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集聚论:金融中心形成的理论与实践解析》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解宇,杨再斌著
  • 出 版 社:北京:线装书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1064186
  • 页数:342 页
图书介绍:本书通过对以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为主要特征的世界范围内的金融集聚现象的研究,探讨上海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城市,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问题。

自序 1

第一篇 引论 3

第一章 绪论 3

1.1 金融集聚的内涵 3

1.1.1 金融集聚的内涵 3

1.1.2 金融集聚的特点 5

1.1.3 金融集聚与产业集聚的比较 10

1.2.1 研究背景 11

1.2 研究意义、内容框架及创新点 11

1.2.2 理论意义 13

1.2.3 实际应用价值 14

1.2.4 主要研究内容 14

1.2.5 主要创新点 17

第二章 国内外对金融集聚的研究综述 19

2.1 金融地理学对金融研究中地理因素的引入与分析 19

2.1.1 金融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及其观点 19

2.1.2 金融地域运动理论为金融集聚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 22

2.2 空间经济学对空间集聚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25

2.3 金融集聚的形成动因 29

2.4 金融集聚与金融监管 30

2.5 关于金融中心有关研究:金融机构的空间聚集 31

第二篇 理论篇 37

第三章 金融集聚的内在动因分析 37

3.1 金融集聚作为产业集聚的伴随物,随着产业集聚的形成而发展 38

3.2 金融本身的高流动性加速了金融集聚 41

3.3 金融成长至高级阶段成为经济主导与核心,促进了金融集聚 42

3.4.2 金融集聚的空间外在性解释 44

3.4 集聚的空间外在性是金融集聚形成的基础 44

3.4.1 马歇尔关于空间集聚外在性的理论 44

3.5 不对称信息与默示信息促使金融集聚的形成 45

3.5.1 信息经济学、信息传播理论的相关论述 45

3.5.2 对金融集聚形成原因的解释:信息的外部性、不对称性信息与默示信息 46

3.6 金融规模经济促使金融集聚的形成 48

3.6.1 内部规模经济与金融集聚的形成 48

3.6.2 外部规模经济与金融集聚的形成 49

4.1.1 外部规模经济效益 53

第四章 金融集聚影响实体经济机制研究 53

4.1 金融集聚效益 53

4.1.2 网络效益 54

4.1.3 创新效益 55

4.1.4 加速技术进步效益 55

4.1.5 自我强化机制效益 56

4.2 金融扩散效应 58

4.3 金融溢出效应 60

4.3.1 金融知识溢出促进集群技术学习 61

4.3.2 金融集聚群体技术学习加速金融知识溢出 64

4.3.3 金融知识溢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65

4.4 金融集聚与扩散的过程 66

4.4.1 区域金融演进过程的四个阶段 66

4.4.2 金融集聚和扩散过程的四个阶段 69

4.5 金融集聚通过金融功能促进实体经济增长 70

4.5.1 风险管理功能与实体经济增长 71

4.5.2 信息揭示功能与经济增长 74

4.5.3 公司治理功能与实体经济增长 75

4.5.5 便利交换功能与经济增长 77

4.5.4 储蓄集聚功能与经济增长 77

第五章 金融集聚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79

5.1 中国金融集聚的过程分析:体制约束与路径依赖 79

5.2 金融集聚与扩散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88

5.3 中国金融集聚的模式选择及来自制度分割的解释 90

5.3.1 集聚模式的分类与比较 91

5.3.2 新兴产业集聚模式的制度分割解释 94

第六章 金融中心形成的自然集聚过程与政府推动 97

6.1 多层次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 98

6.1.1 金融中心的定义 98

6.1.2 国际金融中心的特征 99

6.1.3 国内外金融中心的类型 100

6.1.4 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原因的基本理论 102

6.1.5 多层次国际金融中心体系的构成 104

6.2 自然集聚过程是金融中心形成的基础 107

6.2.1 自然集聚形成金融中心的过程 107

6.2.2 自然集聚形成金融中心的基础 108

6.3.1 政府有效推动的理论依据 110

6.3 政府推动是现代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重要原因 110

6.3.2 政府的主导作用 113

6.4 政府有效推动的政策选择——以新加坡为例 114

6.4.1 应运而生的“亚元”市场 115

6.4.2 配套开放措施与规范 117

6.4.3 带动经济发展 119

6.4.4 金融监管体系符合国情 120

7.1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梯度现象:以东西部发展和长三角为例 127

7.1.1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梯度性 127

第七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现象:金融集聚效应的实证检验 127

第三篇 实证篇 127

7.2 金融集聚扩散效应的层次性与区域经济的梯度性:来自中国的实证检验 158

7.2.1 理论假设 158

7.2.2 实证检验 171

7.2.3 几点基本结论 183

第四篇 战略篇 187

第八章 金融集聚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1):目标模式与路径选择 187

8.1 世界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模式及特点 189

8.2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模式与约束条件分析 196

8.2.1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需要的基本条件 197

8.2.2 上海现有金融发展状况分析 199

8.2.3 上海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与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差距 206

8.3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模式 220

8.3.1 在目前条件下,上海要建设成为一个完全资金供给推动型的国际金融中心不太现实 220

8.3.2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有充足的资金需求,具备建设资金需求拉动型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条件 221

8.3.4 依托经济腹地的实力功能型国际金融中心有利于双方的长远发展 222

8.3.3 建设一个以国内经济为依托的国际金融中心有利于中国经济和金融中心自身的长远发展 222

8.3.5 政府角色和市场角色的转换符合当代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趋势 223

8.4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选择 223

第九章 金融集聚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2):政府推动与对策分析 228

9.1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突破口选择 228

9.2 上海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236

9.2.1 资本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236

9.2.2 资本市场的创新能力有所提高 239

9.2.3 资本市场中介机构稳步发展 240

9.2.4 资本市场主体呈现数量增长和结构优化的良好发展态势 241

9.3 政府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作用 243

9.2.5 资本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 243

9.4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突破口:资本市场的充分发展 245

9.4.1 资本市场在世界金融市场中最具有现实和潜在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245

9.4.2 中国具有迅速发展资本市场的现实需求和政策环境 246

9.4.3 上海在京沪港金融中心建设的竞争与协调发展中需要寻求突破口 247

9.4.4 一些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经验表明,资本市场的发展是迅速提升金融中心地位的利器 248

9.4.5 上海具有发展资本市场的现实与潜在优势 249

9.5 上海资本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50

9.5.1 上海资本市场发展所依托的实体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 251

9.5.2 资本市场体系虽有所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结构性缺陷和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252

9.5.3 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相比,上海资本市场的市场规模偏小,交易品种不全 253

9.5.4 与资本市场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金融人才比较短缺 255

9.5.5 资本市场的监管体制不规范,监管效率有待提高 255

9.5.6 机构投资者比重过小,散户投资者比重过大 256

9.5.7 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流通性亟待优化 257

9.6 上海资本市场的发展战略 257

9.6.1 上海资本市场发展的路径选择 258

9.6.2 上海资本市场发展的战略措施 260

9.7.1 广阔的金融腹地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长远发展的立足之本 277

9.7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必须有广阔的金融腹地: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 277

9.7.2 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长三角城市群之间的金融联合 278

第十章 谁更有可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北京、深圳的金融中心之争 280

10.1 上海、北京、深圳的金融中心之争 280

10.2 金融中心建设条件的基本评价指标 290

10.3 上海、北京、深圳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基础条件比较 293

10.3.1 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293

10.3.2 金融机构聚集程度比较 300

10.3.3 金融市场结构及运行情况比较 302

10.3.4 金融资产规模比较 306

10.3.5 经济外向程度比较 311

10.3.6 金融中心建设其它条件比较 312

10.4 上海、北京、深圳、武汉、西安谁更有条件成为中国的金融中心?——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判别法的实证检验 315

10.4.1 因子模型 315

10.4.2 实证检验 316

10.5 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上海、北京、深圳金融中心之争应避免同质化 324

10.5.1 国际金融中心功能定位的层次性 324

10.5.2 上海、北京、深圳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定位 326

参考文献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