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基础篇 1
目录 1
第一章 针灸、点穴、按摩的起源与发展 2
一、原始人生活中的发现 2
(一)劳动时的轻微碰撞竟然能缓解疼痛 2
(二)火烘烤的医疗效果出乎预料 2
(三)本能的揉按使人精神焕发 3
二、医疗活动的不断实践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3
(一)由点到线的连系 3
(二)脏腑与体表的联系 3
(三)针具的进步 4
第二章 针灸、点穴与按摩的含义 5
一、针与灸的含义 5
二、点穴的含义 5
三、按摩的含义 5
(一)第一病因 7
第三章 针灸、点穴与按摩治病的原理 7
一、产生疾病的原因 7
(二)第二病因 8
二、针灸、点穴与按摩治病的原理 8
(一)针刺的调气作用 8
(二)灸的温热刺激 8
(三)点穴的祛邪作用 9
(四)按摩产生的“热气”类物质是防治疾病的重要因素 9
第四章 经络穴位的基本概况 10
一、经络的概念 10
二、穴位的概念 10
三、十四经脉简介 11
四、头部经脉简介 12
(一)手阳明大肠经 12
(六)足少阳胆经 13
(四)足太阳膀胱经 13
(五)手少阳三焦经 13
(二)足阳明胃经 13
(三)手太阳小肠经 13
(七)足厥阴肝经 14
(八)督脉 14
(九)任脉 14
(一)骨度分寸定位法 15
(二)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15
一、腧穴的定位方法 15
第五章 头部常用穴位的位置、主治及操作 15
二、常用穴位位置、主治及操作方法简介 16
第六章 针灸、点穴与按摩的常用操作法 34
一、针刺法 34
(一)毫针法 34
(二)三棱针法 41
(三)皮肤针疗法 42
(四)埋针法 43
(五)火针法 44
(六)耳针疗法 45
(七)头针疗法 69
(八)面针疗法 83
(九)眼针疗法 88
(十)鼻针疗法 94
(十一)口针疗法 99
二、灸法 102
(一)灸法概述 102
(二)灸法的种类 104
(三)灸法的特点 122
(四)灸法的应用范围 123
(五)灸法注意事项 123
三、点穴疗法 124
(一)点穴疗法何以能预防治疗疾病 125
(二)加强指力的锻炼 125
(三)常用点穴手法 126
(四)施术中体位的选择 127
(八)点穴的注意事项 128
(七)指针晕针及处理 128
(六)施术时间长短的选择 128
(五)施术时手法轻重的选择 128
四、按摩疗法 129
(一)按摩疗法的概念 129
(二)按摩疗法与针灸的关系 129
(三)常用的按摩手法 129
(四)按摩的介质及辅助治疗 132
(五)按摩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133
(六)小儿按摩法 133
下篇 治疗篇 135
第一章 内科疾病 135
流行性感冒 135
流行性腮腺炎 140
疟疾 152
胃下垂 154
腹泻 157
头痛 160
中风后遗症 179
三叉神经痛 189
坐骨神经痛 195
面肌痉挛 201
膈肌痉挛 206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213
眩晕 234
失眠症 243
癫痫 254
癔病 259
竞技综合征 264
肥胖症 269
第二章 外科疾病 276
落枕 276
胆道蛔虫症 281
急性腰扭伤 284
脱肛 291
痔疮 295
第三章 皮肤科疾病 300
痤疮 300
黄褐斑 307
雀斑 312
白癜风 316
银屑病 321
荨麻疹 327
扁平疣 333
早年白发症 338
斑秃 341
白癣(白秃疮) 356
毛囊炎及疖肿 360
第四章 妇产科疾病 369
痛经 369
月经不调 373
胎位不正 375
小儿惊风 378
第五章 儿科疾病 378
小儿夜啼症 383
小儿遗尿症 385
第六章 五官科疾病 392
麦粒肿 392
上睑下垂 403
急性结膜炎 408
近视 419
斜视 437
鼻炎 444
鼻窦炎 455
鼻出血 462
急性扁桃体炎 471
耳鸣、耳聋 479
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 487
牙痛 497
第七章 其他 504
戒烟 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