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脉诊理论与方法 1
第一章 传统脉学概论 1
第一节 脉学的历史与发展 1
第二节 脉学的指导理论 4
第三节 诊脉的部位与方法 8
第四节 病理脉的种类、形态、主病范围 11
第五节 生理脉与病理脉的鉴别 16
第六节 五脏功能标志脉的形态、诊法及临床意义 20
第二章 脉诊的方法论 27
第一节 阴阳脉法的科学内涵 27
第二节 量(级)值概念在四诊从舍过程中的应用 33
第三节 30种病理脉模拟定量(级)的方法 36
第四节 寸、关、尺分候脏腑的诊法与“上以候上,下以候下”说的再认识 41
第五节 浮、中、沉(举、按、寻)诊脉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44
第六节 识别主脉与兼脉、标脉与本脉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48
第七节 平脉辨证、判断疾病预后吉凶的方法 51
第八节 诊尺肤法的运用 54
第三章 脉诊在辨证论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56
第一节 脉诊在八纲辨证中的运用 56
第二节 脉诊在《伤寒论》六经辨证中的运用 62
第三节 脉诊在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中的运用 66
第四节 脉诊在脏腑辨证中的运用 69
第五节 脉诊在气血辨证中的运用 78
第六节 脉诊在情志病辨证中的运用 80
第一节 外感病表证阶段的平脉与证治 83
第四章 常见病的平脉与证治方法 83
第二节 外感热病气分证阶段的平脉与证治 85
第三节 外感热病营、血分证阶段的平脉与证治 88
第四节 伤暑、中暑病证的平脉与证治 90
第五节 卒中(脑出血)病的平脉与证治 92
第六节 类中风(脑梗死)的平脉与证治 96
第七节 头痛病的平脉与证治 100
第八节 眩晕病的平脉与证治 105
第九节 咳嗽、哮喘病的平脉与证治 108
第十节 胸痹心痛的平脉与证治 111
第十一节 惊悸、怔忡的平脉与证治 113
第十二节 胃痛、胃胀的平脉与证治 114
第十三节 肝气郁结与肝气横逆证、肝阳上亢与肝火上扰证的平脉与证治 118
第十四节 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的平脉与证治 119
第十五节 肾虚病证的平脉与证治 122
第十六节 妇女崩漏病及月经过多的平脉与证治 124
第十七节 妇女经绝期病证的平脉与证治 127
第五章 清代民初(公元1730~1927年)全国名中医优秀医案选析 129
第一节 《叶天士医案》选析 129
第二节 徐灵胎《洄溪医案》选析 135
第三节 《九峰医案》选析 138
第四节 曹仁伯《继志堂医案》选析 143
第五节 张大曦《爱庐医案》选析 147
第六节 王旭高《环溪医案》选析 151
第七节 《马培之医案》选析 155
第八节 《张聿青医案》选析 163
第九节 《丁甘仁医案》选析 170
第十节 《全国名医验案类编》选析 177
下篇 脉图解析 189
第六章 常人的脉图与脉图的要素 189
第一节 脉图的解释与测图的方法 189
第二节 正常脉图的特点 192
第三节 脉象与脉图要素的对应关系 205
第七章 常见主脉的形态、病理、定量(级)及命名方法 211
第一节 浮脉 211
第二节 沉脉 213
第三节 迟脉 215
第四节 数脉 217
第五节 弦脉 218
第六节 濡脉 220
第七节 滑脉 222
第八节 涩脉 224
第九节 洪脉 226
第十节 细脉 228
第十一节 紧脉 229
第十二节 缓脉 232
第十三节 结脉 233
第十四节 代脉 235
第十五节 促脉 236
第十六节 芤脉 237
第十七节 长脉 239
第十八节 短脉 241
第十九节 大脉 243
第二十节 小脉 244
第二十一节 虚脉 246
第二十二节 实脉 248
第八章 兼象脉的形态、病理、定量(级)及命名方法 251
第一节 浮紧脉 251
第二节 浮数、浮滑脉 252
第三节 洪滑、滑大脉 253
第四节 弦滑脉 255
第五节 弦涩脉 256
第六节 滑数脉 257
第七节 细弦脉 258
第八节 细滑、数脉 259
第九节 孕妇滑脉 261
第十节 濡滑、濡缓、濡细脉 262
第十一节 沉细、沉小脉 264
第九章 常见病证的代表性脉图 266
第一节 外感病证的代表性脉图 266
第二节 肺系——久咳、哮喘、肺胀、支饮、重症肺痨等病证的代表性脉图 272
第三节 心系——胸痹心痛、心胀、心悸怔忡等病证的代表性脉图 281
第四节 肝系——肝郁、阳亢、肝风、风痹等病证的代表性脉图 290
第五节 肾系——水气、关格、阳痿、不月不育、阴阳失调等病证的代表性脉图 300
第六节 脾胃系——胃脘痛、胀满、宿食、呕吐、泻痢等病证的代表性脉图 312
第七节 虚损病证的代表性脉图 320
第八节 痛证的代表性脉图 328
附录一 李时珍《濒湖脉学》二十七脉“体状诗”、“相类诗”、“主病诗” 339
附录二 李中梓《诊家正眼》二十八脉脉象与主病歌诀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