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家传史略 4
第一节 一世鼻祖孟子章 4
一、崇善敬孝,立志学医 4
二、投师求教,悬壶坐堂 5
三、贫富同视,乐善好施 7
四、练方制药,精研医术 7
五、崇尚大医,舍己为民 9
一、辍学从医,继承家学 10
第二节 二世名医孟维礼 10
二、钻研医术,为民治病 11
三、继承家学,精研妇科 13
四、承研胃肠,练方致效 15
五、深钻温病,善治乙脑 17
六、承前启后,服务社会 18
第三节 三世医哲孟国栋 21
一、立志自学,艰苦求医 21
二、深学理论,培实基础 23
三、秉承妇科,着眼创新 24
四、为民解危,研治胃肠 25
五、学研针灸,功于临床 28
六、与时俱进,探讨学术 30
第四节 四世医秀齐争妍 36
上篇 学术研究 41
第一节 医源于易 “中和位育” 41
第二节 崇尚丹溪 代有发挥 44
第三节 工于妇科 论治有方 46
二、妇以血贵,治脾为首 47
一、妇女诸病,调气为要 47
三、调理月经,理肝为先 48
四、崩分阴阳,补虚泻实 49
五、带下肾虚,健脾化湿 49
六、养胎之法,清柔平和 50
七、坠胎滑胎,清热补肾 51
八、产后多虚,化瘀补肾 52
九、不孕不育,调经补肾 53
十、妇女更年,先兆滋肾 54
第四节 研脾胃学说 创治疗新法 56
第五节 慢性胃炎 利胆通调 67
第六节 萎缩性胃炎 益气化瘀攻毒 70
第七节 乙肝解毒化痰 提高免疫机能 73
第八节 辨治脑中风 早治清开窍 80
第九节 男性更年征 调心理补肾 89
第十节 风火咳嗽 麻杏芩甘 94
第十一节 慢性结肠炎 灌肠清湿热 98
第十二节 小儿麻疹 清透血毒 101
第十三节 针灸瑰宝 临床验效 105
一、针灸止痛十二法 106
二、灸法温补,慢病良效 111
三、针治腰痛,刺络拔罐 116
四、面瘫歪斜,灸气针好 117
中篇 临床经验 119
第一节 妇科病 119
一、月经不调 120
二、痛经 121
三、经闭 123
四、崩漏 125
五、月经前后诸症 127
六、经断前后诸症 129
七、带下病 134
八、妊娠恶阻 136
九、妊娠水肿 138
十、妊娠腹痛 140
十一、先兆流产 141
十二、子晕及子痫 144
十三、产后恶露不绝 146
十四、产后发热 148
十五、产后乳汁不行 152
十六、产后病总括 153
十七、妇人不孕症 155
十八、脏躁 160
十九、乳痈 161
二十、黄褐斑 162
一、慢性胃炎 163
第二节 胃肠病 163
二、消化性溃疡 168
三、甲型病毒性肝炎 171
四、肠痈 174
五、痢疾 175
六、慢性结肠炎 178
第三节 脑中风 181
一、中风先兆 181
二、中风发作期 182
第四节 乙型病毒性肝炎 186
第五节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 188
第六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193
一、发病期 194
二、恢复期 195
三、后遗症期 196
第七节 儿科疾病 196
一、麻疹 197
二、顿咳 198
三、痄腮 200
四、疳积 201
下篇 医案医话 203
第一节 妇科病症 203
一、月经过多 203
二、经闭 204
三、刮宫后闭经综合征 206
四、阴痒 206
五、血虚痹 207
六、胎漏 209
七、癥瘕 212
八、脏躁 215
九、经断前后诸症 217
十、产后病 220
十一、不孕症 221
十二、男性不育证 230
第二节 胃肠病症 232
一、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 232
二、慢性萎缩性胃炎 234
三、慢性腹泻 236
四、肝郁证 238
五、肠痈 240
六、疳积 240
第三节 内科病证 241
一、脑中风先兆症 241
二、脑中风 243
三、老年气郁感冒 245
四、邪伏少阳证 246
五、麻疹 247
六、内伤发热 248
七、偏头痛 249
八、热中嗌干 250
九、梅核气 251
十、耳鸣 251
十一、眩晕 252
十二、面瘫 254
十三、胸痛 256
十四、悬饮 257
十五、郁证 258
十六、乙型肝炎 259
十七、乙型脑炎 262
十八、痹证 265
十九、虚劳 267
二十、遗精 268
二十一、大小便失禁 269
二十二、膏淋 270
二十三、慢性湿疹 271
第四节 针灸医案 273
第五节 医话一束 274
一、祖医逢春感党恩 274
二、“秀才学医,笼子提鸡” 276
三、中医药学必然会成为全球共享医学 279
四、代赭石临床应用述要 287
五、孟维礼先生九十寿诞庆典纪事 290
附篇 传世秘录第一节 祖传秘验 294
第二节 弟子名录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