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释家文化的历史沿革 1
1.释家的起源 1
2.释家的创始人 3
3.原始佛教的特点 6
4.原始佛教的分裂 8
5.早期佛教的传入 11
6.早期释家产生的时代背景 13
7.东汉时期佛教的发展 15
8.三国、西晋时期的释家 17
9.东晋、十六国时期的释家 19
10.魏晋时期释家的特点 20
11.南北朝时期释家的兴盛 23
12.南北朝时期释家的不同命运 26
13.南北朝时期释家与儒家的冲突 27
14.南北朝时期宗师学派的分立 29
15.隋唐时期释家的鼎盛 31
16.隋唐释家各宗派的发展 34
17.隋唐时期禅宗的建立和发展 36
18.唐朝释儒道的融合 38
19.唐朝上层社会的释家文化 39
20.唐朝民间的释家文化 41
21.唐末释家的盛极而衰 43
22.宋代释家向儒家的靠拢 44
23.元朝喇嘛教的盛行和寺院经济 45
24.明清对释家的严格管理 47
25.清末释家禅宗主流地位的确立 48
26.清末民初释家文化的世俗化 50
27.近代释家文化的发展 52
28.当代释家文化的现状 53
第二章 释家的教理教义 55
1.释家教理教义的发展 55
2.释家教理教义的内涵 58
3.缘起 59
4.四法印 59
5.四圣谛 61
6.八正道 61
7.十二因缘 62
8.定 64
9.空 65
10.色 66
11.业 67
12.智 67
13.慧 69
14.识 69
15.涅槃 70
16.轮回 71
17.佛性 72
18.佛身 72
19.中道 73
20.真如 73
21.实相 74
22.二执 75
23.二谛 75
24.三谛 76
25.三性 76
26.三科 77
27.三类境 78
28.六度 78
29.十玄 79
30.无常 80
31.无我 80
32.顿悟 81
33.法界 82
34.三界六道 83
35.三十七道品 84
36.境行果 85
37.极乐世界 86
38.因果业报 86
39.慈悲 87
40.大圆满 88
41.密宗的主要教理教义 88
第三章 释家的主要戒律和仪式 91
1.戒 91
2.戒律 92
3.戒律的种类 93
4.惩罚戒律 94
5.五戒 95
6.十戒 97
7.饮食方面的禁忌 97
8.生活方面的禁忌 98
9.出家人称谓的禁忌 98
10.寺院规约 99
11.释家的日常行仪 102
12.佛教节日活动 104
13.忏法与打七 105
14.法会 105
15.水陆法会 106
16.焰口法会 107
17.斋天法会 108
18.千佛法会 109
19.观音法会 109
20.浴佛法会 110
21.盂兰盆法会 110
22.地藏法会 111
23.佛陀成道法会 112
24.放生 113
第四章 释家的主要派别和主张 114
1.大乘佛教 114
2.小乘佛教 116
3.藏传佛教 117
4.汉传佛教 120
5.南传佛教 121
6.六家七宗 123
7.天台宗 124
8.三论宗 127
9.华严宗 128
10.唯识宗 130
11.禅宗 131
12.律宗 135
13.净士宗 136
14.密宗 137
15.藏传宗派 138
第五章 释家的代表人物和著作 140
1.佛教历代祖师 140
2.摩诃迦叶尊者 142
3.阿难尊者 143
4.耶舍尊者 143
5.阿育王 144
6.龙树菩萨 145
7.莲华生大士 146
8.鸠摩罗什 147
9.僧肇和《肇论》 148
10.牟子和《理惑论》 149
11.菩提达摩 151
12.道生 152
13.世亲和《十地经论》 153
14.六祖慧能和《坛经》 155
15.密宗大师和《华严原人论》 157
16.契嵩和《辅教篇》 161
17.延寿和《宗镜录》 164
18.《大藏经》 167
19.《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170
20.《金刚经》 170
21.《阿弥陀经》 171
22.《坛经》 172
23.《华严经》 172
24.《大日经》 173
25.《金刚顶经》 173
26.《涅槃经》 173
27.《法华经》 174
28.《维摩诘经》 174
第六章 释家的世界观 176
1.“缘起”论 176
2.“十二因缘”说 178
3.“五蕴”说 178
4.“六境”说 180
5.“极乐世界” 182
6.万物由心生 183
7.三界虚妄不实 184
8.一念中的三千世界 185
9.心明才能看清世界 186
10.佛学即心学 187
11.万有因果律 189
12.轮回业报 190
第七章 释家的认识论 193
1.一切唯识,心中力量 193
2.般若法门,无所不知 195
3.破除妄执,追求真实 196
4.由定发慧 197
5.开悟成道 199
6.渐悟修行 200
7.践行参法 202
第八章 释家的人生观 203
1.中道的人生态度 203
2.万有皆苦的人生现状 205
3.人生需要净化 208
4.不执著的人生态度 208
5.发菩提心 210
6.修十善业 211
7.行利他之行 213
8.“忍”辱负重 214
第九章 释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216
1.释家文化与儒家文化 216
2.释家文化与道家文化 222
3.释家文化与中国传统哲学 226
4.释家文化与中国伦理 231
5.释家文化与中国文学 235
6.释家文化与中国艺术 239
第十章 释家文化的应用 247
1.儒释道融合对现代人生启示 247
2.释家文化与个人修养 251
3.释家文化与科学发展 255
4.释家文化与企业管理 259
5.释家文化与日常生活 262
6.释家文化与旅游兴盛 265
7.释家文化对科技的反馈 266
8.释家文化在世界的发展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