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白耀武等编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7091·1670
  • 页数:212 页
图书介绍:

1.什么是哲学? 1

2.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 1

3.哲学和世界观是不是一回事?为什么? 1

辩证唯物主义常识 1

4.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2

5.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为什么说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 2

7.什么是物质?怎样完整、准确地理解物质概念? 3

8.有人说,“物质就是指自然界存在的各种物体形态”,这个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3

6.为什么说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

9.怎样理解列宁所说的:“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是客观存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 4

10.为什么说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5

11.什么是意识? 6

1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是怎样划分的?各有什么表现形式?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 6

13.为什么说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7

14.什么叫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起怎样的作用? 7

15.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8

16.物质和意识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8

19.在对意识能动作用的认识和估价上。为什么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是错误的,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是正确的? 9

18.意识为什么不能脱离物质? 9

17.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对于唯心主义来说,两个十分致命的问题是什么? 9

20.什么叫从实际出发?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怎样从实际出发? 10

21.为什么说“一切从原则出发”是违背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这一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 11

22.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重大意义? 11

23.试用辩证唯物主义有关原理,说明大力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2

24.试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作用和意义。 13

25.试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建设清除精神污染的必要性。 14

26.什么是运动?为什么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5

27.为什么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 15

29.为什么我们说赫拉克利特说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思想是正确的,而说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思想却是错误的? 16

28.什么是静止?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怎样? 16

30.为什么说“喜马拉雅山是完全不动的”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17

31.物质运动有哪些基本形式?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17

32.什么叫规律?为什么说规律是客观的? 18

33.为什么说一个正确的规则、条例也不是客观规律? 18

34.列宁说:“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自然规律是在我们的意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着并起着作用,使我们成为‘盲目的必然性’的奴隶。一经我们认识了这种不依赖于我们的意志和我们的意识而起着作用的规律,我们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你对这段话是怎样理解的? 19

35.按客观规律办事有什么重大意义?怎样才能按客现规律办事? 19

36.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上,怎样才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20

37.有人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话对不对?为什么? 21

39.试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说明“在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方面,要量力而行,积极奋斗,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的方针的正确性。 22

38.下面观点是否正确,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加以简要分析。 22

40.正确处理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什么重要意义? 23

41.什么是联系?什么是普遍联系?为什么说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的特征? 24

42.如何理解普遍联系?举例说明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重要性,孤立地看问题的危害性。 25

43.有人说:“彗星的出现预示着国家的兴衰”,这个观点对否?为什么? 26

44.下面这件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试加以简要分析。 26

45.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说明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27

46.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说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总的特征? 28

47.什么是矛盾?矛盾有什么属性? 28

48.什么是内因?什么是外因?为什么说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而不能说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28

49.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它们之间的分歧表现在什么地方? 29

50.为什么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才能真正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0

51.既然我们承认相对静止,为什么又要反对静止的观点? 31

52.正确处理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举例说明。 32

53.试用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为什么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自力更生? 32

54.试用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观点,说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33

55.用对立统一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专并不等于红,但是红一定要专”的道理。 34

56.看问题为什么要用矛盾的观点?试用矛盾的观点分析一、二个实际问题。 35

57.什么叫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什么重要意义? 36

58.怎样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常识》下面这段话? 38

60.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说明下面这段话的正确性。 39

59.教材中的下面这段话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并简要分析。 39

61.什么叫主要矛盾?什么叫次要矛盾?举例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 41

62.什么叫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有什么意义? 43

63.学习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原理,对于我们分析问题有什么帮助? 44

64.试用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国进行经济建设实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政策的同时,清除精神污染的必要性。 44

65.《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中指出:“我们党是久经考验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党。尽管十年内乱使我们党受到了严重损害,党的队伍的主流仍然是纯洁的和具有强大战斗力的。”试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原理说明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45

66.什么是事物的质?质和事物的关系是怎样的? 46

69.什么是量变?量变的原因和状态是什么? 47

70.什么是质变?质变的原因和状态是什么? 47

68.事物的质和量的关系是怎样的? 47

67.什么是事物的量?量和事物的关系是怎样的? 47

7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48

72.在事物发展全过程中,为什么质变比量变更为重要? 48

73.掌握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有何指导意义? 48

74.“量变就是静止,质变就是运动。”这个观点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49

75.试用量变和质变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防微杜渐的必要性。 49

76.什么是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两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50

77.为什么说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 50

78.什么是辩证的否定?辩证的否定观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有什么区别? 51

79.如何理解辩证的否定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又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51

81.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 52

80.如何从辩证的否定观说明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都是错误的? 52

82.为什么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53

83.如何理解新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53

84.认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指导意义? 54

85.《辩证唯物主义常识》中引用列宁的话说:“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如果认为是这样,那完全是胡说。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 54

86.用辩证否定的原理说明“我们在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的过程中,一定要坚决警惕和抵制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蚀,反对任何崇洋媚外的意识和行为”。 55

87.用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56

88.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有什么根本区别? 57

90.什么是认识?从哪些方面说明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的作用? 58

89.什么是实践?它有哪些基本的特点和形式? 58

91.什么是直接经验?什么是间接经验?二者的关系如何? 60

92.为什么既要重视实践,又要认真读书? 60

93.什么是理论?什么是科学理论?为什么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61

94.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61

95.理论为什么必须和实践相结合?怎样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62

96.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为什么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62

97.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你对这段话是怎样理解的? 63

98.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63

99.用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说明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64

101.什么是感性认识?什么是理性认识?二者的关系如何? 65

100.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是怎样的? 65

102.如何理解感觉、知觉、表象是感性认识中循序提高的三种形式? 67

103.如何理解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循序提高的思维形式? 67

104.怎样才能正确地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68

105.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什么?为什么说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的意义更加伟大? 68

106.怎样实现由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69

107.为什么获得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认识上的错误? 69

108.怎样理解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70

109.为什么说“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一致的? 71

110.为什么说坚持理性认识从感性认识中来,就是坚持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坚持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就是坚持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72

111.“一切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毫无根据的。”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试加以分析说明。 73

112.什么是真理?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 74

113.真理和谬误的界限是什么?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74

114.辩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真理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74

115.“有用就是真理”为什么是错误的? 74

116.为什么说“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重要原则? 75

117.为什么说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76

118.为什么说真理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根据这个原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真理应当怎样认识? 76

119.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77

120.为什么说共产主义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 78

121.为什么要为真理而斗争?应当怎样去为真理而斗争? 79

123.“真理有待于扩展、深化、发展,不能把已获得的任何真理看成是凝固、僵化、不变的。”你对这段话是怎样理解的?加以简要说明。 80

122.《辩证唯物主义常识》中说:“只要否定真理的客观性,就会混淆真理和谬误,从而导致取消真理,为谬误的泛滥打开闸门。”你对这段话是怎样理解的? 80

124.“马克思列宁主义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你对这段话是怎样理解的? 81

125.试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批判“天才论”。 81

126.试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82

127.辩证唯物主义有哪些原理?掌握这些原理有什么指导意义? 83

128.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反科学的世界观? 83

129.唯物辩证法有哪些基本观点?掌握这些观点有什么指导意义? 84

130.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要批判和克服形而上学的观点? 84

131.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有哪些主要原理?它对于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什么重要意义? 85

132.怎样理解唯物主义、辩证法和认识论三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86

133.为什么说辩证唯物主义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根据?坚持和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87

政治经济学常识(上册) 89

1.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怎样的学问? 89

2.什么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怎样? 89

3.什么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二者之间的关系怎样? 90

4.为什么研究生产关系一定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90

5.“对生产关系的任何变革,都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91

6.试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当前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的必要性。 91

7.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是什么? 92

9.试论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对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93

8.什么是经济规律?人和经济规律的关系是怎样的? 93

10.青年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政治经济学?怎样才能学好政治经济学? 94

11.为什么研究和认识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要从分析商品开始? 95

12.什么是商品?试举两个商品和两个劳动产品的例子,并说明它们为什么是商品,或者不是商品? 95

13.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怎样出现的? 95

14.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什么?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96

15.什么是交换价值?它与价值的关系怎样? 96

16.什么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为什么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96

17.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决定的?怎样确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97

18.在商品生产条件下,以一件衣服和30斤大米相交换为例,用政治经济学理论说明下列三个问题包含什么道理? 97

20.什么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为什么说在私有制的商品生产中存在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98

19.什么是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怎样? 98

21.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是什么? 99

22.货币的职能有哪些?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100

23.什么是商品的价格?价格和价值的关系怎样? 101

24.什么是纸币?什么是通货膨胀? 101

25.什么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101

26.在私有制条件下,价值规律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哪些作用? 102

27.“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格和价值相符,因此,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经常波动的现象,正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103

28.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中,两个鞋匠在同一时间内,做同一规格的鞋子出卖,一个赚钱,一个亏本。试用政治经济学的有关原理说明其原因。 104

30.怎样理解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交换中物与物的关系掩盖了人与人的关系? 105

29.“在私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者,总是竞相改进技术设备。当自己采用了先进技术设备后,又总是千方百计地保守技术秘密。”简要说明这段话包含什么政治经济学道理。 105

31.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有哪些基本内容? 106

32.货币和资本有什么不同?在什么情况下,货币才变为资本? 106

33.什么是劳动力?为什么劳动力成为商品一定要具备两个条件? 107

34.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有什么特点? 107

35.什么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 108

36.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它给资本主义带来什么后果? 109

37.“劳动力的价值就是劳动力的使用所创造的价值。”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109

39.什么是资本?资本的本质是什么?资产阶级经济学者把资本同货币、生产资料混为一谈的目的何在? 110

38.“剩余价值是资本家投机取巧、贱买贵卖的结果,因而它是在流通领域里产生的。”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110

40.“既然资本通常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品,所以货币和机器、厂房、原料等生产资料,都是资本。”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111

41.马克思说:“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简要说明你对这段话是怎样理解的? 112

42.什么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是什么? 112

43.“工人要用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才能生产出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由包括生产资料在内的全部资本带来的。”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113

44.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114

45.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工资水平为什么有差别?如何正确看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资? 114

46.为什么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115

47.什么是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115

49.什么是利润和利润率?利润率用公式如何表示? 116

48.什么是剩余价值率?用公式如何表示? 116

50.举例说明资本家采取哪两种基本方法提高对工人剥削的程度? 117

51.“近些年来,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工人的劳动时间缩短,工资又有所提高,所以,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降低了。”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118

52.列宁说:“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技术和科学的进步意味着榨取血汗的艺术的进步。”简要说明你对这段话是怎样理解的? 119

53.“据统计,美国500家最大公司的利润,1975年是378亿美元,1971年达525亿美元,两年就增加了39%,而美国工人从1967—1976年近10年间,实际工资却只增加了5%。”这个事例说明了政治经济学的什么原理? 119

54.《政治经济学常识》计算题中常用的计算公式有哪些? 120

55.(计算题) 121

56.(计算题) 122

57.为什么说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始终是处于受雇佣、受剥削的经济地位? 123

58.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无产阶级的处境如何?它的明显表现是什么? 124

59.我们应当怎样正确看待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的物质生活状况? 125

60.试用剩余价值论的原理,批驳“劳动得工资、资本得利润,资本家和工人是劳资两利、公平合理”的谬论。 126

61.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重大意义是什么? 127

62.什么是社会再生产?按它的规模可分为哪两种? 128

63.为什么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 129

64.什么是资本积累?什么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129

65.“资本积累是资本家‘省吃俭用’的结果。”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129

66.什么是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 130

67.为什么在社会化大生产中,两大部类之间和各生产部门之间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130

68.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并不是始终能够实现的? 131

7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基本特征和实质是什么? 132

69.“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不断地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所打断的扩大再生产。”你对这段话是怎样理解的?用你所学过的政治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加以简要说明。 132

71.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 133

72.为什么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 133

73.“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危机,就是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商品太多了,劳动人民消费不了。”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134

74.什么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什么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二者有什么联系? 135

75.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四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135

7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36

7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严重后果是什么?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136

79.试用经济危机的理论,论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137

78.把下列的概念按照它们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产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并指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经济危机、资本。 137

80.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论有哪些基本内容? 139

81.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哪两个历史阶段? 139

82.什么是帝国主义?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是什么? 139

83.什么是垄断和垄断组织?垄断是怎样形成的? 140

84.什么是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怎样在经济上进行统治的? 141

85.什么是资本输出?帝国主义为什么要进行资本输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输出有哪些发展? 141

86.什么是国际垄断同盟?它是怎样形成的? 142

8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垄断组织有什么发展?什么是跨国公司? 143

88.帝国主义为什么要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领土? 143

89.怎样理解垄断是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 144

90.怎样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45

91.怎样理解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 145

92.帝国主义的腐朽性是由什么决定的?它表现在哪些方面? 146

93.怎样正确理解帝国主义生产和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停滞的趋势? 147

94.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在政治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突出表现是什么? 148

95.“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某些帝国主义国家生产和技术发展较快,所以说,帝国主义是‘腐而不朽’。”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149

96.邓小平同志指出:“资本主义无论如何不能摆脱百万富翁的超级利润,不能摆脱剥削和掠夺,不能摆脱经济危机,不能形成共同的理想和道德,不能避免各种极端严重的犯罪、堕落、绝望。”用政治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加以分析说明。 150

97.怎样理解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151

99.试用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论述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走向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走向胜利,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53

98.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53

《政治经济学常识》(下册) 156

1.学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知识应从何入手?为什么? 156

2.什么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哪两种形式? 156

3.什么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现阶段我国全民所有制采取什么形式? 156

4.我国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157

5.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的作用和地位怎样? 157

6.什么是集体所有制?它的特点是什么?它是通过什么途径建立起来的? 158

7.集体所有制农业的作用和地位是什么? 159

8.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在经营管理上为什么要实行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 159

10.我国城镇集体经济的作用和地位怎样? 160

1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 160

9.在农村经济调整和改革中,坚持两个“长期不变”的政策是什么? 160

12.社会主义公有制同资本主义私有制相比具有哪些优越性? 161

13.什么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个体所有制?为什么要适当发展个体经济? 161

14.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道理,说明现阶段我国在坚持国营经济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必要性。 162

15.目前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有哪些形式? 163

16.判断一种所有制是否优越的标准是什么? 164

17.有人认为“个体经济是一种小私有制经济,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会产生资本主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164

18.有人认为“集体所有制比全民所有制公有化程度低,优越性没有全民所有制大,所以应尽快向全民所有制过渡.”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 165

19.有人认为,“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就是分田单干,就是从集体经济倒退到个体经济。”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166

21.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它具有客观性? 167

20.社会生产的目的是由什么决定的? 167

22.劳动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可分为哪两个方面?两者的关系怎样? 168

23.明确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对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有何重大意义? 168

24.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怎样? 169

25.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是什么?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有哪两个途径? 170

26.为什么说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途径? 170

27.在社会主义社会提高劳动生产率有何重大意义? 171

28.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有哪些?社会主义制度下,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是什么? 172

29.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内容是什么? 172

31.我国的四个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如何? 173

30.怎样实现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173

32.为什么说农业现代化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基础?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74

33.为什么说工业现代化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主导? 174

34.为什么说国防现代化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保障? 174

35.为什么说科学技术理代化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关键? 175

36.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意义是什么? 175

37.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75

38.为什么说为满足人民需要而生产,反映了社会主义生产本质,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 175

39.简述提高劳动生产率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同作用。 176

40.怎样理解“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 177

41.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发生作用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178

42.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实现按比例分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形式有什么不同? 178

43.为什么说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客现经济规律? 178

44.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有哪些优越性? 179

45.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存在哪些主要比例关系? 180

46.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181

47.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内部和工业内部的比例关系? 182

48.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交通运输业和工农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182

49.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182

51.什么是国民经济计划工作?国民经济计划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183

50.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和人口发展之间的比例关系? 183

52.怎样才能搞好国民经济计划工作? 184

53.什么是综合平衡?为什么要搞好综合平衡? 184

54.“资本主义社会有经济危机,社会主义社会也出现过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它们没什么本质区别。”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185

55.教材中说:“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区别于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显著标志,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你是怎样理解的? 186

56.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187

57.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还存在商品生产? 187

58.现阶段,我国为什么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生产? 188

59.比较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异同。 189

60.社会主义商品流通有哪些作用? 190

61.我国目前主要的商品流通渠道有哪些? 191

62.目前我国为什么必须大力疏通、扩大和增加商品流通渠道? 191

63.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有何重大区别? 192

64.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起什么作用? 193

65.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竞争同资本主义竞争有何区别?社会主义竞争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193

66.为什么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4

67.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商品价格的依据是什么?我国市场上存在哪几种基本类型价格? 196

68.我国实行的价格政策是什么? 196

69.“要稳定物价,就不应调整物价;调整物价,就违背了稳定物价的政策。”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197

72.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增长的源泉是什么?决定国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98

71.为什么说国民收入是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综合指标? 198

70.什么是社会义国民收入?它的来源是什么? 198

73.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资本主义国民收入分配有何本质区别? 199

74.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为什么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物质利益? 200

75.什么是积累基金?什么是消费基金? 200

76.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中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关系是怎样的? 201

77.社会主义制度下,正确处理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关系,主要应遵循哪些原则? 202

78.用政治经济学的原理,说明“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是我国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 202

79.“积累率越高,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就越快。所以说,只有高积累,才有高速度。”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203

80.为什么说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关系的原则反映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 204

81.什么是按劳分配?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必须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205

82.怎样理解按劳分配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206

83.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有哪些积极作用? 207

84.如何正确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207

85.我国现阶段劳动报酬有哪几种形式? 208

86.社会主义工资和资本主义工资有何本质区别? 208

87.有人认为:“资本主义工资和社会主义工资都不是工人全部劳动报酬,二者没区别。”这种看法是否正确?试用政治经济学有关原理加以分析。 209

88.《政治经济学常识》下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阐述了哪几条客观经济规律? 210

89.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10

90.为什么说我国当前还只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210

91.为什么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资本主义制度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211

92.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