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构造研究 以当事人与法院作用分担为中心》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唐力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3659750
  • 页数:343 页
图书介绍:本书的重点与核心内容是我国民事诉讼的重构。从民事纠纷的本质出发,充实主体间的交流与沟通,是获取案件信息最大化的路径。分权而治,协同诉讼是重构中国民事诉讼构造的基本构架。

第一节 民事诉讼构造的涵义分析 1

一、概念的界定 1

第一章 民事诉讼构造的一般法理 1

二、民事诉讼构造的内涵 6

第二节 民事诉讼构造之要素分析 10

一、民事诉讼构造要素之一:审判权的特质及法理 11

二、民事诉讼构造要素之二:诉权的特质及法理 18

第三节 民事诉讼构造的基本类型及评析 23

一、注重程序保障:当事人主义诉讼构造的基本内容及评价 23

二、注重实体真实:职权主义诉讼构造的基本内容及评价 27

三、注重主体间的合作:协同主义诉讼构造的兴起 30

一、民事诉讼构造之分权机能:当事人与法院权限的合理配置与制衡理论 36

第四节 民事诉讼构造之功能分析 36

二、民事诉讼构造的保障机能:实现当事人平等诉讼的程序保障机制 44

三、促使判决结果正当化的机能:程序角色安排下的归责机制 48

第二章 民事诉讼构造的构建依据 53

第一节 民事诉讼目的与诉讼构造 53

一、民事诉讼目的与诉讼构造之关系的一般解说 53

二、我国民事诉讼之目的论及其对诉讼构造的影响 60

三、多元诉讼目的论与当事人和法院作用合理分担之诉讼构造的确立 64

第二节 当事人程序主体性原则与民事诉讼构造 69

一、当事人程序主体性原则的一般解释 69

二、以“亲和力”和“服务性”为特点之“诉讼空间”的形成 75

三、当事人程序主体性原则对民事诉讼构造的影响 80

一、诉讼公正:构建公众信赖的司法制度的基础 85

第三节 诉讼公正、诉讼效率理念与诉讼构造 85

二、诉讼效率:促进司法资源的有效利用 90

三、诉讼公正、诉讼效率对诉讼构造的影响 92

第三章 民事诉讼构造的构建原则 98

第一节 辩论原则:形成裁判基础资料的机理 98

一、我国民事诉讼辩论原则透视 98

二、辩论原则的一般法理 101

三、辩论主义的变迁 107

第二节 处分原则:程序进行、权利处置的机理 127

第三节 平等原则:确立当事人“对审”构造的机理 133

一、强化当事人之间相关义务与实现当事人之间实质的平等 136

二、法院职权介入与当事人实质平等原则的实现 139

第四节 诚实信用原则:均衡并促成法院与当事人协同关系的机理 141

一、民事诉讼中诚实信用原则的涵义 145

二、当事人之间相互关系中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 148

三、当事人与法院之关系中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 155

第四章 我国民事诉讼构造的分析与完善 161

第一节 我国民事诉讼构造的形成与发展 161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事诉讼构造 161

二、建国后至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颁布实施时期的民事诉讼构造 165

三、1991年民事诉讼法确立的民事诉讼构造 167

第二节 我国民事诉讼构造的成因及优劣势分析 168

一、我国传统民事诉讼构造的成因 168

二、我国民事诉讼构造的剖析 172

第三节 我国民事诉讼构造的改革与实践 175

一、当事人在事实主张及证据方面获得了更多的支配权 175

二、初步建立了主体间的对话机制 176

四、法官控制程序的运作同时兼顾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 177

三、建立了当事人失权制度 177

第四节 诉讼构造之重构:以促进主体间对话、沟通为内容的“分权而治、协同诉讼”之诉讼构造的理论构建 178

一、构成诉讼过程的对话机制 178

二、对话的框架:“分权而治、协同诉讼”之诉讼构造原理 182

三、对话的效用:法院评判案件的基础 200

第五节 “分权而治、协同诉讼”之诉讼构造的展开 200

一、当事人之间平等对话:作为形成裁判资料基础的对话机制 200

二、当事人与法院之间互动式的对话:创造彼此尊重和具有“亲和性”及“易于理解”的诉讼空间 207

第五章 审前准备构造的特别研究 219

第一节 审前准备构造的一般分析 219

一、当事人主导确定审前准备内容 219

二、法院职权运作审前准备程序并协助当事人有效准备 222

一、证据的收集与提出:当事人支配的领域与法官的辅助 225

第二节 证据收集与争点整理中当事人与法院作用的分担 225

二、争点整理:当事人对实体的控制与法官的职权运作 239

第三节 法律观点的整理:法官作用的领域与当事人参与法适用的合理性 247

第四节 关于日本民事诉讼计划审理制度的特别讨论 250

一、计划审理制度导入的背景 250

二、计划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 252

三、计划审理与诚信诉讼义务 256

四、计划审理与失权效 258

五、保障计划审理实施的制度准备 259

第五节 我国民事诉讼准备程序构造的反思与完善 265

一、审前准备构造立法及司法现状分析 265

二、我国审前准备构造的完善 269

第一节 庭审构造的一般理论 278

第六章 庭审构造的特别研究 278

一、庭审制度:庭审构造的基本框架 279

二、庭审技术:庭审构造的必要装置 280

三、庭审方式:庭审构造的动态实现 283

第二节 庭审构造的功能分析 287

一、调查证据认定事实的功能:当事人与法院在案件 287

实体审查方面的互动作用 287

二、沟通法院与当事人之间认识的功能:形成正确判 291

决的动态过程 291

三、审判正当化的功能:实现判决正当性的保障 293

第三节 庭审构造的基本原则 295

一、法官中立原则:庭审构造的基本保障 295

合理性 297

二、当事人平等原则:以对审方式展开诉讼资料的 297

三、直接言词原则:庭审“活性化”及降低裁判信息 299

“失真”的保障机制 299

第四节 庭审程序运作方式的比较与评价 304

一、交叉询问制:当事人进行的发现案件真实的庭审 305

运作方式 305

二、审问制:法院职权进行的发现案件真实的庭审运 310

作方式 310

第五节 我国庭审构造的选择:以当事人辩论权为 314

基础辅以法院职权进行的庭审构造 314

一、当事人两造对审、辅以法官的职权协助:当事人 316

与法院协同发现案件真实的庭审构造 316

二、法院的诉讼指挥权与当事人的异议权:庭审有序 322

展开及当事人的程序保障 322

三、审、判合一:我国审判权运作的特别讨论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