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环境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 1
1.1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观 1
1.2 对传统经济学观念的再认识 2
1.2.1 商品消费 2
1.2.2 资源稀缺 2
1.2.3 市场 3
1.3 环境经济学的建立 3
1.3.1 环境经济学的由来 3
1.3.2 环境经济学的发展背景和必然性 4
1.3.3 环境经济学所面临的任务 4
1.4 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5
1.4.1 环境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 5
1.4.2 环境价值的衡量与评估 6
1.4.3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 7
1.4.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8
1.4.5 国际环境问题 9
1.5 环境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9
习题 9
第2章 环境经济学基础 11
2.1 经济效率与市场竞争 11
2.2 需求、供给和市场均衡 12
2.3 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 13
2.4 消费者偏好 15
2.4.1 商品组合(Market Basket) 15
2.4.2 基本假定 15
2.4.3 无差异曲线 16
2.4.4 序数排列和基数排列 17
2.4.5 边际商品替代率 18
2.5 效用的概念 19
2.5.1 效用与满足 19
2.5.2 边际效用 20
2.6 个别需求 21
2.6.1 预算线 21
2.6.2 价格变化 23
2.6.3 需求曲线 24
2.7 市场需求 24
2.7.1 从个别需求到市场需求 24
2.7.2 需求的点弹性和弧弹性 25
2.8 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26
2.9 成本理论 28
2.9.1 成本的涵义 28
2.9.2 短期成本 29
2.10 生产理论 30
2.10.1 生产技术 30
2.10.2 等产量曲线 31
2.10.3 短期与长期 32
2.10.4 一种可变投入的产出 33
2.10.5 平均产出和边际产出 33
2.10.6 劳动生产率 35
2.10.7 两种可变投入的产出 35
2.11 纳什均衡与囚徒困境 37
2.11.1 纳什均衡 37
2.11.2 市场博弈与囚徒困境 38
2.12 市场失灵和政策失灵 41
习题 42
第3章 外部性理论 44
3.1 外部性的定义 44
3.2 外部性的类型 45
3.2.1 公共外部性与私人外部性 45
3.2.2 可转移的外部性 46
3.2.3 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 47
3.3 外部性理论的应用 48
3.3.1 外部性对价格和资源配置的影响 48
3.3.2 外部性的帕累托最优定价 49
3.3.3 外部性的受害者 50
3.3.4 外部性和产权 51
3.3.5 科斯条件下的庇古税 52
习题 53
第4章 经济效率理论 55
4.1 社会经济效率的实现 55
4.1.1 商品生产中的埃奇沃斯矩形图 55
4.1.2 高效率的生产过程 56
4.1.3 商品消费中的埃奇沃斯矩形图 57
4.1.4 高效用的消费过程 57
4.1.5 效用可能性边界 59
4.1.6 帕累托效率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60
4.1.7 最大社会福利 60
4.2 帕累托效率的公平意义 61
习题 62
第5章 物质平衡理论 64
5.1 物质平衡的一般概念 64
5.2 物质平衡与瓦尔拉-卡塞尔模型 67
5.3 环境管理模型 74
5.3.1 环境管理的基本模型 74
5.3.2 价值平衡与最优环境管理对策 75
5.4 物质平衡理论的实践——循环经济 78
5.4.1 循环经济的概念和特点 78
5.4.2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78
5.4.3 21世纪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亟待解决的问题 80
习题 83
第6章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84
6.1 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84
6.2 自然资源的分类 85
6.2.1 可耗竭资源 85
6.2.2 可更新资源 86
6.3 自然资源的存量、流量与储量 87
6.3.1 自然资源的存量与流量 88
6.3.2 自然资源的存量与储量 88
6.4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89
6.4.1 可耗竭资源的最优耗竭 89
6.4.2 可更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94
习题 98
第7章 环境资源价值与费用收益分析 99
7.1 环境资源价值的一般概念 99
7.2 费用收益分析的产生与发展 99
7.3 费用与收益分析的一般概念 101
7.3.1 货币与资本(金)的时间价值 101
7.3.2 社会贴现率与银行利率 102
7.3.3 收益流与成本流 102
7.3.4 环境资源的影子价格 102
7.4 费用与收益分析的基本步骤 107
7.4.1 识别建设项目的费用与收益 107
7.4.2 对计算出的费用与收益进行贴现 108
7.4.3 分析、比较贴现后的费用与收益 110
7.4.4 评价项目的社会经济可行性 111
习题 112
第8章 环境损害与收益的价值评估方法 114
8.1 工程费用法 114
8.2 影子工程法 115
8.3 机会成本法 116
8.4 市场价值法 116
8.5 人力资本法 118
8.5.1 环境污染与破坏引起的健康损失的估算方法 119
8.5.2 环境污染与破坏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的估算方法 119
8.5.3 环境污染与破坏引起的人身伤害损失的计算方法 119
8.6 直接计算法 120
8.7 经验估算法 121
8.8 调查评价法 123
8.8.1 投标博弈法 123
8.8.2 德尔斐评估法 125
8.9 替代市场法 131
8.9.1 资产价值法 132
8.9.2 工资差额法 132
8.9.3 旅行费用法 132
习题 137
第9章 社会与环境经济评价 139
9.1 确立环境保护目标 140
9.2 建立环境影响因子名录 140
9.3 建立环境影响名录 140
9.4 因子的筛选与影响的量化 141
9.4.1 因子的筛选 141
9.4.2 影响的量化 142
9.5 环境影响的货币化 144
9.5.1 文献筛选 144
9.5.2 价值调整 145
9.5.3 计算单位时间的价值 145
9.5.4 计算贴现后的影响总价值 145
9.6 估算因素分析 145
9.6.1 偏差和不确定性 145
9.6.2 贴现的价值意义 146
9.6.3 其他社会经济问题 148
9.7 项目的环境经济分析与评价 149
9.7.1 基本假设 149
9.7.2 计算各时间段的成本流和收益流 149
9.7.3 采用规范的投资标准比较项目的成本和收益 149
9.7.4 对社会与环境经济变量进行敏感性分析 150
9.7.5 将非货币化的环境成本和收益纳入经济分析 150
9.7.6 环境经济评价的结论 151
9.8 案例:湘江流域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51
习题 152
第10章 环境经济政策 153
10.1 环境容量与污染水平 153
10.1.1 环境容量 153
10.1.2 污染水平 153
10.2 环境经济的基本政策:PPP原则 154
10.2.1 先PPP(Polluter Pays Principle)原则 155
10.2.2 后PPP(Punish Polluter Principle)原则 156
10.3 一般环境经济手段 157
10.3.1 庇古手段与科斯手段 157
10.3.2 边际管理成本与边际交易成本 158
10.3.3 环境经济手段优化选择的静态分析 159
10.3.4 环境经济手段优化选择的比较分析 159
10.3.5 环境经济手段的优化选择思路 160
10.4 环境经济手段的基本类型与功能 162
10.4.1 环境经济手段的基本类型 162
10.4.2 环境经济手段的基本功能 163
10.5 实施环境经济政策的影响因素与条件保障 163
10.5.1 实施环境经济政策的影响因素 164
10.5.2 实施环境经济政策的条件保障 164
10.6 中国的环境经济政策 165
10.6.1 中国实施环境经济政策的基本情况 165
10.6.2 中国实施环境经济政策的必然性 167
习题 168
第11章 通用排污收费 169
11.1 庇古理论与排污收费 169
11.1.1 关于污染者的行为假定 169
11.1.2 最优庇古税理论 170
11.1.3 最优庇古税的数学推导 171
11.2 最优排污收费与污染治理成本 171
11.2.1 最优排污收费 171
11.2.2 最优排污收费的数学推导 173
11.3 非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排污收费 174
11.3.1 非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排污收费 174
11.3.2 非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次优排污收费 175
11.4 削减排污量补贴、排污费与行业规模 176
11.5 环境标准与排污收费 177
11.5.1 环境标准与最优污染水平 177
11.5.2 排污收费、超标罚款与政府失灵 178
11.5.3 复合运用排污收费的社会效率 180
11.5.4 运用排污收费激励污染治理技术的革命 181
11.5.5 论排污收费的社会公平性 181
11.6 OECD国家与中国的排污收费制度 183
11.6.1 OECD国家的环境税 183
11.6.2 中国的排污收费制度 183
习题 185
第12章 排污权交易 186
12.1 排污权交易理论的提出 186
12.2 排污权交易与市场机制 186
12.2.1 排污权交易的宏观调控原理 187
12.2.2 排污权交易的微观调控原理 187
12.3 排污权交易的优越性 188
12.3.1 污染治理成本最小化 188
12.3.2 可促进生产者的技术进步,有利于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 189
12.3.3 具有更好的社会公平性、有效性和灵活性 189
12.3.4 有利于政府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189
12.3.5 有利于公众与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189
12.4 排污权交易的局限性 189
12.4.1 实施排污权交易的前提条件 190
12.4.2 生产者污染“合法化” 190
12.4.3 增大了排污权交易信息的成本 190
12.4.4 社会经济制度的影响 190
12.5 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实践 191
12.5.1 前进中的美国排污权交易 191
12.5.2 探索中的我国排污权交易 192
12.5.3 实践中我国排污权交易喜忧参半 193
习题 194
附表 196
附表9-1 196
附表9-2 198
附表9-3 200
附表9-4 202
附表9-5 204
环境经济学术语 206
主要参考文献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