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常用取穴方法 1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1
二、“骨度”折量定位法 1
1.头面部 1
2.胸腹部 2
3.侧胸部 3
4.背腰部 3
5.上肢部 4
6.下肢部 4
三、指寸定位法 6
1.中指同身寸 6
2.拇指同身寸 6
3.横指同身寸 6
第二章 经穴 7
第一节 十四经穴分布概况 7
一、头面部经穴 7
1.颈部、面部及前头部经穴 7
2.头顶部经穴 7
3.后头、项部经穴 8
4.颈部及侧头部经穴 8
二、躯干部经穴 9
1.躯干前部经穴 9
2.躯干侧部经穴 10
3.躯干后部经穴 11
三、上肢部经穴 12
1.上肢内侧经穴 12
2.上肢外侧经穴 13
四、下肢部经穴 14
1.下肢内侧经穴 14
2.下肢外侧经穴 15
3.下肢后侧经穴 16
第二节 手太阴肺经经穴 17
一、胸部 18
1.中府 18
2.云门 18
二、上臂部 19
1.天府 19
2.侠白 19
三、前臂部 19
1.尺泽 19
2.孔最 20
3.列缺 20
4.经渠 20
5.太渊 20
四、手掌部 20
1.鱼际 20
2.少商 20
第三节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 21
一、手部 22
1.商阳 22
2.二间 22
3.三间 22
4.合谷 22
5.阳溪 23
二、前臂部 24
1.偏历 24
2.温溜 24
3.下廉 24
4.上廉 24
5.手三里 24
6.曲池 24
三、上臂部 25
1.肘髎 25
2.手五里 25
3.臂臑 25
四、肩颈部 26
1.肩髃 26
2.巨骨 26
3.天鼎 27
4.扶突 27
五、面部 27
1.禾髎 27
2.迎香 27
第四节 足阳明胃经经穴 28
一、头面部 29
1.承泣 29
2.四白 30
3.巨髎 30
4.地仓 30
5.大迎 30
6.颊车 30
7.下关 30
8.头维 30
二、颈部 31
1.人迎 31
2.水突 31
3.气舍 31
三、胸部 32
1.缺盆 32
2.气户 32
3.库房 32
4.屋翳 33
5.膺窗 33
6.乳中 33
7.乳根 33
四、腹部 33
1.不容 33
2.承满 33
3.梁门 33
4.关门 33
5.太乙 33
6.滑肉门 34
7.天枢 34
8.外陵 34
9.大巨 34
10.水道 34
11.归来 34
12.气冲 34
五、大腿部 34
1.髀关 34
2.伏兔 34
3.阴市 34
4.梁丘 35
六、小腿部 35
1.犊鼻 35
2.足三里 36
3.上巨虚 36
4.条口 36
5.下巨虚 36
6.丰隆 36
七、足部 38
1.解溪 38
2.冲阳 38
3.陷谷 38
4.内庭 38
5.厉兑 38
第五节 足太阴脾经经穴 38
一、足部 39
1.隐白 39
2.大都 39
3.太白 39
4.公孙 39
5.商丘 39
二、小腿部 40
1.三阴交 40
2.漏谷 40
3.地机 40
4.阴陵泉 40
三、大腿部 41
1.血海 41
2.箕门 41
四、腹部 41
1.冲门 41
2.府舍 41
3.腹结 41
4.大横 41
5.腹哀 41
五、胸部 42
1.食窦 42
2.天溪 42
3.胸乡 42
4.周荣 42
5.大包 42
第六节 手少阴心经经穴 43
一、上臂部 43
1.极泉 43
2.青灵 43
二、前臂部 44
1.少海 44
2.灵道 44
3.通里 44
4.阴郄 44
5.神门 44
三、手掌部 45
1.少府 45
2.少冲 45
第七节 手太阳小肠经经穴 45
一、手部 46
1.少泽 46
2.前谷 46
3.后溪 46
4.腕骨 46
5.阳谷 46
二、前臂部 46
1.养老 46
2.支正 47
3.小海 47
三、肩背部 47
1.肩贞 47
2.臑俞 47
3.天宗 47
4.秉风 48
5.曲垣 48
6.肩外俞 48
7.肩中俞 48
四、颈部 48
1.天窗 48
2.天容 48
五、头面部 49
1.颧髎 49
2.听宫 49
第八节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 50
一、头面部 51
1.睛明 51
2.攒竹 51
3.眉冲 52
4.曲差 52
5.五处 52
6.承光 52
7.通天 52
8.络却 52
9.玉枕 52
10.天柱 52
二、背腰部 54
1.大杼 54
2.风门 54
3.肺俞 55
4.厥阴俞 55
5.心俞 55
6.督俞 56
7.膈俞 56
8.肝俞 56
9.胆俞 56
10.脾俞 56
11.胃俞 56
12.三焦俞 56
13.肾俞 56
14.气海俞 56
15.大肠俞 56
16.关元俞 56
17.小肠俞 56
18.膀胱俞 56
19.中膂俞 56
20.白环俞 56
21.上髎 56
22.次髎 56
23.中髎 58
24.下髎 58
25.会阳 58
26.附分 58
27.魄户 58
28.膏肓 58
29.神堂 58
30.譩譆 58
31.膈关 58
32.魂门 58
33.阳纲 58
34.意舍 58
35.胃仓 58
36.肓门 59
37.志室 59
38.胞肓 59
39.秩边 59
三、大腿部 60
1.承扶 60
2.殷门 60
3.浮郄 60
四、小腿部 61
1.委阳 61
2.委中 61
3.合阳 61
4.承筋 61
5.承山 61
6.飞扬 61
7.跗阳 61
五、足部 62
1.昆仑 62
2.仆参 62
3.申脉 62
4.金门 62
5.京骨 62
6.束骨 62
7.足通谷 62
8.至阴 62
第九节 足少阴肾经经穴 63
一、足部 63
1.涌泉 63
2.然谷 64
3.太溪 64
4.大钟 64
5.水泉 64
6.照海 64
二、小腿部 64
1.复溜 64
2.交信 65
3.筑宾 65
4.阴谷 65
三、腹部 65
1.横骨 65
2.大赫 65
3.气穴 65
4.四满 65
5.中注 65
6.肓俞 65
7.商曲 65
8.石关 65
9.阴都 65
10.腹通谷 66
11.幽门 66
四、胸部 66
1.步廊 66
2.神封 67
3.灵墟 67
4.神藏 67
5.彧中 67
6.俞府 67
第十节 手厥阴心包经经穴 68
一、胸部 69
天池 69
二、上臂部 69
天泉 69
三、前臂部 70
1.曲泽 70
2.郄门 70
3.间使 70
4.内关 70
5.大陵 70
四、手掌部 70
1.劳宫 70
2.中冲 70
第十一节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 71
一、手部 72
1.关冲 72
2.液门 72
3.中渚 72
4.阳池 72
二、前臂部 72
1.外关 72
2.支沟 72
3.会宗 73
4.三阳络 73
5.四渎 73
三、上臂部 73
1.天井 73
2.清冷渊 73
3.消泺 73
4.臑会 73
四、肩颈部 73
1.肩髎 73
2.天髎 74
3.天牖 74
五、头面部 74
1.翳风 74
2.瘈脉 75
3.颅息 75
4.角孙 75
5.耳门 75
6.和髎 75
7.丝竹空 75
第十二节 足少阳胆经经穴 76
一、头面部 77
1.瞳子髎 77
2.听会 77
3.上关 77
4.颔厌 77
5.悬颅 77
6.悬厘 77
7.曲鬓 78
8.率谷 78
9.天冲 78
10.浮白 78
11.头窍阴 78
12.完骨 78
13.本神 78
14.阳白 79
15.头临泣 79
16.目窗 79
17.正营 79
18.承灵 79
19.脑空 79
20.风池 79
二、肩部 80
肩井 80
三、侧胸部 80
1.渊腋 80
2.辄筋 80
四、胸部 81
日月 81
五、腰腹部 81
1.京门 81
2.带脉 81
3.五枢 82
4.维道 82
六、臀部 83
1.居髎 83
2.环跳 83
七、大腿部 84
1.风市 84
2.中渎 84
3.膝阳关 84
八、小腿部 84
1.阳陵泉 84
2.阳交 84
3.外丘 84
4.光明 84
5.阳辅 84
6.悬钟 84
九、足部 85
1.丘墟 85
2.足临泣 85
3.地五会 85
4.侠溪 85
5.足窍阴 85
第十三节 足厥阴肝经经穴 86
一、足部 86
1.大敦 86
2.行间 86
3.太冲 86
4.中封 86
二、小腿部 87
1.蠡沟 87
2.中都 87
3.膝关 87
4.曲泉 87
三、大腿部 87
1.阴包 87
2.足五里 87
3.阴廉 87
4.急脉 87
四、侧腹部 88
章门 88
五、胸部 89
期门 89
第十四节 督脉经穴 89
一、腰骶部 90
1.长强 90
2.腰俞 90
3.腰阳关 90
4.命门 91
5.悬枢 91
二、背部 91
1.脊中 91
2.中枢 91
3.筋缩 91
4.至阳 91
5.灵台 92
6.神道 92
7.身柱 92
8.陶道 92
9.大椎 92
三、头面部 92
1.哑门 92
2.风府 92
3.脑户 92
4.强间 93
5.后顶 93
6.百会 93
7.前顶 93
8.囟会 93
9.上星 94
10.神庭 94
11.素髎 94
12.水沟 94
13.兑端 94
14.龈交 94
第十五节 任脉经穴 95
一、会阴部 96
会阴 96
二、腹部 96
1.曲骨 96
2.中极 96
3.关元 97
4.石门 97
5.气海 97
6.阴交 97
7.神阙 97
8.水分 97
9.下脘 97
10.建里 97
11.中脘 97
12.上脘 97
13.巨阙 98
14.鸠尾 98
三、胸部 98
1.中庭 98
2.膻中 99
3.玉堂 99
4.紫宫 99
5.华盖 99
6.璇玑 99
四、颈部 99
1.天突 99
2.廉泉 99
五、面部 100
承浆 100
第三章 常用经外奇穴 101
一、头颈部 101
1.当阳 101
2.印堂 101
3.四神聪 101
4.鱼腰 101
5.球后 101
6.上明 102
7.太阳 102
8.耳尖 102
9.牵正 102
10.上迎香 102
11.夹承浆 103
12.内迎香 103
13.聚泉 103
14.海泉 103
15.金津、玉液 103
16.舌柱 103
17.上廉泉 103
18.洪音 103
19.颈臂 103
20.翳明 104
21.安眠 104
22.颈百劳 104
23.新设 104
24.崇骨 104
二、胸腹部 105
1.肩内陵 105
2.命关 105
3.三角灸 105
4.提托 106
5.子宫 106
三、背部 106
1.定喘 106
2.夹脊 106
3.巨阙俞 107
4.胃脘下俞 107
5.四花 107
6.痞根 107
7.下极俞 107
8.腰宜 107
9.腰眼 107
10.十七椎 107
11.腰奇 107
四、上肢部 108
1.肘尖 108
2.二白 108
3.四缝 108
4.八邪 109
5.中泉 109
6.中魁 109
7.大骨空 109
8.小骨空 109
9.腰痛点 109
10.外劳宫 109
11.十宣 109
五、下肢部 110
1.环中 110
2.髋骨 110
3.鹤顶 110
4.百虫窝 110
5.膝眼 110
6.胆囊 111
7.阑尾 111
8.外踝尖 111
9.内踝尖 111
10.八风 112
11.独阴 112
12.里内庭 112
13.气端 112
第四章 微针穴 113
第一节 耳穴 113
一、耳郭体表分部 113
1.耳郭前面体表分部 113
2.耳郭背部体表分部 114
二、耳郭标志点、线的设定 114
三、耳郭分区 114
1.耳轮 114
2.耳舟 115
3.对耳轮 115
4.三角窝 116
5.耳屏 116
6.对耳屏 116
7.耳甲 116
8.耳垂 117
9.耳背 117
四、耳穴分布的一般规律 117
五、耳轮穴位 118
1.耳中 118
2.直肠 118
3.尿道 118
4.外生殖器 118
5.肛门 118
6.耳尖 118
7.结节 118
8.轮1 118
9.轮2 118
10.轮3 119
11.轮4 120
六、耳舟穴位 120
1.指 120
2.腕 120
3.风溪 120
4.肘 120
5.肩 120
6.锁骨 120
七、对耳轮穴位 121
1.跟 121
2.趾 121
3.踝 121
4.膝 121
5.髋 121
6.坐骨神经 121
7.交感 121
8.臀 121
9.腹 121
10.腰骶椎 122
11.胸 122
12.胸椎 122
13.颈 122
14.颈椎 122
八、三角窝穴位 122
1.角窝上 122
2.内生殖器 122
3.角窝中 122
4.神门 122
5.盆腔 122
九、耳屏穴位 123
1.上屏 123
2.下屏 123
3.外耳 123
4.屏尖 123
5.外鼻 123
6.肾上腺 124
7.屏间前 124
8.咽喉 124
9.内鼻 124
十、对耳屏穴位 124
1.额 124
2.屏间后 125
3.颞 125
4.枕 125
5.对屏尖 125
6.缘中 125
7.脑干 125
8.皮质下 125
十一、耳甲穴位 125
1.口 125
2.食管 125
3.贲门 125
4.胃 125
5.十二指肠 125
6.小肠 126
7.大肠 126
8.阑尾 126
9.艇角 126
10.膀胱 126
11.肾 126
12.输尿管 126
13.胰胆 127
14.肝 127
15.艇中 127
16.脾 127
17.心 127
18.气管 127
19.肺 127
20.三焦 127
21.内分泌 127
十二、耳垂穴位 128
1.牙 128
2.舌 128
3.颌 128
4.垂前 128
5.眼 128
6.内耳 128
7.面颊 128
8.扁桃体 128
十三、耳背穴位 129
1.耳背心 129
2.耳背肺 129
3.耳背脾 129
4.耳背肝 129
5.耳背肾 129
6.耳背沟 129
十四、耳根穴位 129
1.上耳根 129
2.耳迷根 129
3.下耳根 129
第二节 头针刺激区 130
一、划分头针刺激区的两条标准定位线 130
1.前后正中线 130
2.眉枕线 130
二、头针刺激区 131
1.运动区 131
2.感觉区 132
3.舞蹈震颤控制区 132
4.晕听区 132
5.言语二区 132
6.言语三区 132
7.运用区 132
8.足运感区 133
9.视区 133
10.平衡区 133
11.胃区 133
12.胸腔区 133
13.生殖区 133
第三节 眼针穴(区) 134
一、8区的划分 134
二、13穴的确定 134
第四节 面针穴 135
一、面部正中线上的穴位 135
1.脑面穴 135
2.咽喉穴 135
3.肺穴 135
4.心穴 135
5.肝穴 135
6.脾穴 135
7.膀胱及生殖器穴 135
二、面部内?线上诸穴 135
1.耳穴 135
2.胸膺穴 135
3.乳房穴 136
4.胆穴 136
5.胃穴 136
三、两侧面部诸穴 136
1.小肠穴 136
2.大肠穴 136
3.盲肠阑尾穴 136
4.肾穴 136
5.肩穴 137
6.臂穴 137
7.手穴 137
8.背穴 137
9.腰穴 137
10.脐腹穴 137
11.股穴 137
12.膝穴 137
13.膝髌穴 137
14.小腿穴 137
15.足穴 137
第五节 鼻针穴 137
一、鼻正中线上的穴位 137
1.头脑点 137
2.咽喉点 137
3.肺点 137
4.心点 137
5.肝点 137
6.脾点 138
7.肾点 138
8.前阴点(外生殖器) 138
二、鼻第1侧线上的穴位 138
1.胆点 138
2.胃点 138
3.小肠点 138
4.大肠点 138
5.膀胱点 138
6.睾丸卵巢点 138
三、鼻第2侧线上的穴位 138
1.耳点 138
2.胸点 138
3.乳点 139
4.项背点 139
5.腰脊点 139
6.上肢点 139
7.胯股点 139
8.膝胫点 139
9.足趾点 139
第六节 手针穴 139
一、手掌部穴 139
1.脾点 139
2.胃肠点 139
3.小肠点 139
4.大肠点 139
5.三焦点 139
6.心点 139
7.肝点 139
8.肺点 139
9.命门点 140
10.肾点 140
11.夜尿点 140
12.定惊点 140
13.扁桃体点 140
14.急救点 140
15.牙痛点 140
16.坐骨神经点 140
17.咳喘点 140
18.足跟痛点 140
二、手背部穴 141
1.咽喉点 141
2.颈项点 141
3.腰腿点 141
4.升压点 141
5.呃逆点 141
6.退热点 141
7.腹泻点 141
三、指、掌桡侧穴 141
1.疟疾点 141
2.踝点 141
3.胸痛点 141
4.前头点 141
5.头顶点 141
6.肩点 141
7.会阴点 142
四、指、掌尺侧穴 142
1.眼点 142
2.偏头点 142
3.后头点 142
4.脊柱点 142
第七节 足针穴 143
一、足部常用的骨度分寸 143
二、足底部足针穴 143
1.头面 143
2.安眠 143
3.胸 143
4.面 143
5.心 143
6.肺 143
7.癌根3 143
8.胃 143
9.肝 143
10.脾 143
11.小肠 144
12.癌根1 144
13.大肠 144
14.肾 144
15.膀胱 144
16.子宫(精宫) 144
17.癌根2 144
18.坐骨1 144
19.牙痛1 144
20.牙痛2 144
21.遗尿 145
22.趾端(气端) 145
三、足背部足针穴 145
1.头痛点 145
2.扁桃1 145
3.扁桃2 145
4.腰痛点 145
5.坐骨2 145
6.落枕 145
7.胃肠点 145
8.心痛点 145
9.腰腿点 145
四、足内侧足针穴 145
1.眩晕点 145
2.痛经1 145
3.痛经2 145
4.癫痫点 145
五、足外侧足针穴 145
臂 145
第八节 腕踝针穴 146
一、分区 146
1.1区 146
2.2区 146
3.3区 146
4.4区 146
5.5区 147
6.6区 147
二、腕部进针点 148
1.上1 148
2.上2 148
3.上3 148
4.上4 148
5.上5 148
6.上6 148
三、踝部进针点 149
1.下1 149
2.下2 149
3.下3 149
4.下4 149
5.下5 149
6.下6 149
第九节 手象针 150
一、手部划线 150
1.阴阳分线 150
2.掌Ⅰ线 150
3.掌Ⅱ线 150
4.掌Ⅲ线 150
5.掌Ⅳ线 150
6.掌Ⅴ线 150
7.背Ⅰ线 151
8.背Ⅱ线 151
9.背Ⅲ线 151
10.背Ⅳ线 151
11.背Ⅴ线 151
二、手伏象 151
1.头颈 151
2.躯干 151
3.上肢 152
4.下肢 152
三、手伏脏 153
1.头面 153
2.胸腹 153
3.上、下肢 154
四、桡倒象 155
1.头部 155
2.颈部 155
3.躯干 155
4.上肢 155
5.下肢 156
五、尺倒象 156
1.头部 156
2.颈部 156
3.躯干 157
4.上肢 157
5.下肢 157
六、桡倒脏 157
七、尺倒脏 158
八、横伏象 158
1.头颈部 158
2.背部 158
3.腰部 159
4.骶髂部 159
5.上肢 159
6.下肢 159
7.其他 159
九、横伏脏 160
1.头颈部 160
2.胸腔区 160
3.胃区 160
4.肠区 160
5.泌尿生殖区 160
6.上肢 160
7.下肢 160
第十节 足象针 161
一、与手象针的关系 161
二、足伏象 161
1.头颈 162
2.躯干 162
3.上肢 162
4.下肢 162
5.髋部 162
三、足伏脏 162
四、胫倒象 162
1.头部 163
2.颈部 163
3.躯干 163
4.上肢 163
5.下肢 163
五、腓倒象 164
1.头部 164
2.颈部 164
3.躯干 164
4.上肢 164
5.下肢 164
六、胫倒脏 165
七、腓倒脏 165
附篇 分部取穴 167
一、头颈部 167
1.前发际上0.5寸处6穴 167
2.前发际上4寸处2穴 167
3.后头区7穴 168
4.侧头部耳尖处3穴 168
5.眼区11穴 169
6.鼻区5穴 170
7.耳前3穴 170
8.面颊部5穴 171
9.平喉结3穴 171
10.平下颌角2穴 172
二、躯干部 172
1.肩部5穴 172
2.平第4肋间隙7穴 173
3.锁骨中线上3穴 174
4.脐上4寸水平线上3穴 175
5.平脐5穴 175
6.平脐下3寸4穴 176
7.平脐下4寸4穴 176
8.平脐下5寸4穴 177
9.平第7颈椎棘突下4穴 177
10.平第7胸椎棘突下3穴 178
11.平第2腰椎棘突下3穴 178
12.平第4腰椎棘突下3穴 179
三、上肢部 179
1.肘关节屈侧3穴 179
2.肘关节伸侧3穴 180
3.腕横纹上3原穴 180
4.腕背横纹“三阳穴” 181
5.手掌侧3“井”穴 181
6.手背侧3“井”穴 181
四、下肢部 182
1.膝关节内侧面3穴 182
2.膝关节外侧面上3穴 182
3.膝关节后侧(横纹上)3穴 182
4.外踝高点上7寸处4穴 182
5.足部“三太”穴 183
6.足背踝关节横纹上6穴 183
7.跖骨结合部前缘3穴 184
8.趾间纹头处3穴 184
9.足背5“井”穴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