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庭槐主编;王子栋,徐有秋,王庭槐,莫书荣,王晶,高建新,吴中海,符史干,张志方,韩丹,张策,韩太真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040132567
  • 页数:421 页
图书介绍:本书由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庭槐教授担任主编,西安交通大学韩太真教授、暨南大学王子栋教授任副主编。全国10余所院校长期在一线担任教学工作的专家教授参加编写。全书分为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和吸收、尿的生成和排出、能量代谢、体温调节、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等13章。本书特点:1.章节安排更科学合理。将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作为单独章节进行编写,结合生理学最新研究进展修订了以往教材的错漏之处。2.注重实验。本书新增了部分与临床密切相关的生理学知识以及代表性的生理学实验方法。3.突出实用性和可读性。教材中插图数量大大增加,新引入的插图生动、直观、简明,密切联系临床。增加了导读和英文小节部分,章后附有相关习题和学习导航网站。4.书后配有光盘,包括三类内容,(1)教材内容扩充,对重点和难点充分讲解,对生理学术语做了英文注解。(2)教材图库扩充。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做了图库说明。其中包括一些用Flash制作的动态图库。(3)试题集。其内容与与执业医师考试密切结合,每题均有详细答案。本教材适用于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和七年制研究生,在编写教材的同时,编写教学提纲《生理学导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生理学概述 1

一、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

二、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1

目录 1

三、生理学研究的3个水平 2

第三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3

一、新陈代谢 3

第二节 生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 3

二、兴奋性 4

三、适应性 4

四、生殖 4

第四节 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和生物节律 5

一、内环境和稳态 5

二、生物节律 5

第五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 5

一、自身调节 5

三、神经调节 6

二、体液调节 6

第六节 人体内自动控制系统 7

一、反馈控制系统 7

二、前馈控制系统 8

第七节 生理学发展的回顾和展望 8

一、生理学发展的回顾 8

二、生理学展望 11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14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15

一、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模型 15

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16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21

一、信号转导概述 21

二、跨膜信号转导途径 22

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25

一、生物电现象 26

二、生物电的产生机制 27

三、组织的兴奋和兴奋性 34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36

一、骨骼肌的兴奋和收缩机制 36

二、骨骼肌收缩的机械力学特征 39

三、平滑肌的结构和生理特性 42

第三章 血液 46

第一节 血液概述 47

一、血液的组成 47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48

二、血液的功能 48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49

一、造血过程 50

二、红细胞生理 53

三、白细胞 57

四、血小板 59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62

一、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62

二、血液凝固与抗凝系统 63

三、纤维蛋白溶解与抗纤溶 66

第四节 血型 67

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67

二、红细胞血型 68

三、输血的原则 70

第四章 血液循环 75

第一节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76

一、心肌细胞的电活动 76

二、心肌的电生理特性 80

三、心电图 86

第二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88

一、心肌收缩的特点 88

二、心脏的泵血机制 88

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91

四、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93

五、心音 96

第三节 血管生理 99

一、血管的分类及功能 99

二、血流动力学 101

三、动脉血压与动脉脉搏 102

四、静脉血压、静脉回心血量 107

五、微循环 109

六、组织液 110

七、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111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13

一、神经调节 113

二、体液调节 121

三、局部血流调节 123

四、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 124

第五节 器官循环 124

一、冠脉循环 124

二、肺循环 126

三、脑循环 127

第五章 呼吸 133

第一节 呼吸道和肺的结构与功能 134

一、呼吸道 134

二、肺泡 136

第二节 肺通气原理 138

一、肺通气的动力 138

三、肺的神经支配 138

二、肺通气的阻力 140

三、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141

第三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144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144

二、肺换气 145

一、氧的运输 146

三、组织换气 146

第四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146

二、二氧化碳的运输 148

第五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149

一、呼吸中枢 149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151

三、气压对呼吸的影响 154

四、异常呼吸 154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158

一、胃肠道的神经支配 159

第一节 消化生理概述 159

二、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160

三、消化管的分泌功能 161

四、消化管的内分泌功能 162

五、社会、心理因素对消化功能的影响 163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 164

一、咀嚼和吞咽 164

第三节 胃内消化 165

二、唾液的分泌 165

一、胃的运动 166

二、胃腺的分泌 168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172

一、小肠的运动 172

二、小肠内消化液的分泌 173

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 177

一、大肠的运动与排便 177

第六节 吸收 178

二、大肠液的分泌 178

二、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179

一、吸收部位 179

第七章 能量代谢 184

第一节 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 184

一、能量的来源 184

二、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186

三、能量的转移、贮存和利用 186

第二节 能量代谢的测定 186

二、间接测热法 187

一、直接测量法 187

第三节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191

一、体表面积 191

二、肌肉活动 191

三、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192

四、精神活动 192

五、环境温度 192

一、基础代谢及基础代谢率的测定 193

第四节 基础代谢 193

六、其他因素 193

二、测定BMR的临床意义 194

第八章 体温 197

第一节 正常体温 197

一、体核温度和体表温度 197

二、体温测定 198

三、体温的正常变动 198

四、皮肤温度和平均体温 199

一、产热 200

第二节 体热平衡 200

二、散热 201

第三节 体温调节 203

一、温度感受器 204

二、体温调节中枢与调定点学说 204

三、体温调节反应 205

四、体温调节异常 206

第四节 低温医学 207

第九章 尿液的生成与排泄 209

第一节 肾脏的结构及功能概要 210

一、肾脏的结构特征 210

二、肾脏的血液供应 210

三、肾脏的功能单位——肾单位 210

四、集合管 212

五、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 212

六、近球小体 213

七、肾的神经支配 213

八、肾脏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 214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215

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滤过率 215

二、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216

三、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压 217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218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泌尿功能 219

一、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的特征和方式 219

二、肾单位不同部分的重吸收和分泌 221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225

一、肾脏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原理 226

二、尿液浓缩和稀释过程 228

三、影响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因素 230

第五节 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 230

一、肾内自身调节 230

二、神经和体液调节 231

第六节 血浆清除率 234

一、清除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34

二、测定清除率的意义 235

第七节 尿的排放 236

一、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 236

二、排尿反射 237

第十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241

第一节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 241

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 241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242

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244

第二节 眼的视觉功能 244

二、视网膜的结构和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248

三、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249

四、视锥系统的换能作用和颜色视觉 251

五、视网膜的视觉信息处理 252

六、中枢视觉通路 254

七、与视觉有关的其他现象 255

第三节 听觉器官 256

一、耳的听阈和听域 256

二、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 257

三、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 258

四、听神经动作电位 261

第四节 前庭器官 261

一、前庭器官的感受装置和适宜刺激 261

二、前庭反应和眼震颤 262

第五节 味觉和嗅觉 263

一、味觉 263

二、嗅觉 265

第六节 皮肤感觉感受器 266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 270

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271

第一节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 271

二、神经胶质细胞 275

第二节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278

一、信息传递的两种方式 278

二、突触传递过程中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 282

三、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 283

四、化学性突触传递的中介物质 286

一、反射与反射弧 291

第三节 反射的一般规律 291

二、反射的基本过程 292

三、反射的分类 293

四、反射中枢及神经元池 294

五、反射活动的一般特性 296

第四节 感觉的形成 296

一、脊髓与低位脑干对感觉信息的传递 297

二、丘脑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 298

三、大脑皮质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 299

四、痛觉 302

第五节 躯体运动的调控 305

一、躯体运动概述 305

二、脊髓在躯体运动中的作用 306

三、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310

四、小脑、基底核与躯体运动 313

五、大脑皮质在躯体运动中的作用 316

六、随意运动 319

一、调节内脏活动的外周神经特征 320

第六节 内脏活动的神经调节 320

二、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 325

第七节 脑的高级功能 328

一、大脑的优势半球与语言功能 328

二、学习与记忆 330

三、睡眠与觉醒 333

四、脑功能活动的重要检测技术 335

第十二章 内分泌系统 341

一、激素的分类 342

第一节 概述 342

二、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343

三、激素的作用原理 344

第二节 下丘脑和垂体 347

一、下丘脑和腺垂体 347

二、下丘脑和神经垂体 352

第三节 甲状腺 353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 353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355

三、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356

第四节 肾上腺 358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 358

二、肾上腺髓质激素 361

第五节 胰岛 363

一、胰岛素 363

二、胰高血糖素 365

第六节 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 366

一、甲状旁腺激素 366

三、1,25-二羟维生素D3 368

二、降钙素 368

第七节 褪黑素与前列腺素 370

一、褪黑素 370

二、前列腺素 370

第十三章 生殖 375

第一节 男性生殖 376

一、睾丸的功能 376

二、睾丸功能的调节 378

三、阴茎勃起和射精 379

第二节 女性生殖 380

一、卵巢的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 380

二、卵巢功能的激素调节 383

三、卵巢主要激素的生理作用 383

四、子宫内膜及其他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385

五、妊娠 386

六、性生理 390

索引 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