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上篇 理论探究 1
第一章 小学生数学观察、操作、思维能力的培养 1
第一节 观察能力的培养 1
一、在认识过程中培养观察兴趣 1
二、在观察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 1
三、在概念教学中培养观察能力 3
四、在解决问题中发展观察能力 3
第二节 操作能力的培养 4
一、掌握动手操作的方法 4
三、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 5
二、在操作中发展思维能力 5
第三节 思维能力的培养 6
一、挖掘教材思维因素、培养思维能力 6
二、在解答应用题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7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8
第四节 在各类知识教学中注意观察、操作、思维的同步 14
一、计算教学中观察、操作、思维能力的培养 14
二、概念教学中观察、操作、思维能力的培养 16
三、几何知识教学中观察、操作、思维能力的培养 19
四、应用题教学中观察、操作、思维能力的培养 21
第二章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的培养 26
第一节 学习方法的培养目标、途径与方法 26
一、培养目标 26
二、培养途径 28
三、培养方法 31
第二节 小学数学“启发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34
第三节 几种课型中的学习方法 39
一、新授课中的学习方法 39
二、练习课中的学习方法 43
三、复习课中的学习方法 46
四、评讲课中的学习方法 48
五、活动课中的学习方法 50
六、课内外衔接,促使学习方法的掌握 53
七、练习要讲究实效 55
第一节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意义 58
第三章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58
第二节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形式 60
第三节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 64
第四节 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主要内容 66
一、认真读书的习惯 66
二、认真听讲的习惯 69
三、认真计算的习惯 72
四、质疑问难的习惯 74
五、检查验算的习惯 77
第四章 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81
第一节 因材施教的意义 81
第二节 因材施教的要求 83
第三节 因材施教的方法 84
第四节 因材施教应注意的问题 88
第五章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90
第一节 非智力因素的形成与发展 90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 93
第三节 学习兴趣的培养 97
第四节 情感的培养 99
第五节 学习意志的培养 101
第六节 学习态度的培养 104
第六章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想教育的渗透 107
第一节 学习目的教育的渗透 107
第二节 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渗透 109
第三节 “两史一情”教育的渗透 111
第四节 美育的渗透 113
第五节 实践观念的渗透 115
第六节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渗透 118
第七节 群体合作意识的渗透 122
第八节 人格教育的渗透 123
第九节 市场经济意识的渗透 127
下篇 教学实例 133
“三动”能力培养案例 133
长方体的表面积 133
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136
乘法分配律 139
圆柱体及侧面积计算 143
能被2、5、3整除的数 147
比例尺 150
年、月、日 154
认识人民币 158
被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 161
学习方法培养案例 164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164
两种分法对比 169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172
学习习惯培养案例 176
能被2、5整除的数 176
10的认识 180
9的认识 184
克的认识 188
因材施教案例 190
小数的性质 190
常用计量单位 194
思想教育渗透案例 198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198
8加几 202
圆的认识 207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211
圆锥的认识 215
圆柱体表面积 218
9的乘法口决 221
后记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