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缩略研究 缩略:语言符号的再符号化》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俞理明著
  • 出 版 社:成都:巴蜀书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6597271
  • 页数:38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汉语中出现的缩写现象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致力于通过形式特征来解释缩略的形式。

目录 1

0 序论 1

0.1 引言 1

0.2 缩略研究回顾 6

0.2.1 传统文献中的缩略现象和研究 6

0.2.2 二十世纪学者对缩略的研究 17

0.2.3 缩略是语言研究的对象 24

0.3.1 历史和断代的统一 25

0.3 本项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25

0.3.2 理论的指导作用和方法的科学性 27

0.3.3 词汇构成中的形义关系 28

1 缩略的界定 31

1.1 缩略的性质 31

1.1.1 缩略的定义 31

1.1.2 缩略造成的语言单位及其内部结构 32

1.1.3 缩略原形式的词性对缩略的影响 38

1.1.4 缩略不是文字书写的省约 39

1.1.5 缩略形式不是选用原形式中的词素 45

1.1.6 缩略中汉字的角色 51

1.1.7 缩略形式与原形式中的关系是语音 52

1.2 汉语中非缩略的简略表达方式 56

1.2.1 简称和缩略的关系 56

1.2.2 简约的别名 56

1.2.3 数量指代 58

1.2.4 单音词素构词 76

1.2.5 共名专指和缩略 78

1.2.6 代称和缩略 81

1.2.7 缩略的界限 82

2.1.1 自然缩略 83

2 缩略的分类 83

2.1 缩略中的主观作用 83

2.1.2 故意缩略 87

2.2 缩略代表形式的选用 93

2.2.1 以音素为选用单位的缩略 94

2.2.2 以非词素音节为基础的缩略 99

2.2.3 以词素为基础的缩略 102

2.2.4 以上位词为单位的缩略 105

2.2.5 共项缩略 113

2.3 缩略成型 120

2.3.1 整体缩略 121

2.3.2 部分缩略 128

2.3.3 缩略后调整 136

2.4 缩略的典型度 143

3 缩略的发生基础因素 147

3.1 语言的符号性 148

3.1.1 词汇成分是语言符号的基本单位 148

3.1.2 语言符号在表达中的整体特性 149

3.1.3 语言符号的可变性与再符号化 152

3.1.4 语言成分在线性分布上的平衡要求 155

3.1.5 缩略形式是语言系统中符号的符号 158

3.2 缩略中的任意性的作用 159

3.2.1 代表形式选取的非表意原则 160

3.2.2 代表成分表意上的不充分 163

3.2.3 代表成分在结构上的非理性 166

3.2.4 代表成分长度的任意性 168

3.2.5 代表成分在原词语位置上的任意性 169

3.3 缩略中约定性的作用 170

3.3.1 缩略以特定范围人们的语言经验为依托 171

3.3.2 排异作用在有限范围内起作用 172

3.3.3 缩略的使用受基础范围限制 173

3.3.4 约定性的趋同作用 175

3.3.5 缩略词受词汇系统的约定影响 176

3.3.6 约定作用在长度上的表现 177

3.4 缩略成型选择中的多向性 177

3.4.1 同类词语在缩略中的不同变化 177

3.4.2 同一词语缩略结果的多向性 181

3.4.3 同一形式来源的多向性 184

3.4.4 多向性引起的聚合关系错综 187

3.5 缩略代表形式选择中的环境作用 190

3.5.1 语言环境中的个性选择 190

3.5.2 社会环境选择 197

3.5.3 缩略的时间因素 204

3.6 缩略的心理机制 210

3.6.1 语言交流中听说双方的心理关系 211

3.6.2 语言交流中说话人的省便心理 212

3.6.3 语言交流中受话人的能动作用 215

4.1.1 固定性和紧密性 217

4 缩略的规则 217

4.1 发生缩略的词语的特点 217

4.1.2 长度和累赘感 219

4.1.3 高使用率和高熟悉度 219

4.2 汉语词语的语音特点 221

4.2.1 词语的语音结构 221

4.2.2 汉语词重音的分布 223

4.2.3 音素的响度 229

4.2.4 韵律和词语的长度 231

4.3.1 音素缩略的语音特点 232

4.3 缩略选择中语音的作用 232

4.3.2 双音词语缩略的语音特点 237

4.3.3 共项缩略的语音特点 252

4.3.4 分段选取 255

4.4 缩略的自然选择规则 257

4.4.1 语序选择 257

4.4.2 长度选择 267

4.4.3 类比舍去 270

4.4.4 先入为主 271

4.4.5 结构和语义字义的作用 272

4.5 故意缩略的选择规则 277

4.5.1 有理化倾向 277

4.5.2 类比探用 278

4.5.3 语义重心选择 281

4.5.4 表意倾向 282

4.5.5 心理选择 283

4.6 缩略的过程 285

4.6.1 缩略的基础单位 285

4.6.2 缩略规则的作用 286

4.6.3 缩略的形成模式 288

4.6.4 缩略与词义感染 291

5 缩略的运用 301

5.1 缩略形式的发展 301

5.1.1 缩略形式的成词 301

5.1.2 复音缩略词的分析化 302

5.1.3 缩略成分的再缩略 303

5.1.4 缩略的返原变化 307

5.1.5 缩略词的偏义现象 312

5.1.6 缩略词的意义发展 314

5.1.7 缩略后标记 317

5.2 缩略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319

5.2.1 缩略对汉语词汇的形式资源利用 319

5.2.2 缩略造成新的词汇形式 320

5.2.3 缩略形成新的词素 323

5.2.4 缩略对词汇聚合的影响 327

5.2.5 无原型的缩略词 330

5.2.6 缩略是一些词语成形的中间环节 333

5.2.7 缩略和反悖词 335

5.3 缩略的修辞作用 337

5.3.1 使话语简洁省便 337

5.3.2 保持词句结构平衡 338

5.3.3 平俗慢易 339

5.3.4 委婉避忌 340

5.3.5 圈内色彩 341

5.3.6 满足创新心理 342

5.3.7 同形双关 342

5.4.1 缩略的社会基础 344

5.4 缩略词的运用现状 344

5.4.2 缩略词的广泛性 345

5.4.3 缩略的积极运用 347

5.4.4 缩略为交际和表达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350

5.4.5 缩略的趋向 351

5.5 缩略的规范 352

5.5.1 缩略流行的动因及负面作用 352

5.5.2 从规范角度看缩略 355

5.5.3 缩略是非的判定 356

5.5.4 后行规范 357

5.5.5 先行规范 359

5.5.6 缩略理论的研究和知识普及 360

6 馀论 362

6.1 词语形式的个别变化 362

6.2 跨层次凝合词 364

6.3 层次内偏合词 366

6.4 隐缺词 368

6.5 非理仿词 371

参考文献 375

后记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