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上市公司治理理论回顾 1
第一节 上市公司治理的相关概念 1
一、公司制企业 1
目录 1
二、上市公司 2
三、公司治理的概念 5
四、公司治理的基本功能 7
五、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的比较 9
第二节 上市公司治理理论综述 12
一、国外理论综述 12
二、国内理论综述 16
第三节 上市公司治理的基础理论 18
一、企业的契约理论 18
二、契约理论的三个分支 20
第四节 上市公司治理理论 25
二、市场短视论 26
一、金融模式论 26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27
第二章 上市公司内部治理(一)——治理机构与运作 29
第一节 治理机构的设置及职权 29
一、股东大会 30
二、董事会 32
三、总经理 37
四、监事会 38
第二节 内部治理机构的运作 40
一、股东大会投票制度 40
二、董事会管理制度 47
第三章 上市公司内部治理(二)——治理机制 61
第一节 内部治理的决策机制 61
一、股东大会决策 62
二、董事会决策 64
第二节 内部治理的监督机制 67
一、股东与股东大会的监督 68
二、董事会监督 70
三、监事会监督 71
第三节 内部治理的激励机制 72
一、经营者薪酬的构成 72
二、长期激励——经理股票期权 73
三、EVA体系 76
四、对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激励 80
第四章 上市公司外部治理 85
第一节 市场监控 85
一、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 86
二、经理市场 87
三、资本市场 89
第二节 利益相关者监督 98
一、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监管 98
二、银行的债权治理 102
三、中介机构、社会舆论监督 108
第三节 内外治理的辩证关系 111
一、二者的辩证关系 112
二、内外治理的相互交替和转化 112
第五章 上市公司典型治理模式及其国际比较 115
第一节 英美股东主权治理模式 116
一、主要特征 117
二、模式缺陷 123
三、缺陷修正 126
第二节 德日债权主导治理模式 131
一、主要特征 132
二、与英美模式效率比较 141
三、模式改进 146
第三节 东亚和东南亚家族主导治理模式 146
一、主要特征 147
二、模式效率 150
三、模式变革 155
第四节 中东欧转轨经济治理模式 158
一、私有化改革浪潮 159
二、主要特征 164
三、“内部人控制”成因 164
四、“内部人控制”治理 166
第五节 四种治理模式的比较 170
一、四种治理模式的比较 171
二、治理模式差异成因分析 172
第六节 对我国的启示 182
一、上市公司治理模式的趋同 182
二、借鉴基础上的现实选择 183
第六章 全球上市公司治理运动 187
第一节 运动兴起的背景 187
一、发达国家公司治理运动的兴起 188
二、转轨经济国家存在的“内部人控制” 190
三、21世纪的上市公司治理 190
第二节 运动的主题——公司治理准则 191
一、英美发达国家 192
二、亚洲国家 195
三、转轨经济国家 197
四、国际组织 201
第三节 上市公司治理的演变趋势 204
一、上市公司治理改革 204
二、演变趋势 205
第七章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实践 211
第一节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现状 211
一、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历史变迁 211
二、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制度环境 215
第二节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突出问题 228
一、内部治理弱化 228
二、外部治理缺失 230
第八章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体系构建 235
第一节 上市公司治理体系框架 235
一、框架设计 235
一、以内部治理为切入点实施制度创新 237
二、构建路径 237
第二节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体系构建举措 237
二、逐步建立和完善外部市场监控 251
三、强化外部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258
第九章 国有资产运营与管理 271
第一节 国有资产概述 271
一、国有资产的概念 271
二、国有资产的分类 273
三、我国国有资产现状 275
第二节 国有资产的运营 280
一、资产运营与资本运营 280
二、国有资本运营的原则与内容 281
三、国有资本运营的两个层次 282
四、国有资本运营主体 283
五、国有资本运营方式 284
一、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 294
第三节 国有资产的管理 294
二、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模式 296
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296
四、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298
五、发达国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比较 301
六、借鉴与启示 309
第一节 反面例证 315
一、安然破产 315
第十章 国内外上市公司治理实证分析 315
二、银广夏骗局 319
三、猴王被“掏空” 326
第二节 治理典范 331
一、英国汇丰银行 331
二、中国石化 334
三、实证分析结论 339
参考文献 341
后记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