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基础知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陕西省农林学校编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0
  • ISBN:16202·6
  • 页数:242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阴阳与五行 1

第一节 阴阳 1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1

(一)阴阳的意义 1

目录 1

(二)怎样区分事物的阴阳属性 2

(三)阴阳的关系 3

二、阴阳在中兽医学上的应用 5

(一)阴阳在生理方面的应用 5

(二)阴阳在病理上的应用 6

(三)阴阳在辨证上的应用 9

(四)阴阳在论治上的应用 10

(五)阴阳在药物上的应用 10

一、五行的概念 11

(一)五行的意义 11

(六)阴阳在针灸上的应用 11

第二节 五行 11

(二)五行之间的关系 12

二、五行在中兽医学上的应用 14

(一)五行在生理上的应用 14

(二)五行在病理上的应用 16

(三)五行在辨证上的应用 17

(四)五行在论治上的应用 18

(五)五行在药物上的应用 19

第二章 脏象 24

第一节 脏腑 24

一、五脏 24

(一)心(附心包络) 24

(二)肝 29

(三)脾 32

(四)肺 37

(五)肾 42

二、六腑 50

(一)胆 51

(二)胃 51

(三)小肠 55

(四)大肠 56

(五)膀胱 57

(六)三焦 58

三、脏腑之间的关系 62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62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71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71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75

一、精 75

(一)先天之精 75

(二)后天之精 75

二、气 76

(一)先天之气 76

(二)后天之气 76

三、血 78

四、津液 79

五、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81

(一)精与气 81

(二)精与血 81

(三)精与津液 81

(五)气与津液 82

(六)血与津液 82

(四)气与血 82

六、脏腑与生命活动物质和经络之间的关系 83

第三章 经络 84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 84

一、经络的意义 84

二、经络的组成 86

(一)经脉 86

(二)络脉 86

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 87

(一)十二经脉 87

(二)奇经八脉 96

第二节 经络的主要作用 97

一、在生理方面 97

(三)经络有调节卫外功能的作用 98

二、在病理方面 98

(二)经络是调节脏腑组织的枢纽 98

(一)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路 98

三、在辨证方面 99

四、在治疗方面 99

五、在针灸方面 99

第四章 病因 102

第一节 外感病因 102

一、六淫 102

(一)六淫的意义 102

(二)六淫致病的特点 102

(三)六淫特性及常见病症 104

二、疠气 111

(一)疠气的意义 111

(二)疠气致病的特点 111

四、逸 112

三、劳(役) 112

第二节 内伤病因 112

一、饥 112

二、饱 112

五、配种繁殖过度 113

第三节 其他致病因素 113

一、虫积 113

二、外伤 113

三、中毒 113

四、病理产物 114

(一)痰与饮 114

(二)郁滞与瘀血 115

一、整体望诊 117

(一)望神 117

第一节 望诊 117

第五章 四诊 117

(二)望形态 118

二、局部望诊 122

(一)脏腑病变形态望诊 122

(二)部位望诊 126

三、分泌物及排泄物望诊 130

四、望口色 131

(一)望口色的部位及方法 131

(二)正常口色(正色) 132

(三)病理口色(病色) 133

(四)绝色 135

(五)舌苔 135

(六)舌形变化 137

一、听声音 138

第二节 闻诊 138

(七)口津 138

二、闻气味 140

第三节 问诊 141

一、问诊的内容 141

二、问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42

第四节 切诊 143

一、切脉 143

(一)切脉部位和方法 143

(二)平脉 146

(三)反脉 146

(四)易脉 148

二、触诊 149

(一)触温 149

(二)触肿痛 150

(三)触咽喉及槽口 151

(四)触按胸腹 152

(五)谷道入手(直肠检查) 152

第六章 辨证 154

第一节 八纲辨证 154

一、表证与里证 154

(一)表证 154

(二)里证 155

(三)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156

(四)半表半里证 156

(五)表里辨证要点 157

二、寒证与热证 157

(一)寒证 157

(二)热证 158

(三)寒证与热证的关系 159

三、虚证与实证 160

(六)寒热辨证要点 160

(四)寒热错杂证 160

(五)寒热真假证 160

(一)虚证 161

(二)实证 162

(三)虚证与实证的关系 162

(四)虚实错杂证 162

(五)虚实真假证 162

(六)虚实辨证要点 163

四、阴证与阳证 163

(一)阴证 163

(二)阳证 164

(三)亡阴与亡阳 164

(四)闭证 165

(一)八纲辨证的应用 166

五、八纲辨证小结 166

(五)阴阳辨证要点 166

(二)八纲证候之间的转化 167

(三)区别错杂证与真假证 167

第二节 脏腑辨证 168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168

(一)心气虚(心阳虚) 168

(二)心血虚(心阴虚) 169

(三)心火上炎 171

(四)痰热扰心 171

(五)小肠虚寒 172

二、肝与胆病辨证 173

(一)肝血虚 173

(三)肝经实热 174

(二)肝郁 174

(四)肝胆湿热 175

(五)肝风内动 176

(六)肝凝寒脉 177

三、脾与胃病辨证 179

(一)脾胃气虚(脾胃虚弱) 179

(二)脾胃阳虚(脾胃虚寒) 181

(三)脾肾虚寒 184

(四)寒湿困脾 185

(五)湿热蕴脾 185

(六)胃热(胃火) 187

(七)胃阴虚 187

(八)胃寒 188

(九)胃食滞 188

四、肺与大肠病辨证 194

(二)肺阴虚 195

(一)肺气虚 195

(三)风寒束肺 196

(四)风热犯肺 196

(五)痰热壅肺 197

(六)燥邪伤肺 198

(七)大肠结滞 202

(八)大肠湿热 203

(九)大肠虚寒 204

(十)直肠脱(脱肛) 206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206

(一)肾阴虚 206

(二)肾阳虚 207

(三)膀胱湿热 211

二、温热病的意义及其特点 212

第三节 卫气营血辨证 212

一、卫气营血辨证的意义 212

三、温热病的治疗特点 213

四、卫气营血的病理及证候特点 213

五、卫气营血辨证 215

(一)卫分证 215

(二)气分证 220

(三)营分证 223

(四)血分证 225

第七章 预防与治则 227

第一节 预防 227

一、未病先防 227

二、既病防变 228

一、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229

第二节 基本治则 229

二、扶正与祛邪 230

三、治标与治本 231

四、正治与反治 232

五、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233

第三节 基本治法 235

一、汗法 235

二、吐法 236

三、下法 236

四、和法 238

五、温法 238

六、清法 239

七、消法 240

八、补法 240

六、三因制宜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