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目录 1
上篇 品牌与品牌资产价值 3
第一章 品牌的界定与研究 3
第一节 品牌的定义 3
图表目录 8
图1-1 品牌界定的一体化模型 8
第二节 品牌研究发展综述 41
第一节 品牌资产价值理论综述 50
第二章 品牌资产价值 50
图2-1 品牌附加值与基本特征的类比 53
第二节 品牌资产价值界定 61
表2-1 2001年世界著名品牌100强 64
表2-2 2002年世界著名品牌100强 66
表2-3 2001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 69
表2-4 2002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 70
第三节 品牌资产价值评估 71
表2-5 品牌资产价值认定十要素 72
图3-1 微软/DEC的品牌资产价值流动过程 81
第三章 品牌资产价值的流动 81
第一节 品牌资产价值流动的原因 82
图3-2 品牌创利曲线 93
第二节 品牌资产价值流动模型 93
图3-3 品牌资产价值转移模型 94
表3-1 品牌资产价值流程的假设元素 100
表3-2 家乐福品牌资产价值转移运作模式 102
图3-4 施利茨啤酒的销售量 106
表3-3 施利茨的品牌资产 107
第一节 品牌延伸综述 109
第四章 品牌延伸及其决定因素 109
中篇 品牌延伸 109
第二节 品牌延伸的优劣势分析 115
第三节 品牌延伸的原则与步骤 131
第四节 品牌延伸的模式 147
表4-1 宜家的品牌延伸表 151
第一节 品牌延伸的决定因素分析 160
第五章 品牌延伸的理论模型 160
图5-1 核心品牌与延伸品牌的相关性模型 166
图5-2 麦当劳产品的相关性模型 167
图5-3 受众与原产品相关度模型 170
图5-4 竞争对手分析 172
第二节 品牌资产价值的要素与品牌延伸 176
第三节 品牌延伸过程的理论模型创建 182
图5-5 品牌资产价值各要素延伸规律模型 182
图5-6 品牌延伸多项反馈模型 183
第六章 品牌延伸决策评估模型 187
第一节 品牌延伸决策的因子分析 187
第二节 品牌延伸决策评估模型创建 206
第七章 品牌延伸对消费者心理及行为认知的分析 213
第一节 消费者心理及行为分析 213
图7-1 顾客满意新模型 219
图7-2 品牌学习模型 223
表7-1 某顾客对可供选择的四种冰箱品牌的评价 224
表7-2 顾客消费商品数量与得到满足程度之间的关系 226
图7-3 总效用曲线 226
图7-4 边际效用曲线 227
图7-5 购买者行为模式 229
图7-6 尼科西亚模式 230
图7-7 霍华德—谢思模式 231
图7-8 恩格尔—科拉特—布莱克威尔购买行为模式 232
第二节 品牌延伸对消费者心理及行为影响的理论 233
图7-9 影响品牌延伸中消费者心理及行为认知的三个层面图 245
第三节 品牌延伸中的消费者心理及行为认知层面分析 245
表7-3 延伸产品购买者分析表 247
图7-10 延伸产品消费者分布图 248
表7-4 不同类型延伸产品消费者的个性特征 249
表7-5 革新者与模仿者的特征差异 250
图7-11 反应层次模式 266
表7-6 常用传播媒介的功能比较 267
表7-7 M.赖尔的“主要媒体效果比较图” 269
图7-12 品牌生命体构造示意图 279
图7-13 品牌延伸认知的动态变化过程 280
第八章 品牌创新的动因与方向 281
下篇 品牌创新 281
第一节 品牌创新概述 281
第二节 品牌创新的对策认知 302
图8-1 品牌资产价值走向曲线 304
图8-2 丰田公司同向升级曲线 305
图8-4 变革与升级时机曲线 306
图8-3 惠普公司非同向变革曲线 306
第九章 品牌创新的维度与误区 318
第一节 品牌创新环境分析 318
表9-1 IUD品牌运营环境分析表 322
表9-2 IUD品牌创新运营SAP分析表 327
图9-1 品牌生态系统图 328
第二节 品牌创新的维度与方法 331
第三节 品牌创新的策略失误 372
第十章 品牌延伸与创新的互动 384
第一节 品牌延伸与创新四象度模型 384
图10-1 品牌延伸与创新的四象度模型 385
第二节 品牌延伸与创新的相互作用 386
表10-1 雅芳润白系列一览表 420
参考文献 428
后记 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