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2
一 散文两篇:《荷塘月色》、《绿》 2
工笔细描 景真情切——《荷塘月色》艺术手法浅见 乌盟师范专科学校 2
构思美 形象美 语言美——《绿》艺术美初探 王为民 7
二 《长江三日》 12
《长江三日》的诗意与哲理 邵英 12
谈刘白羽《长江三日》的艺术特色 陈绍华 19
三 《雨中登泰山》 25
独辟蹊径 别有情趣——《雨中登泰山》浅析 甘其勋 25
自然美 情趣美 艺术美——《雨中登泰山》美学小札 阎好兰 32
四 《南州六月荔枝丹》 38
明条理 重实据 巧援引——《南州六月荔枝丹》浅析 潘煦源 38
一篇说明文的好教材——谈谈《南州六月荔枝丹》的写作特色 欧阳绩任 44
五 《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 47
《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分析 湖南省教材教研室 47
合——分——综——谈《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的结构 江苏省中学教师进修教材编写组 52
六 《一次大型的泥石流》 55
缜密谨严 详略得体——浅说《一次大型的泥石流》的结构 鲍志伸 55
《一次大型的泥石流》的逻辑特征 周新干 59
七 《蝉》 64
观察和说明——谈《蝉》 辰虎 64
《蝉》的写作特色 蒋兆祥 69
八 《纪念刘和珍君》 74
叙述、抒情、议论的完美融合——试论《纪念刘和珍君》的艺术特色 黻人 74
深刻的揭露 血泪的控诉——读《包身工》 洪威雷 84
九 《包身工》 84
夏衍谈《包身工》 魏灏选辑 93
一○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100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主要记叙方法的探讨 邸宏 邵乐敏 100
浅谈《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在选材与组材上的特色 姜益鸣 魏佩钦 程月霞 105
一一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 109
一曲悲壮的正气赞歌 陈一明 卜仲康 109
一二 《路标》 117
《路标》简析 曹雪清 117
一三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23
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陶才碧 12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语言特色 吴庆荣 133
革命文艺要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浅析《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 湖南省教材教研室 138
一四 《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 138
《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写作特色 福建教育学院 144
一五 《悼列宁》 145
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演说——《悼列宁》简析 魏运芳 145
《悼列宁》的结构和语言 曹洪顺 152
一六 《药》 157
《药》人物谈 盛琪 琪正 157
《药》的结构艺术 栾振国 163
小说也要凝炼含蓄——读《药》札记 杨炳辉 167
一七 《百合花》 178
朴素的真理 瑰丽的诗境——读《百合花》 刘文田 178
《百合花》的细节描写 李旭初 181
一幅沙俄专制社会生活的图画——《装在套子里的人》赏析 鲁锋 186
一八 《装在套子里的人》 186
一九 《明湖居听书》 193
委宛曲折 跌宕摇曳——《明湖居听书》的艺术特色及其他 陶光友 193
《明湖居听书》的蓄势艺术 朱三剑 200
二○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204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思想意义及艺术特点 周先慎 204
简洁洗炼 笔无虚设——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环境描写 邸瑞平 210
二一 诗经二首:《伐檀》《硕鼠》 216
《伐檀》《硕鼠》的思想和艺术(附今译) 秦效琼 216
漫谈《伐檀》、《硕鼠》中的章法特点 陈汝法 222
明察时变 画龙点睛——《察今》简析(附译文) 葛成民 227
二二 《察今》 227
《察今》的艺术特色 希宝 235
二三 《邹忌讽齐王纳谏》 239
《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析 南宁师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 239
设喻类比 绘形绘声——《邹忌讽齐王纳谏》赏析 刘高权 245
二四 《廉颇蔺相如列传》 249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人物形象的刻画 姚政 249
《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艺术手法 黄清士 255
《廉颇蔺相如列传》今译 朱宝昌等 258
二五 《师说》 264
提倡师道 爱惜人才——读韩愈《师说》 董长青 264
胆识兼备的《师说》 殷杰 270
《师说》今译 王改明等 273
关于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 吴汝煜 275
二六 《游褒禅山记》 275
《游褒禅山记》今译 孟正明等 280
二七 《赤壁之战》 282
《赤壁之战》浅析 朱宗尧 282
《赤壁之战》的艺术特色 李厚培 292
《赤壁之战》今译 王毅等 299
二八 《记王忠肃公翱事》 304
《记王忠肃公翱事》赏析 申士尧 304
朴质而自然——析《记王忠肃公翱事》语言风格 董梅蓉 308
《记王忠肃公翱事》今译 李翔 311
《芙蕖》试析 白景实 313
二九 《芙蕖》 313
《芙蕖》二题 胡永在 318
《芙蕖》今译 郜俊兰 320
三○ 《原君》 322
《原君》浅析 李应来 322
对比是《原君》的论证特点 严定国 329
《原君》今译 周槐庭 332
下编 336
一 《猎户》 336
自然平实 生动传神——《猎户》讲析 马先义 336
《猎户》艺术特色漫说 谭秉刚 344
浅析《土地》 邵英 349
二 《土地》 349
海阔天空 散而不散——谈《土地》想象的特色 叶楠 357
三 《樱花赞》 361
托情寄意赋樱花 江秀荣 361
谈《樱花赞》的写作特点 蒋兆祥 365
四 《秋色赋》 370
浓郁的诗意 深邃的哲理——《秋色赋》浅析 富生 370
前注后顾 铺陈推进——谈《秋色赋》的布局营构 吴国祥 379
五 《“老虎团”的结局》 383
于叙述之中显示深刻主题 陈梓庆 魏月衡 383
浅谈《“老虎团”的结局》中的气氛描写 镇江师专七八级中文班现代文学小组 386
——《“老虎团”的结局》写作特色浅释 386
六 《词二首》 391
“长岛人歌动地诗”——学习毛主席《沁园春·长沙》 吴怀湘 391
毛主席《沁园春·长沙》结句试解 邵燕祥 395
读《游泳》词 徐迟 400
《水调歌头·游泳》浅释 北京师大中文系 407
七 《一月的哀思》 413
《一月的哀思》的艺术 邹荻帆 413
李瑛同志谈《一月的哀思》 李宁 秦兆基 420
八 《王贵与李香香》 428
深刻的革命内容 新颖的艺术风格——《王贵与李香香》简析 刘琼 428
《王贵与李香香》中比兴的运用 代一 434
介绍言之有序 说明方法多样——试谈《景泰蓝的制作》说明的特色 叶楠 441
九 《景泰蓝的制作》 441
关于《景泰蓝的制作》 叶至善 445
一○ 《眼睛与仿生学》 450
《眼睛与仿生学》简析 江西省教材编写组 450
浅谈《眼睛与仿生学》 吴家谱 455
一一 《人类的出现》 460
明理、动情,富于鼓舞力 浦伯良 460
——《人类的出现》试析 468
《人类的出现》分析提要 西南师院《语文》编辑部 468
一二 《农作物抗病品种的培育》 471
浅谈《农作物抗病品种的培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编辑室 471
《农作物抗病品种的培育》的结构特点 王朵 475
一三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478
学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贾华峰 478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写作特色 老甘 485
一四 《崇高的理想》 492
透辟的说理 殷切的期望——读《崇高的理想》 吴君恒 492
《崇高的理想》的写作特点 方关军 499
一五 《拿来主义》 500
占有·挑选·创新——《拿来主义》简析 陶才碧 500
博喻联翩 一针见血——试谈《拿来主义》的写作特色 周福云 506
一六 《祝福》 512
试谈祥林嫂这个悲剧性格 孙昌熙 512
学习《祝福》札记 徐纪明 517
淡墨染如画 笔底腾烟云——漫谈《荷花淀》的思想和艺术 尹均生 524
一七 《荷花淀》 524
清丽淡雅 韵味深长 李惠新 531
——《荷花淀》的景象描写 537
一八 《母亲》 537
浅谈高尔基的《母亲》 徐志英 陈戈华 537
一尊传神的革命者的塑像——高尔基《母亲》简析 方仁工 543
一九 《智取生辰纲》 548
对人民群众机智勇敢的颂歌——浅析《智取生辰纲》 南俦 548
剥蕉抽茧见文心——《智取生辰纲》结构特色初析 洪怀香 554
二○ 《劝学》 559
学不可以已——谈《劝学》的主旨及论证 李春尚 559
从《劝学》看《荀子》的写作特色 胡格非 563
《劝学》(节选)今译 曲树程等 569
二一 《鸿门宴》 571
《鸿门宴》评析 李知文 刘永章 571
《鸿门宴》今译 徐洪火 579
二二 《琵琶行》 584
《琵琶行》赏析 丁稚鸿 584
《琵琶行》今译 荀运昌 596
二三 《石钟山记》 600
寓理念于写景之中——《石钟山记》赏析 崔承运 600
谈《石钟山记》的结构特色 605
镇江师专七八级中文班古典文学小组 605
《石钟山记》今译 榆林地区师范学校《教学参考》编写组 609
古代科学文艺的优秀小品——谈《梦溪笔谈》中的两篇科学短文 伯昂 611
二四 《梦溪笔谈》二则 611
《采草药》、《雁荡山》今译 壬人 619
二五 《五人墓碑记》 622
对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英雄的赞歌——读《五人墓碑记》 姚郁杰 622
《五人墓碑记》中对比的巧妙运用 成炳顺 627
《五人墓碑记》今译 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 632
二六 《狱中杂记》 635
《狱中杂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蒋松源 635
《狱中杂记》今译 王改明等 643
二七 《梅花岭记》 648
全祖望和他的《梅花岭记》 淳之 648
《梅花岭记》(节选)刻画人物的特色 史罗兰 653
《梅花岭记》(节选)今译 龚文 656
二八 《病梅馆记》 658
托物抒情 意在言外——谈《病梅馆记》 吴万刚 658
“一路坦易中忽然触著”——以《病梅馆记》为例谈文眼 翟秀 664
《病梅馆记》今译 段启明 667
二九 《谭嗣同》 669
慷慨义烈 彪炳千古——《谭嗣同》试析 王能宪 669
“笔锋常带感情”——《谭嗣同》的写人与叙事 刘彬荣 674
《谭嗣同》今译 南宁师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 680
三○ 《与妻书》 684
情理交融 志坚辞壮——读林觉民《与妻书》 施亚西 684
《与妻书》今译 常山 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