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华严经疏钞 14》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华严编藏会整编
  • 出 版 社:财团法人台北市华严莲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
  • 页数:546 页
图书介绍:

捌 不动地 1

(壹)来意 1

(贰)释名 2

(参)断障(所离障) 6

(肆)证如 8

(陆)得果 10

(伍)成行 10

(二)二偈请 12

(二)六偈正显赞德 12

(柒)释文 12

一 赞请分 12

(一)十偈赞 12

一 二偈天王天眾供赞 12

二 八偈天女乐音赞 12

(一)二偈标赞所依 12

(一)标集德处 13

一 总明方便集作地分 13

二 正说分 13

(一)地行 13

一 前三同相诸地通行故 16

(二)正显所集 16

二 後八别相诸地异修故 18

二 得净忍分 22

一 释初总句入一切法言 23

(一)正明无生忍 23

六 指广 24

五 出体 24

二 总科 24

三 显功能 24

四 约位 24

(1)明前四句遣初地以上执 28

2 别治七种实 28

七 释文 28

(一)事无生 28

1 总 28

(2)明後三句遣地前执 32

(3)结成 34

(2)引论证 34

(二)自性无生 34

1 会二经 34

2 释经文 34

3 会中道 34

(1)正立二种中道 34

1 非有非无为中道 34

2 不即不离为中道 34

(三)数差别无生 37

(四)作业差别无生 39

(一)释离字 40

一 初句离障明所治非有 40

(二) 明无生忍净 40

2 离意识(离方便心忆想分别) 41

1 离心(离报心忆想分别) 41

(二)释所离 41

(一)结前生後 44

二 後三句明治明能治不无 44

2 拣异如来尚是照寂非寂照故 45

1 拣异凡小外道无想二乘灭尽 45

(二)彰立有治想所以 45

(三)别释文相 47

(三)结得忍名 49

(一)法 50

二 正显深行 50

三 得胜行分 50

(一)明深行胜对前彰出 50

一 结前生後 50

1 灭定喻(喻前离障寂灭) 58

(二)喻 58

2 梦寤喻(喻前正行广大) 62

3 生梵天喻(喻境分殊绝) 66

一 说主总叙 69

(二)明发起胜对後彰入 69

(一)赞 73

二 正显劝辞 73

1 劝修如来善调御智(自德未成劝) 74

(二)劝 74

2 劝悲悯眾生(生愿未满劝) 76

4 劝求无碍智(自德未胜劝) 78

3 劝成其本愿(本愿未充劝) 78

6 劝证佛内明无量胜行(自己所得法门未穷劝) 80

5 劝成佛外报(化业广大劝) 80

7 劝总修无遗成遍知道(少作能成增进眾德劝) 81

(一)明不劝之损 82

四 彰劝益 82

三 显劝所为 82

(1)牒前与智彰益之因 84

1 法 84

(二)彰劝之益 84

(3)释速疾所由 86

(2)明起行速疾 86

3 合 90

2 喻 90

(一)问答显意 91

四 净佛国土分 91

(一)总标举 92

一 器世间自在行 92

(二)释文 92

1 随心欲 93

(二)别显其相 93

3 随时欲 94

2 随何欲 94

2 别明六道 95

1 总知内外 95

4 随广狭欲 95

(1)知四大差别即是广相 95

(2)知微尘即知狭相 95

(3)双明广狭相 95

(1)约智知自在 100

5 随心几许欲 100

1 随机现化 101

(2)约通明自在 101

3 明现自在 102

2 明化分齐 102

(三)总结感应 103

2 化应物心 103

二 眾生世间自在行 103

(一)总明感应 103

(二)别显感应 103

1 化同物身 103

(一)明第一义智 105

三 智正觉世间自在行 105

1 总知十身 106

(二)明俗谛智 106

(2)总结例余 108

(1)别显相作 108

2 十身相作显通自在 108

(1)知眾生身 111

3 别显知相彰智自在 111

(2)知国土身 112

(4)知声闻等三身 113

(3)知业报身 113

(5)知佛身 114

(6)知智身 120

(7)知法身 122

(8)知虚空身 126

(二)显自在果 130

(一)牒前为因 130

五 自在分 130

(一)智大 136

六 大胜分 136

(二)业大 138

(三)彼二所住功德大 140

(一)地释名(约法明位) 144

七 释名分 144

(一)总明 152

二 正就人显 152

(二)智者释名(约人彰德) 152

一 牒前为因 152

1 明一向不动 154

(二)别明 154

2 明一体不动 158

(二)位果 161

三 总结所住 161

(四)结说地名 162

(三)别地行相 162

一 调柔果 162

(一)调柔行 162

一 法 162

二 喻 162

三 合 162

(二)教智净 162

三 愿智果 163

(二)上胜果 163

二 摄报果 163

(一)上胜身 163

一 一偈半颂集作地分 164

(一)十八偈半颂位行 164

三 重颂分 164

二 一偈半颂净忍分 165

(二)五偈颂发起胜 166

(一)二偈颂深行胜 166

三 七偈颂得胜行分 166

(二)三偈颂眾生世间 167

(一)二偈颂器世间 167

四 六偈颂净佛国土分 167

七 一偈颂释名分 168

六 一偈颂大胜分 168

(三)一偈颂智正觉世间 168

五 半偈颂十自在 168

(三)一偈结说分齐 169

(二)二偈半颂位果 169

(贰)释名 171

(壹)来意 171

玖 善慧地 171

(参)离障 174

(肆)证如 176

(一)二偈如来现相 178

一 赞请分 178

(伍)成行 178

(陆)得果 178

(柒)释文 178

一 一偈标赞 179

(二)七偈赞 179

(二)十偈别赞 179

一 一偈菩萨供 179

二 一偈天王供 179

三 八偈天女供赞 179

(一)一偈供 179

(三)一偈结请 180

(二)四偈双赞佛及菩萨三轮化益 180

二 六偈显辞 180

(一)二偈赞菩萨 180

(三)结行入地 182

(二)正显方便 182

二 正说分 182

(一)明地行 182

一 法师方便成就 182

(一)牒前起後 182

(二)展转别开 188

(一)总知三性 188

二 智成就 188

(一)心为本是总 194

一 随文释 194

三 入行成就 194

(一)总标章门 194

(2)重释根等 196

(1)总释七林 196

(二)十林为末是别 196

1 释三杂染通总别 196

2 释余七是别 196

(3)例释三聚 197

(4)会二名殊 198

(三)指广辨异 203

(二)会释二经 203

二 释总名 203

(一)正释稠林 203

2 行相 204

1 差别相 204

(三)依章广释 204

一 心稠林 204

(一)总科 204

(二)别释 204

4 自相 205

3 第一义相 205

8 因相 206

7 同使不同使相 206

5 自性不染相 206

6 同烦恼不同烦恼相 206

1 远入相 212

(二)别释 212

二 烦恼稠林 212

(一)总标 212

2 难知相 213

1 当体明烦恼染 214

(2)别释 214

3 染相 214

(1)总释 214

3 约业明烦恼染 218

2 约生明烦恼染 218

(三)结释八万四千烦恼 220

(二)别 225

(一)总 225

三 业稠林 225

1 道因差别 226

2 自性差别 232

3 方便差别 240

4 尽集果差别 242

5 已受果未受果差别 244

6 对差别 246

8 已集未集差别 254

7 因缘差别 254

1 明三种时报定不定 255

(2)别释 255

9 明定不定差别 255

(1)标章 255

2 明乘非乘定不定 262

(三)结 263

(1)说器差别 264

1 当句释 264

四 根稠林 264

(一)总科 264

(二)别释 264

(2)根转差别 265

(5)定不定差别 266

(4)烦恼染差别 266

(3)三性差别 266

(6)顺行差别 268

(7)声闻净差别 270

(8)菩萨净差别 271

2 总以义收 272

(9)一切根摄差别 272

(二)依论摄释 274

(一)释总名 274

五 例三稠林 274

六 随眠稠林 274

2 於非报心随逐 276

1 於报心随逐 276

1 明何处随逐 276

(1)约心明处 276

(2)约三界明处 278

(3)约地明处 279

(4)约时明处 280

(5)约行明处 281

(2)远时随逐 282

(1)於上三有不断随逐 282

2 明以何随逐 282

(3)一身生随逐 283

(4)不实随逐 284

(5)微细随逐 285

(6)离苦随逐 286

(二)别 287

(一)总 287

七 受生稠林 287

5 同外色因种种 288

4 色想上下种种 288

1 身种种 288

2 业因种种 288

3 住处种种 288

8 集苦谛种种 290

7 本顺生因种种 290

6 自体种种 290

八 习气稠林 293

4 通结 294

3 正释 294

(一)总 294

1 双标 294

2 引文证成熏习之义 294

(1)与果现在非现在差别 300

1 当句释 300

(二)别 300

(2)道熏差别 302

(3)亲近眾生熏差别 304

(4)功业烦恼熏差别 305

(7)与果次第熏差别 308

(6)中阴熏差别 308

(5)善业等熏差别 308

(9)同法异外道行解脱熏差别 310

(8)离世间禅因熏差别 310

2 总结束 312

(10)乘熏差别 312

九 三聚稠林 313

4 外道声闻因差别 314

3 恶道善道因差别 314

(一)总 314

(二)别释 314

1 有涅槃法无涅槃法三乘中一向定差别 314

(1)举论 314

(2)疏释 314

1 正释三聚 314

2 拣定约位非约本性 314

3 拣法相宗无相之义 314

2 善行恶行因差别 314

5 菩萨差别 315

(三)总结安住 316

(一)牒前总显 317

四 说成就 317

(一)随所知之法 318

一 智成就 318

(二)广显说成 318

1 总明 320

(二)随所依之器 320

2 别显 321

3 结益 326

1 总释大意 327

(一)总明具说之德 327

二 口业成就 327

(1)引本论 328

2 释文 328

(2)引他文 336

(3)徵列名字 338

(2)约位显胜 338

(二)正明口业成就 338

1 略明 338

(1)总显名体 338

(1)释法 340

2 别释四名 340

1 释通名 340

(2)释义 341

(4)释乐说 342

(3)释辞 342

2 列名略释 345

1 总释十门 345

2 广显 345

(1)文前叙意 345

3 总就十中释无碍义 346

1 依自相 347

(2)依文正释 347

(3)总结 348

(四)彼想差别自相 348

(1)总标 348

(2)别释 348

(一)生法自相 348

(二)差别自相上二约总别分法义 348

(三)想坚固自相 348

(一)一切法同相 351

(2)别释四义 351

2 依同相 351

(1)总标法义约性与相以分 351

(四)假名假名同相 352

(三)一切法假名同相 352

(二)有为法同相 352

(四)说事行相 354

(三)物假名行相 354

3 依行相 354

(1)总标法义约三世以分 354

(2)别释 354

(一)生行相 354

(二)已生未生行相 354

(四)相似说相 356

(三)随顺相 356

4 依说相 356

(1)总标法义约本释以分 356

(2)别释 356

(一)修多罗相 356

(二)解释相 356

5 依智相 357

(2)定境体 358

(1)分法义约法类以分 358

(3)辨二行通局 359

(二)比智 360

(一)法智(现见智) 360

(4)正明大乘法比之相(释文) 360

(一)双标法比依观所取能取以立法类 360

(二)别释四相 360

(三)欲得方便智 361

(四)得智 362

(5)指其本源 365

6 无我慢相 368

(二)世谛无我 369

(一)第一义谛无我 369

(1)总标法义约真俗以分 369

(2)别释 369

(四)说无上无我 370

(三)说美妙无我 370

(二)性相 372

(一)观相 372

7 大小乘相 372

(1)总标法义约权实以分 372

(2)别释 372

(四)念相 373

(三)解脱相 373

8 菩萨地相 377

(四)入无量门相 378

(三)与方便相 378

(1)总标法义约地体相以分 378

(2)别释 378

(一)智相 378

(二)说相 378

(一)法身相 380

(2)别释 380

9 如来地相 380

(1)总标法义约真应以分 380

(四)说相 381

(三)正觉相 381

(二)色身相 381

10 作住持相 382

(四)彼无量相 384

(三)说相 384

(1)总标法义约诸佛能说德所说声教以分 384

(2)别释 384

(一)觉相 384

(二)差别相 384

(一)牒前标後 386

三 法师自在成就 386

1 列十持 387

(1)列十持持先已得 387

(二)正显成就 387

1 持成就 387

(2)用前十持持当所得 388

2 总结 388

(2)能广开演 390

(1)显所受法多 390

2 说成就 390

(3)起说自在 391

(1)一界答难 392

3 问答成就 392

4 受持成就 393

(2)明一切世界 393

(二)教智净 394

三 合 394

(二)明位果 394

一 调柔果 394

(一)调柔行体 394

一 法 394

二 喻 394

二 摄报果 395

(四)结说地名 395

(三)别地行相 395

二 二偈颂智成就 396

一 二偈颂法师方便 396

三 愿智果 396

三 重颂分 396

(一)十九偈颂地行 396

三 七偈颂入行成就 397

(二)四偈颂位果 398

四 二偈颂受持兼颂问答 398

四 八偈颂说成就 398

(一)半偈颂智成就 398

(二)二偈颂口业成就 398

(三)五偈半颂法师成就 398

一 一偈半颂持 398

二 一偈颂说 398

三 一偈颂问答 398

(三)一偈结说 399

(壹)来意 401

拾 法云地 401

(贰)释名 402

(参)离障 411

一 三偈但申供养 412

(一)十三偈赞 412

(肆)证理 412

(伍)成行 412

(陆)得果 412

(柒)释文 412

一 赞请分 412

2 三偈随见不等 413

1 二偈用益普周 413

二 十偈天女供赞 413

(一)一偈总标供养 413

(二)九偈正显赞辞 413

一 八偈赞佛德能 413

(一)五偈赞大用自在 413

二 一偈劝修利益 414

(二)三偈显自在所由 414

(二)别显 415

(一)总明 415

(二)三偈请 415

一 一偈结默念请 415

二 二偈上首言请 415

二 正说分 415

(一)彰地行 415

一 方便作满足地分 415

二 结所得数 420

一 别举十名 420

二 得三昧分 420

(一)牒前起後 420

(二)正显得法 420

四 显最後名 421

三 彰入满足 421

(一)明主华 424

一 随何等座 424

三 得受位分 424

(一)法 424

(二)眷属华 425

二 随何等身 428

1 前七光但有利益业 429

(一)舒光作业 429

三 随何眷属 429

四 随何等相 429

五 随何出处 429

(2)正显作业 430

(1)显照分齐 430

2 等八光有二业半 430

3 第九光有二业半 430

4 第十项光但有发觉业 430

(四)同声相应 431

(三)下位奔风 431

(3)事讫收光 431

(二)眾圣咸知 431

(一)诸佛放光 436

六 随所得位 436

(二)入顶成益 437

(二)喻 440

(四)总结 442

(三)合 442

四 入大尽分 443

(一)集智大 445

一 别明 445

(一)明智大 445

(二)应化智大 451

(三)加持智大 453

(四)入微细智大 455

(五)密处智大 457

(六)入劫智大 458

(七)入道智大 460

(二)解脱大 464

二 总结 464

一 总明能受之德 466

(一)明能受如来大法云雨 466

(三)总例余三三昧大陀罗尼大神通大 466

五 释名分 466

(一)总显受多 469

二 别显受法之相 469

(二)历数显多 471

(2)类显多佛 472

(1)较量显示一佛之所受法广多 472

(三)问答显多 472

1 问 472

2 答 472

(二)明能注法雨灭惑 473

(三)明注雨生善 474

(一)依内 475

一 别明 475

六 神通力有上无上分 475

(一)正显神通 475

(3)自在转 476

(2)垢净异事转 476

(二)依外亦是依自相 476

1 能变外事 476

(1)同类略广转 476

2 应化自身 477

(三)作住持相 478

2 上首为请 480

1 大眾生疑 480

二 总结 480

(二)断疑显胜 480

一 断疑 480

(一)示自神通力断疑 480

1 显神力无上令眾欢喜 480

(1)问 480

1 入定现通 481

(2)答 481

(一)但结多定已显业用难思 482

(3)类显广多 482

2 问答决择 482

(1)问名字 482

(2)业用分齐 482

(二)结略显广则余德无尽 483

(1)问 484

2 显神力有上令眾欢喜 484

3 引事类显佛德无量 485

2 举所未说显佛德无量 485

(2)答 485

1 总诃问非显佛德无量 485

二 显胜 486

(二)说法断疑 486

(二)教智净 487

(一)调柔行 487

(二)明位果 487

一 调柔果 487

二 摄报果 488

(五)总结地名 488

(三)胜过自在 488

(四)别地行相 488

三 愿智果 489

壹 约二道分别 492

(壹)总料拣 492

捌 地影像分 492

参 非一异分别 496

贰 修显分别 496

壹 池喻修行功德 500

(贰)正释文 500

(贰)总显於喻 502

(壹)总举於法 502

贰 山喻上胜功德 502

(参)法喻对显 506

(肆)总结法喻 512

参 海喻难度能度大果功德 515

肆 珠喻转尽坚固功德 520

玖 地利益分 524

(壹)显法利益 524

壹 生信功德 524

(壹)说益生信 524

一 总叹难闻 524

二 问答显益 524

(贰)动地生信 524

贰 供养功德 525

(贰)结通十方 525

(参)他方来证 525

(壹)说偈仪意 528

壹 说仪 528

贰 说意 528

拾 重颂分 528

(壹)十三偈颂方便作满足地分 530

贰 四十偈正显诸地 530

一 二颂半颂前九地同相中善择功德 530

壹 一偈总赞劝听 530

(贰)正显偈辞 530

二 十颂半颂诸地别义 531

(贰)一偈颂三昧分 532

(参)五偈半颂受位分 532

(伍)三偈颂释名分 533

(陆)二偈颂神通力有上无上分 533

(肆)三偈半颂大尽分 533

(捌)七偈半颂地影像分 534

一 三偈半颂山喻 534

(柒)四偈半颂位果亦是神通分摄 534

二 二偈颂海喻 535

三 二偈颂珠喻 535

参 一偈结说无尽 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