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世界说明中国,建立好的“国缘” 3
精彩《对话》谈交流(2001年11月4日晚接受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访谈) 3
做好国际公关,有利于中国文化传播(2002年4月23日在广东外宣系统座谈会上的讲话) 20
面对国际舆论(2003年12月3日在外交学院举办的“外交学院论坛”上的演讲)点评:一篇切中时弊的演讲(吴建民) 24
以文化的方式向世界说明中国(2004年1月接受《对外大传播》主编申宏磊访谈) 35
国际舆论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环境(2004年5月13日在清华大学的演讲)点评:知己知波 入情入理(范敬宜) 44
清华园里的答问(2004年5月13日在清华大学演讲后的答问) 55
中国对外传播事业的宗旨光明磊落(《软力量与全球传播》序言) 59
文化是财富,友谊也是财富(2005年5月15日参加中央电视台《高端访问》节目——2005《财富》对话)点评:心灵沟通的钥匙:智慧和真诚(朱灵)点评:智慧地选择有效的传播途径(水均益) 61
纪念斯诺的意义(2005年7月19日在北京大学斯诺百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76
二、中国立场 国际表达 81
您是赞成?保留?还是限制?(2000年8月30日在华盛顿全美新闻俱乐部演讲后答听众问) 81
两位共产党人的对话(2002年8月30日会见日本共产党中央主席不破哲三时的谈话) 90
对外书刊“本土化”是创造性的新实践(2004年11月5日在中国外文局对外书刊本土化暨《今日中国》中东分社及拉美分社成立总结汇报会上的讲话) 94
国家形象的传播是一种特别的“营销”(2005年5月14日祝贺清华—奥美公共形象战略研究室成立的贺信) 98
与世界媒体同行(2005年5月16日在2005北京《财富》论坛文化圆桌会议上的对话) 100
品牌中国(2005年7月15日在北京接受美国《领袖》杂志中国专刊首席代表杨红专访)点评:给我们的外宣穿一件故事的外衣(黄燕) 108
与佩雷斯论智慧(2005年8月3日在特拉维夫与以色列副总理、以中关系促进会名誉主席西蒙·佩雷斯的谈话)点评:两位智慧大师的对话(林戊荪)点评:智者交流思想火花(张廷翰) 117
三、选“好”故事 “讲好”故事 137
能感动观众的节目才是好节目(为中央电视台百集系列报道《20年巨变》而作) 137
对外出版是一项大的事业(1999年12月4日在济南第一届出版“金桥奖”颁奖会上的讲话) 139
把中国真实的情况告诉外国人(2001年10月25日看望“金桥奖”终评委员会委员时的讲话) 142
选“好”故事“讲好”故事(2002年6月5日在云南省外宣座谈会上的谈话) 147
一个精品抵一百个平淡作品(2002年6月6日在昆明市“灯下亮”工程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149
把整个苹果奉献给受众(2003年1月30日在江西省考察外宣工作时的谈话) 152
走出SARS 155
让世界分享中国哲人的光辉(2004年9月10日有关孔子与泰山的谈话) 163
四、在国际舆论中加强中国的声音 169
中国从未把别的国家当菜吃 169
短也是一种美(1998年2月22日在第四届影视“金桥奖”颁奖仪式及研讨会上的答问)点评:启正同志给我们出了一个好题目(刘继南) 174
中国媒体要加强国际问题评论(1998年4月23日在深圳第三届“中国国际新闻奖”颁奖大会上的讲话) 179
大众传媒的革命(《网络媒体》序言) 181
新闻的定义得修订了(2002年8月5日在京沪两地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上的讲话) 183
中国媒体: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2002年12月5日在“2002年首届上海传媒高峰论坛”上的演讲) 187
新闻发布是及时引导国内外舆论的有效方式(2003年9月22日和11月4日在两期全国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上的讲话) 192
“经济热”再加点“文化热”(2004年9月6日在北京纪念中日两国互派常驻记者4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
新闻发言人的热线电话(2005年1月10日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专访)点评:变新闻宣传为新闻营销(李希光) 205
新闻发言人的魅力与作用(《外交部发言人揭秘》序言) 224
五、全方位展示中国 229
随县的编钟在巴黎奏响(2001年8月27日在湖北考察外宣工作时的讲话) 229
对外传播要讲究方法(2001年11月2日在北京市外宣干部培训班上回答学员的问题)点评:传授“三贴近”的工作方法(王惠) 231
中国人民享有前所未有的人权(2002年2月10日接受《人权》杂志记者采访) 239
有特色就能吸引人(2002年6月5日至11日在云南考察期间的谈话) 246
昂着头说贵州(2003年4月3日与贵州干部谈话摘要)点评:贴着心的交流(姚远) 249
形神兼备才是好作品(2003年8月6日与河北省外宣局局长相金科的谈话) 258
推开“浦东逻辑”的历史之门(2005年4月18日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 260
六、文化交流是相互理解的基础 275
时代呼唤翻译事业更加兴旺发达(1998年11月2日在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第四届全国理事会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摘要)点评:一位名副其实的交流大师(林戊荪) 275
切勿被时代抛弃(《决胜信息时代》序言) 283
网络启动新经济(《裂变:新经济浪潮冲击下的企业战略》序言) 286
中国媒体迎接网络时代 289
建筑要给未来发展留出空间(2005年4月15日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北京大学教授张永和的对话) 293
“千家集字”的盛事(2005年4月28日在书法家捐赠仪式上的讲话) 299
一个有神论者和一个无神论者的对话(2005年5月20日会见美国宗教领袖路易·帕罗博士时的谈话)点评:世界布道家说:我不能对您布道(叶小文) 300
镌刻历史 捍卫和平(2005年6月22日与张纯如塑像创作者王洪志的谈话)点评:欣赏者 思想者 传播者(王洪志) 319
金字塔边的对话(2005年8月8日在开罗与埃及《金字塔报》主编乌萨玛·萨拉亚的谈话) 327
七、尊重 理解 沟通 331
夏威夷花环 331
与基辛格的书信往来 333
让“铁娘子”感动的礼物(2001年12月6日会见巴尔舍夫斯基时的谈话) 335
与巴尔舍夫斯基的书信往来 338
我们共同的苦难使友谊更强大(2002年7月19日会见美国犹太人大会主席理思帮先生时的谈话) 340
令人尊敬的杜尼约克先生 343
学会交流(《交流学十四讲》序言) 344
云山万重觅故知,惟有墨宝存人间 348
他的伟大感动了中国(2005年6月9日接受《对外大传播》记者采访) 350
燃烧在爱情和战火中的文字(《我最亲爱的洛蒂》序言) 357
附录:中外媒体眼中的赵启正 361
西方主流媒体广泛报道赵启正批驳《考克斯报告》 361
因为“中国文化周”,联合国教科文总部一天来了1500人(原载《大公报》1999年9月3日) 364
性情赵启正(原载《凤凰周刊》2000年第16期) 366
中国在美国的巡回演出旨在交朋友(原载《纽约时报》2000年8月23日) 368
北京的形象大师(原载Asia Week 2000年9月22日第1期) 370
用智慧和文明开发西部(原载美国《侨报》2000年11月16日) 372
中国第一新闻官——赵启正(原载《中国侨网》2001年5月17日) 374
迟到八年的谢意(原载《解放日报》2003年2月7日) 380
中国人能够做到(原载《圣彼得堡晚报》2003年8月20日) 382
赵启正笑言“班门弄斧”(原载香港《文汇报》2003年9月26日) 384
总统也洒常人泪(原载《人民日报》2004年7月16日) 388
上海机场劝阿翁(原载《环球时报》2004年11月12日) 391
微笑着向世界展示中国(原载《中国新书》2005年第2期) 395
中国批评美国干预以色列对华售武(原载BBC Chinese.com) 400
中国在图片展上看到中日关系光明一面(原载《日本时报》2005年7月30日)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