革命”中德育观念的转变 153
二、教育宗旨改变后德育课程的变化 162
第二节 新学制确立后德育课程的转轨 165
一、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的演进 166
二、修身科的取消与公民科(社会科)的设置 170
三、公民科(社会科)课程标准之分析 175
第三节公民科(社会科)教材的儿童化和生活化 181
一、公民科(社会科)教材概貌 181
二、公民科(社会科)教科书及其道德渗透 182
三、中、小学教科书的差异 187
第五章 “道德革命”与五四以后德育课程的转轨(下) 189
一、五四之前道德教育的学科渗透 190
第一节 道德教育的学科渗透 190
二、五四之后各学科中的德育目标和内容 192
第二节 学生自治和训育体系的变革 199
一、学生自治的广泛展开 199
二、对学生自治的反思和训育体系的改进 203
第三节 中、美德育课程之比较 213
一、美国德育课程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13
二、中、美德育课程的差异 216
第六章 近代文化变迁与学校德育课程的自主建构 225
一、中西文化融合观的产生与德育课程 227
第一节 近代文化变迁对德育课程的影响 227
二、宪政思想、社会参与意识的深入与德育课程 231
三、社会文化及其变更与德育课程 235
第二节 中小学德育课程的自主建构 239
一、课程目标由私德主导转向公德主导 241
二、课程编制的指导思想由教师本位转向以儿童为中心 243
三、课程编制的方式由德目主义主导转向全面主义主导 245
第七章 对当代学校德育改革及课程编制的几点思考 249
第一节 德育改革中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251
一、德育改革中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关系 251
二、德育改革中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255
第二节 德育理念与德育实践之间的衔接和转换 260
一、“止于至善”:道德教育的理念 261
二、幸福与公正:道德教育的现实目标 265
三、平民化的自由人格:德育理念和德育实践的统一 269
第三节 德育课程编制中德目主义和全面主义的结合 273
一、近代中小学德育课程编制的启示 274
二、德育课程编制中德目主义和全面主义的结合 275
附录 1927~1949年我国普通中小学德育课程演变史略 279
主要参考文献 311
后记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