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1章 基本理论和问题 4
中国历史上未能实现工业化的原因 4
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7
华人经济增长对制度变迁的敏感 16
经典作家对制度变迁研究的重视 17
制度需求 20
制度供给 23
制度供给的约束 26
制度变迁的路径 33
第2章 产权、其他及古代社会经济增长 37
市场障碍与经济增长的制度约束 37
“开阡陌、废井田”的制度绩效 43
领主土地产权向国家所有产权制度变迁 45
均田制与国家所有产权向地主所有产权的变迁 49
契约与产权 55
庄田制与土地产权 63
行会制度的变迁与经济增长 66
民族融合与人口迁徙 68
第3章 近代市场制度的发育及中介机构的兴起 72
市场扩大与自然经济瓦解 72
企业制度与公司 76
中国近代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 83
南海垦牧股份有限公司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89
20世纪50年代的土地改革 93
第4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产权制度的变 93
互助组、合作社兴起与产权的逐渐模糊 95
人民公社对个人产权的剥夺 98
20世纪50~60年代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104
凤阳小岗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案例分析 107
农村管理体制变革——人民公社制度的终结 112
承包制与“两田制”带来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变化 115
专业户——农村新的生产力的代表 119
乡镇集体企业的制度变迁:从承包制到股份合作制 119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起源及其绩效 128
第5章 改革开放条件下市场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 128
中国当代制度变迁的基本内容 133
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136
国有企业制度变迁 139
粮食购销制度变迁与市场的力量 141
集权与分权——政府管制制度的变迁 148
计划就业制度到市场就业制度 152
以“东方魔稻”技术变迁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案例 154
人口迁徙——要素自由流动带来的经济增长 157
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趋势和小城镇建设 163
治理环境与经济发展——黄河、淮河治理的案例研究 171
结构变化带来的经济增长 179
第6章 意识形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91
意识形态与非正式制度安排 191
意识形态的制度效用与“搭便车” 192
西方主流经济学对意识形态影响经济增长的分析 199
唯心主义的典型案例——“大跃进” 202
现代“乌托邦”——一种高成本“信仰” 205
功利主义 211
利己主义、假私济公与大公无私 218
利他主义 221
道德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 226
道德判断及其价值 245
经济正义与正义经济 252
赠与、施舍、礼物和遗产 255
打黄扫非、治理精神污染的经济分析 258
非正式制度因素对交易成本的影响 262
第7章 国家和法律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267
无国家社会的经济分析 267
制度非均衡和无国家社会的解体 271
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74
财产继承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81
生育的意义与经济增长 284
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必要性 291
腐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94
参考文献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