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目录 1
第一章 湖南湘潭一个贫寒之家的奇迹 5
奇迹 5
我的爷爷奶奶 8
十二岁就支撑门户的长子 11
苦读的家风 15
第二章 在贫困中艰难求学 19
楚怡小学的雨雪天 19
明德中学惟一的半工半读生 21
武昌师大生物系一名贫病交加而又驰名全校的好学生 25
广州中山大学生物系的助理员 32
第三章 岭南的岁月 32
参加广西大瑶山考察 33
苍梧之恋 40
“一生做学问,一生不做官” 43
第四章 找到“科学救国”的课题 47
在浙江大学的日子 47
在后稷故乡立下的心愿 48
成婚及在南京国立编译馆的工作 49
负笈伦敦 51
第五章 奔赴大西北 59
举家去张家岗 59
“科学救国”梦想的初次幻灭 60
长沙的乡居生活 63
第六章 和同济大学一起飘泊 65
到广西八步 65
在昆明的日子 66
迁居四川南溪县李庄 73
第七章 坚守武汉大学的十年 76
为报师恩坚守武大 76
深得学生敬佩的教授 78
陪同李约瑟旅行 85
《生命新观》问世 90
在乐山时的苦日子 98
贫贱不移 威武不屈 104
随校复员东迁去珞珈山 108
在不被理解和信任的痛苦中离开武汉大学 116
第八章 重回大西北 124
为科研育人竭尽心力 124
体现远见卓识的教研组建设 133
培养研究生,延续在西北干旱地区实现“节水丰产”的理想 141
第九章 思想改造的痛苦 147
无法躲避的政治 147
“老运动员”的“怕运动特殊反应病” 151
无所适从的困惑和悲哀 157
第十章 用生命去攀登古农学研究的高峰 164
甘当铺路石 165
一息尚存 此志不容少懈 176
我国农史学科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186
(一)《齐民要术今释》、《农政全书校注》是对整理研究我国古农书的突破 187
(二)一图、一表、一评、一略——首次勾勒出中国古代农业遗产的学科体系 194
(三)从文化角度认真研究我国传统农业的第一人 198
(四)为我国农史研究争得应有的国际学术地位 201
(五)以人格的魅力壮大了农史学的研究队伍 211
中国农史界的宝贵财富——老一辈农史学家间真挚无私的友谊 219
美好的设想 未竟的遗愿 226
第十一章 到死漫余丝——“文革”中度过的最后岁月 233
首当其冲的“反动学术权威” 233
凄苦中完成的《辑徐衷南方草物状》 237
“反动学术权威”升级为“牛鬼蛇神” 239
由“牛鬼蛇神”再晋升为“三反分子” 244
“扫地出门”的搬家 250
进“牛棚”与对我母亲的牵挂 253
令“革命小将”钦佩的“反动学术权威” 259
在宝鸡红旗大队劳动的日子 260
苦难岁月中的点滴欢乐及对未来岁月的遐想 263
弥留病榻与最后的拼搏 269
永远的怀念 277
第十二章 我们的好阿爸 288
珍贵的纪念 288
我们的名字和小名 293
独特的教育方式 297
(一)从小有计划地培养我们的生存能力 297
(二)让我们从小经风雨、见世面 300
希望我们成为有用的人 307
(一)细心呵护我们的爱好和特长 307
(二)只要努力了 309
引导我们走正确的人生道路 311
(一)祖国人民永远是第一位的 311
(二)关键时刻的点拨 315
阿爸给予我们幸福的家 320
附录一 姜义安《深切悼念石先生》一书的《引言》 328
附录二 真挚 执着 无私——纪念姜义安先生 329
附录三 石声汉致丁颖的一封信 332
附录四 1.石声汉致国务院秘书处的信 336
2.西山武一致石声汉的信 337
3.石声汉给西山武一的复信 338
4.石声汉致西农党委的信 338
附录五 李约瑟 石声汉 341
附录六 石声汉年谱 346
附录七 石声汉著作目录 349
附录八 中国农书系统图 355
附录九 中国古代农书重要内容的演进 356
后记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