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城市用地发展与客运交通模式》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建中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112082358
  • 页数:25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大量的数据和实例,重点分析了我国特大城市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城市用地和客运交通两个方面的发展变化和主要特征,并以此作为建立未来我国特大城市用地发展与客运交通模式的现实基础。作者提出了以公共交通优先为原则、以多层次的供应体系为手段、以一体化协调为目标的我国特大城市用地发展与客运交通模式,并就模式构成的目标体系、控制体系和管理体系,以及由于城市发展能力不同而可能导致的类型分异进行了阐述。本书旨在为我国特大城市用地与交通系统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实践上的指导,也期望为其他大中城市的发展提供参考。

目录 3

第一部分 背景研究 3

第一章 绪论 3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3

一、研究的背景 3

1.问题的提出 3

2.对问题的认识 4

二、研究的意义 5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5

一、研究内容 5

二、研究方法 6

一、图目录 7

图1-1 本书研究的框架 7

图表目录 7

一、城市土地使用的区位理论 8

1.区位理论的主要观点 8

第一节 立足于城市土地使用的研究 8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8

2.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 9

图2-2 “费用决定论” 10

图2-1 杜能环 10

图2-3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结构模型 11

图2-4 交通线的扇面结构分析 12

1.关于城市结构形态的分散与集聚 13

二、城市用地结构与功能的规划理论 13

图2-6 马塔的“带形城市”概念 15

图2-5 田园城市的结构 15

图2-7 赖特的广亩城市 16

图2-8 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 17

图2-9 哥本哈根的指状城市发展方案 18

2.关于城市功能的分区与复合 18

1.传统的土地使用模式 19

三、关于城市土地使用的模式理论 19

图2-10 同心圆土地利用模式 20

图2-11 扇形土地利用模式 20

图2-12 多核心模式 21

图2-13 同心圆—扇形土地利用模式 22

图2-14 折中式土地利用模式 22

2.现代的土地使用模式 22

图2-15 塔弗的城市地域理想结构模式 23

图2-16 麦吉的东南亚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23

图2-18 穆勒的大都市地域结构模式 24

图2-17 洛斯乌姆的区域结构模式 24

第二节 立足于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研究 25

一、交通模型的研究 25

1.第一代模型 25

2.第二代模型 26

1.城市土地使用与交通一体化研究的背景 27

二、城市土地使用与交通一体化模型的研究 27

2.城市土地使用与交通一体化模型综述 28

图2-19 阿朗索的区位价格构成 29

图2-20 劳瑞模型结构示意 29

图2-21 劳瑞模型流程 30

3.未来城市土地使用与交通一体化研究方向 31

2.交通影响分析方法和流程 32

1.交通影响分析的概念和产生 32

一、交通影响分析 32

第三节 立足于局部用地交通影响与开发的研究 32

图2-22 美国的交通影响分析流程 33

二、局部用地开发研究 35

本章小结 37

第二部分 机制研究 41

第三章 城市用地的布局结构与客运交通 41

第一节 城市用地的布局结构与交通发展战略 41

一、城市布局形态与空间结构 41

1.基本概念 41

2.城市布局结构的主要形式 42

图3-1 单核点状结构示意图 43

图3-2 线性带状结构示意 43

图3-4 多核网状结构 44

图3-3 十字星状结构示意 44

图3-5 单核生长同心圆拓展 44

1.拓展的主要方式 44

二、城市布局结构的拓展 44

图3-6 单核城市拓展形态变化 45

图3-7 轴向生长模式 45

图3-8 新加坡的概念规划 46

图3-9 多核生长的延连拓展方式 46

图3-10 多核的结构重组 46

2.拓展的主要动因 47

图3-11 厦门市“多核结构”规划 47

图3-12 南京市的多核结构 48

二、表目录 49

表3-1 交通发展战略制定的阶段和内容 49

三、城市用地的布局结构和交通发展战略 49

1.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49

图3-14 限制市中心的战略 50

2.相互作用分析 50

图3-13 充分发展小汽车战略 50

图3-15 保持强大市中心的战略 51

图3-16 低成本的战略 51

图3-17 限制交通战略 51

一、城市客运交通方式的特性 52

第二节 城市布局形态与城市客运交通方式 52

表3-2 城市各种客运交通方式的运输特性比较 52

表3-3 各种车辆的空间利用率和能源消耗比较 53

1.交通工具的革新与城市形态演化 54

二、城市客运交通方式与城市布局形态 54

图3-18 交通方式与城市形态的演变 55

2.不同的交通方式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55

图3-19 两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模式 57

3.城市布局形态对交通方式的影响 58

图3-20 城市形态与城市活动和出行 59

三、大运量快速交通方式与城市布局形态 60

1.轨道交通概述 60

表3-4 城市各类交通工具的功能比较 61

表3-5 轨道交通与公共汽车综合特征的比较 61

表3-6 不同高架轻轨系统的特征比较 62

2.轨道交通对城市布局形态的影响 62

表3-7 汉堡的居住密度分配模型 64

图3-21 汉堡的轴线规划 65

3.新的方式——BRT交通系统 65

图3-22 BRT城市交通网络布局的“轮辐策略” 67

四、城市布局与公共交通互动发展的成功案例 68

1.四种不同类型的案例 68

2.经验总结 69

1.轨道交通网络 70

表3-8 线路的基本类型与特点 70

第三节 城市布局形态与客运交通网络 70

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布局 70

2.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布局 72

1.城市干道网络的主要类型 73

二、城市干道网络与城市布局 73

图3-25 “棋盘+对角线”路网 74

图3-24 自由式路网 74

图3-23 环形放射式路网 74

图3-26 北京的道路网 74

2.城市的干道网系统与城市布局形态 74

图3-27 东京道路网规划(1927年) 75

图3-29 东京道路网规划(1957年) 76

图3-28 东京道路网规划(1946年) 76

图3-30 东京都市圈道路网 77

本章小结 79

1.交通方式的变革和城市密度的变化 82

一、交通方式的选择和城市密度 82

第一节 城市用地特征与客运交通方式 82

第四章 城市用地的控制引导和客运交通 82

图4-1 伦敦人口密度变化(1801—1941) 82

2.交通方式的选择与城市土地使用密度 83

表4-1 美国工作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的统计回归分析 84

二、大运量轨道交通与城市用地特征 85

1.轨道交通对土地使用性质和强度的影响 85

表4-2 大运量轨道交通的经济受益者和效益 85

2.轨道交通和土地的联合开发 86

表4-3 美国和加拿大近年来已建成或规划建造轻轨的土地使用特性 86

表4-4 开发收益转化为发展大运量轨道交通的资金 87

3.轨道交通对地区活力的影响 89

4.轨道交通和房地产价格 89

图4-2 轨道交通对土地(不动产)价值的影响 90

第二节 城市土地使用控制与客运交通设施 91

一、城市土地使用强度与交通设施的相关性 91

附图1 上海地铁一号线附近的住宅区分布 91

附表1 2001年上海地铁一号线站点附近住区价格一览表(元/m2) 91

附表2 上海市2001年10月新建住房不同价位所占比例(元/m2) 91

1.土地使用的规划理念对道路设施的影响 92

表4-5 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的道路面积率 92

2.土地使用强度和道路设施拥有水平 93

表4-6 部分国内城市的道路设施拥有状况(2000年) 93

3.结论 94

图4-3 人均道路长度与人口密度 94

二、城市土地使用性质与交通设施的相容性 95

表4-7 各类交通设施的相容性特征 95

1.交通设施的相容性 95

2.不同用地性质与交通设施的相容性关系 95

图4-4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的高架步行系统 97

图4-5 上海豫园步行系统 98

表4-8 主要交通设施对区位设施的相容性关系 99

三、城市用地地块划分和道路网规划 100

1.建筑地块界定道路空间 100

2.根据“街区细胞”用地限定交通设施网络 101

图4-6 济南市旧府城、商埠区及过渡区的道路网络形式比较 101

图4-7 Radburn整体设计概念 101

3.地块划分与道路网密度 102

图4-8 单位大院与城市街区用地空间关系 102

图4-9 单位大院与城市道路的关系 102

4.地块划分与路网连通度 103

图4-10 城市道路网中的T形交叉与错位交叉 104

5.道路网络对土地开发的限定 105

图4-11 美国密尔沃基市的地块细分图 105

第三节 城市土地使用与静态交通 106

表4-9 英国新镇的城市交通网络与用地功能布局特征比较 106

一、静态交通的概念 106

表4-10 区域停车的停车目的比率(%) 107

表4-11 主要商业区停车的不同性质车辆组成比(%) 107

表4-12-a 公共建筑工程配置停车位指标 108

1.土地使用与停车需求 108

二、土地使用与停车设施 108

表4-12-b 住宅建筑工程配置停车位指标 109

表4-12-c 对外交通建筑工程配置停车位指标 109

2.停车设施与土地增值 110

表4-13 北美8城市CBD泊位数与城市人口数及CBD面积的关系 110

表4-14 欧洲18城市CBD停车泊位数与城市人口数及CBD面积的关系 111

三、停车政策导向与客运交通 111

2.以控制需求为主导的模式 112

1.以强调供应为主导的模式 112

表4-15 缓解香港停车问题措施与可行性结论 114

3.两者兼顾的模式 115

本章小结 117

第五章 城市用地的开发设计与客运交通 119

第一节 城市用地的开发组织与客运交通 119

一、城市用地开发与可达性 119

1.地价与可达性 119

图5-1 城市租金出价面示意 119

2.城市用地开发与可达性改善 120

图5-2 芝加哥地价分布变化 120

图5-3 城市地价分布面的变化 120

表5-1 交通设施和地价关系的抽样调查 120

二、城市用地开发的功能组织与客运交通 122

图5-4 交通容易增加与可达性的改善关系 122

1.城市用地功能的复合开发 122

2.复合开发对出行和停车的影响 123

表5-3 上海各类用地的出行发生率(车次/千工作岗位或千人口) 123

表5-2 广义的复合使用概念 123

3.复合开发对交通网络的影响 124

图5-5 单一功能与复合功能开发对出行分布的作用比较 124

图5-6 蒙特利尔westmount square复合功能开发 125

4.城市用地复合开发给我们的启示 126

三、城市用地开发的形态组织与客运交通 127

1.城市设计的概述 128

四、城市用地开发的设计引导与客运交通 128

2.城市设计与交通出行 130

表5-4 城市设计对交通产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131

第二节 以公交为导向的开发与实践 131

一、以公交为导向的开发研究 132

1.TOD的产生 132

图5-8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优化用地布局形态 133

图5-7 以私人交通为导向的优化用地布局形态 133

2.TOD的概念及特征 134

图5-9 典型的TOD布置示意 134

图5-10 TOD的步行系统示意 134

3.TOD的设计原则 135

表5-5 TOD的期望用地结构 135

1.适合于公共交通的城市 139

二、以公交为导向的开发实践 139

4.TOD变例 139

图5-11 香港全境及距铁路车站500m范围内居住人口密度 140

图5-15 有创意的公交站点设计 142

图5-14 不同分级和配置的公交车辆 142

图5-13 斯德哥尔摩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142

图5-12 斯德哥尔摩卫星城镇布局示意 142

附表1 Metrobus系统与地铁、轻轨系统的比较 143

图5-16 库里蒂巴城市公交系统结构 143

2.适合于公共交通的社区 144

附图1 Metrobus系统和轻轨系统的平均速度(1999年) 144

表5-6 部分居住细胞的形态指标 145

图5-17 广源村 146

图5-20 蓝田 146

图5-19 太古城 146

图5-18 海怡半岛 146

图5-24 多摩土地利用结构图 147

图5-23 多摩 147

图5-22 魏体比 147

图5-21 香港新市镇沙田(局部) 147

第三节 以步行为导向的设计理念与实践 148

一、早期的街道规划与人车分离 148

1.早期欧美的街道规划 148

2.雷德邦的人车分离模式 149

图5-25 雷德邦的典型道路平面 149

图5-26 雷德邦社区规划 150

1.英国的布恰南报告 150

二、布恰南报告与交通安宁化 150

2.交通安宁化政策 151

图5-28 人车共存道路的典型元素 152

图5-27 人车共存道路的设计示例 152

表5-7 交通安宁化对社区内道路设计的建议 154

1.街道共享理论 154

三、街道共享理论与POD开发 154

图5-29 街道共享措施 155

图5-30 布恰南建议的上海交叉口改造措施 156

2.POD开发 156

表5-8 步行方式导向的土地开发和标准郊区开发 157

本章小结 157

第三部分 模式研究 161

一、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时期(1949—1957年) 161

第一节 我国特大城市发展的历史回顾 161

第六章 我国特大城市用地发展与客运交通的演进 161

二、“大跃进”和经济困难时期(1958—1965年) 162

三、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7年) 163

四、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1978年至今) 164

表6-1 不同时期的城市化水平和城市数量 165

表6-2 不同时期大城市名单(百万人口以上) 166

图6-1 1952—2001年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 166

表6-3 不同时期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和建设特征 167

1.城市用地规模 168

一、城市用地的外延拓展 168

第二节 我国特大城市的用地发展与特征 168

表6-4 不同时期的部分特大城市人口与建设用地的变化 168

图6-2 上海市耕地面积减少图 169

表6-5 部分城市城市空间成本-收益指数 170

表6-6 广州市城市规划批准用地统计(分用途、来源,1987—1994年) 171

2.城市用地扩展方式 172

图6-3 北京的城市用地扩展 172

图6-4 沈阳的城市用地扩展 173

图6-5 上海的城市用地扩展 173

图6-6 台北的城市用地扩展 174

图6-7 广州的城市扩展与功能分区 175

图6-8 武汉的青山与武昌已经连成一片 175

表6-7 部分特大城市的用地布局形态(200万人口以上) 176

3.城市用地的布局形态 176

表6-8 国内外10大城市市区、建成区及当量半径统计表 177

表6-9 国务院批准的部分城市总体规划(总体布局部分) 177

图6-9-a 我国的郊区化示意 178

图6-9-b 西方国家的郊区化示意 178

4.郊区化模式 178

图6-10 1987—1995年北京城镇用地扩展与边缘集团的关系 179

1.城市用地构成与分布 180

二、城市用地的内涵更新 180

表6-10 2000年部分城市的建设用地构成 181

表6-11 不同时期的部分特大城市工业用地和道路用地比例的变化 182

表6-13 成都市历年城市用地平衡表(1980、1994年) 182

表6-12 巴黎、伦敦、芝加哥的土地利用结构(%) 182

图6-11-a 北京市第一批危旧房改造项目分布示意 184

2.城市用地开发强度 185

图6-11-b 北京市第二批危旧房改造项目分布示意 185

表6-15 部分大城市再开发项目统计 186

表6-14 我国部分特大城市建成区密度的变化 186

3.城市中心区的变化 187

图6-12 北京市外围高可达性地区新建公共设施集中点分布图 188

1.城市交通战略制定的转变 189

一、城市客运交通的发展战略 189

第三节 我国特大城市的客运交通发展与特征 189

图6-13 汕头市城市交通规划工作框图 190

图6-14 上海市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交通研究的技术路线 191

2.城市客运交通战略的回顾 192

1.居民出行强度 194

二、城市客运交通出行特征 194

表6-16 部分特大城市的居民平均出行次数 195

表6-17 广州市居民各出行目的的平均出行距离(km) 195

表6-18 广州市1998年各交通方式平均出行距离(km) 196

表6-19 部分特大城市的平均出行时耗 196

表6-20 部分城市公共交通增长状况 197

2.居民出行方式与结构 197

表6-21 部分城市居民出行方式构成的变化 198

表6-23 部分以轨道交通为主要交通方式的城市的交通方式结构情况表 199

表6-22 部分以公共汽车为主要交通方式的城市的交通结构情况表 199

3.居民出行空间分布 201

表6-24 上海市机动车拥有量(按属性) 201

表6-25 部分特大城市道路设施的变化 202

三、城市客运交通设施 202

1.城市道路用地和面积 202

2.城市道路网络系统 203

表6-26 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的道路网密度 203

图6-15 我国典型的居住区规划 204

图6-16 北京市的规划路网系统 205

图6-17 上海市的规划路网系统 206

3.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 207

图6-18 重庆市的规划路网系统 207

图6-20 部分城市的路网结构与国标推荐值的比较 208

图6-19 武汉市的规划路网系统 208

表6-27 上海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构成(1990—1998年) 209

本章小结 209

一、政策导向 211

第一节 模式变化的影响因素 211

第七章 多层次一体化模式的创建 211

1.宏观政策的深化和调整 211

表7-1 全国及三个直辖市的私人汽车拥有量(1999年) 213

2.城市规划的作用 213

二、经济增长 214

1.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215

2.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216

表7-2 上海产业结构重组(1990—1998年) 216

表7-3 城市经济发展与建成环境投资(1990—1998年) 217

3.投资方向的转变 217

4.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 218

三、社会需求 218

1.信息化社会的影响 218

2.居民收入和消费需求 219

4.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需求 220

图7-1 居民收入水平与交通方式选择 220

3.利益冲突与发展惯性 220

2.城市发展能力的限制 221

1.土地资源的制约 221

四、基础条件 221

图7-2 我国人均耕地与世界主要国家比较 221

3.区域发展条件的变化 222

图7-3 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序 222

图7-4 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序 223

图7-5 中国城市“真实能力”排序 223

一、模式创建的观念讨论 224

1.供与求 224

第二节 模式创建的观念和内涵 224

2.人与车 226

3.通与达 227

2.多层次的供应体系 229

1.公共交通优先原则 229

二、模式的基本内涵 229

图7-6 一体化交通的内外关联 230

3.一体化的协调目标 230

第三节 模式的系统构成 231

一、模式的目标体系 231

二、模式的控制体系 232

1.城市用地发展 232

2.客运交通系统 233

三、模式的管理体系 235

四、模式发展的类型分异 236

本章小结 237

第四部分 结论和展望 241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241

一、本书的研究成果 241

1.本书的主要结论 241

2.本书的创新点 246

二、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47

参考文献 249

后记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