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上篇 基本原理 1
1 环境与环境地理学 1
1.1 环境的形成与演化 1
1.1.1 自然环境的形成与演化 2
1.1.2 人文环境的形成与演化 3
1.1.3 环境的构成与功能 5
1.2 环境问题与环境地理学 6
1.2.1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6
1.2.2 环境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7
1.2.3 环境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9
1.2.4 环境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12
2.1.1 地理环境是一个相对的历史的概念 16
2.1 地理环境是社会与自然的统一体 16
2 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16
2.1.2 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关系的演变 20
2.2 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基础作用 24
2.3 人类活动对环境改造的能动作用 28
2.3.1 自然环境人文化 28
2.3.2 人文环境规律化 29
3 环境质量的地域分异 32
3.1 环境质量概述 32
3.1.1 环境质量的概念 32
3.1.2 环境质量的优劣 32
3.2 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 33
3.2.1 环境质量分异的发生学原理 33
3.2.2 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 35
3.2.3 环境质量空间分异的成因 43
3.2.4 环境质量空间分异分析方法 45
3.3 环境质量的时间变异 54
3.3.1 环境质量的节律性变异 54
3.3.2 环境质量的异常性变异 55
3.3.3 环境质量的演化性变异 55
3.4 环境质量评价 56
3.4.1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 56
3.4.2 环境质量评价原理 58
3.4.3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61
3.4.4 环境质量影响评价 68
4 环境质量控制 73
4.1 环境污染控制 73
4.1.1 环境污染控制概述 73
4.1.2 水环境污染控制 75
4.1.3 大气污染控制 78
4.1.4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 81
4.2 环境质量管理 83
4.2.1 环境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 84
4.2.2 环境容量管理 84
4.2.3 环境质量综合管理 86
5 环境规划与区划 89
5.1 环境规划 89
5.1.1 环境规划概述 89
5.1.2 环境规划的内容与工作程序 91
5.1.3 环境规划的方法 94
5.1.4 环境规划的实施 98
5.2 环境区划 99
5.2.1 环境区划概述 99
5.2.2 环境区划的理论依据与基本原则 100
5.2.3 环境区划的内容 101
5.2.4 环境区划的方法 102
6 环境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110
6.1 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演进 110
6.1.1 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四个时期 110
6.1.2 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四代政策 112
6.2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120
6.3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特点 121
6.4 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23
下篇 实践应用 125
7 环境地理学原理与应用案例之 125
7.1 城市垃圾能及其时空变化规律 125
7.1.1 城市垃圾能的估算方法 125
7.1.2 城市垃圾能的空间变化规律 126
7.1.3 城市垃圾能的时间变化规律 129
7.2 南水北调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分析 132
7.2.1 对水量输出区的影响 132
7.2.2 对输水通过区的影响 134
7.2.3 对水量输入区的影响 136
7.3 环境承载力研究 140
7.3.1 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内涵与方法 140
7.3.2 实例研究 143
7.4 辽宁省环境区划 146
7.4.1 主要环境问题 146
7.4.2 环境区划原则 147
7.4.3 环境区划的依据和指标 147
7.4.4 环境区划的方法 149
7.5 污水灌溉的费用效益分析 153
7.5.1 污灌农田经济损益现状分析 156
7.5.2 1980—2000年污灌农田预测 165
8.1 石家庄市煤烟排放总量控制 174
8.1.1 市区煤烟的控制目标和允许排放量 174
8 环境地理学原理与应用案例之二 174
8.1.2 煤烟治理负荷分摊 175
8.2 泉州市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与分配 179
8.2.1 城市功能区划与环境目标 179
8.2.2 污染物总量分配的基本步骤 179
8.2.3 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分配 180
8.2.4 总量分配值的合理性分析 185
9 环境地理学原理与应用案例之三 188
9.1 山东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188
9.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88
9.1.2 数字环境模型的数据组织与处理 189
9.1.3 评价指标的数量化 191
9.1.5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193
9.1.4 影响因素权重系数的确定 193
9.1.6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及讨论 195
9.1.7 环境系统质量改善对策 200
9.2 在GIS支持下绘制城市空气污染图的同归方法 209
9.2.1 引言 210
9.2.2 绘制空气污染图的方法 211
9.2.3 SAVIAH回归方法 213
9.2.4 有效性研究 221
9.3 使用GIS建立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模型 229
9.3.1 引言 229
9.3.2 可持续开发和可持续土地使用 230
9.3.3 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型 231
9.3.4 案例研究 243
9.3.5 结论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