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临床针灸手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江宏光等主编
  • 出 版 社: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533501020
  • 页数:527 页
图书介绍:

目录经络腧穴篇一、概述 3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4

(一)经络学说的形成 4

1.十二经脉  6

2.奇经八脉  8

3.十二经别  9

6.十五络  10

5.十二皮部  10

4.十二经筋  10

1.生理功能  11

(三)经络的作用 11

3.归经诊断  12

2.病变反应  12

1.腧穴的分类  13

(四)腧穴的分类与命名 13

4.取穴施治  13

(五)腧穴的定位 14

2.腧穴的命名  14

1.骨度分寸取穴法  15

3.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17

2.体表标志取穴法  17

2.远治作用  18

1.近治作用  18

4.简便取穴法  18

(六)腧穴的主治作用 18

3.特殊作用  19

1.中府  20

(一)手太阴肺经 20

二、十二经脉 20

2.云门  22

5.尺泽  23

4.侠白  23

3.天府  23

7.列缺  24

6.孔最  24

8.经渠  25

10.鱼际  26

9.太渊  26

(二)手阳明大肠经 27

11.少商  27

1.商阳  29

3.三间  30

2.二间  30

4.合谷  31

6.偏历  32

5.阳溪  32

8.下廉  33

7.温溜  33

10.手三里  34

9.上廉  34

12.肘髎  35

11.曲池  35

14.臂臑  36

13.手五里  36

16.巨骨  37

15.肩髃  37

18.扶突  38

17.天鼎  38

20.迎香  39

19.口禾髎  39

(三)足阳明胃经 40

2.四白  43

1.承泣  43

4.地仓  44

3.巨髎  44

6.颊车  45

5.大迎  45

8.头维  46

7.下关 46

9.人迎  47

11.气舍  48

10.水突 48

13.气户 49

12.缺盆  49

15.屋翳  50

14.库房  50

18.乳根  51

17.乳中  51

16.膺窗 51

20.承满  52

19.不容 52

22.关门 53

21.梁门  53

25.天枢  54

24.滑肉门  54

23.太乙  54

27.大巨  55

26.外陵  55

30.气冲  56

29.归来  56

28.水道  56

32.伏兔  57

31.髀关  57

34.梁丘  58

33.阴市  58

36.足三里  59

35.犊鼻  59

38.条口  60

37.上巨虚  60

40.丰隆  61

39.下巨虚  61

42.冲阳  62

41.解溪  62

44.内庭  63

43.陷谷  63

(四)足太阴脾经 64

45.厉兑  64

2.大都  67

1.隐白  67

4.公孙  68

3.太白  68

6.三阴交  69

5.商丘  69

8.地机  70

7.漏谷  70

10.血海  71

9.阴陵泉  71

12.冲门  72

11.箕门  72

15.大横  73

14.腹结  73

13.府舍  73

17.食窦  74

16.腹哀 74

19.胸乡  75

18.天溪  75

21.大包  76

20.周荣  76

1.极泉  77

(五)手少阴心经 77

3.少海  79

2.青灵  79

5.通里  80

4.灵道  80

7.神门  81

6.阴郄  81

9.少冲  82

8.少府  82

1.少泽  83

(六)手太阳小肠经 83

3.后溪  85

2.前谷  85

5.阳谷  86

4.腕骨  86

7.支正  87

6.养老  87

9.肩贞  88

8.小海  88

11.天宗  89

10.臑俞  89

14.肩外俞  90

13.曲垣  90

12.秉风  90

16.天窗  91

15.肩中俞  91

18.颧髎  92

17.天容  92

(七)足太阳膀胱经 93

19.听宫  93

1.睛明  96

3.眉冲  97

2.攒竹  97

6.承光  98

5.五处  98

4.曲差  98

8.络却  99

7.通天  99

11.大杼  100

10.天柱  100

9.玉枕  100

12.风门  101

14.厥阴俞  102

13.肺俞  102

16.督俞  103

15.心俞  103

18.肝俞  104

17.膈俞  104

20.脾俞  105

19.胆俞  105

22.三焦俞  106

21.胃俞  106

24.气海俞  107

23.肾俞  107

27.小肠俞  108

26.关元俞  108

25.大肠俞  108

29.中膂俞  109

28.膀胱俞  109

31.上髎  110

30.白环俞  110

34.下髎  111

33.中髎  111

32.次髎  111

36.承扶  112

35.会阳  112

39.委阳  113

38.浮郄  113

37.殷门  113

41.附分  114

40.委中  114

43.膏肓  115

42.魄户  115

45.譩譆  116

44.神堂  116

48.阳纲  117

47.魂门  117

46.膈关  117

51.肓门  118

50.胃仓  118

49.意舍  118

53.胞肓  119

52.志室  119

56.承筋  120

55.合阳  120

54.秩边  120

58.飞扬  121

57.承山  121

60.昆仑  122

59.跗阳  122

62.申脉 123

61.仆参  123

64.京骨  124

63.金门  124

67.至阴  125

66.足通谷  125

65.束骨  125

1.涌泉  126

(八)足少阴肾经 126

2.然谷  129

4.大钟  130

3.太溪  130

6.照海  131

5.水泉  131

9.筑宾  132

8.交信  132

7.复溜  132

11.横骨  133

10.阴谷  133

13.气穴  134

12.大赫  134

15.中注  135

14.四满  135

17.商曲  136

16.肓俞  136

20.腹通谷  137

19.阴都  137

18.石关  137

22.步廊  138

21.幽门  138

24.灵墟  139

23.神封  139

27.俞府  140

26.或中  140

25.神藏  140

1.天池  141

(九)手厥阴心包经 141

3.曲泽  143

2.天泉  143

5.间使  144

4.郄门  144

6.内关  145

8.劳宫  146

7.大陵  146

(十)手少阳三焦经 147

9.中冲  147

2.液门  148

1.关冲  148

3.中渚  150

5.外关  151

4.阳池  151

7.会宗  152

6.支沟  152

9.四渎  153

8.三阳络  153

11.清冷渊  154

10.天井  154

14.肩髎  155

13.臑会  155

12.消泺  155

16.天牖  156

15.天髎  156

18.瘈脉  157

17.翳风  157

21.耳门  158

20.角孙  158

19.颅息  158

23.丝竹空  159

22.耳和髎  159

(十一)足少阳胆经 160

1.瞳子髎  161

3.上关  164

2.听会  164

6.悬厘  165

5.悬颅  165

4.颔厌  165

8.率谷  166

7.曲鬓  166

11.头窍阴  167

10.浮白 167

9.天冲  167

13.本神 168

12.完骨  168

15.头临泣  169

14.阳白  169

17.正营  170

16.目窗  170

20.风池  171

19.脑空 171

18.承灵  171

21.肩井  172

23.辄筋  173

22.渊腋 173

26.带脉  174

25.京门   174

24.日月  174

28.维道 175

27.五枢  175

30.环跳  176

29.居髎  176

32.中渎  177

31.风市 177

35.阳交  178

34.阳陵泉  178

33.膝阳关  178

37.光明  179

36.外丘  179

39.悬钟  180

38.阳辅  180

41.足临泣  181

40.丘墟  181

43.侠溪  182

42.地五会  182

(十二)足厥阴肝经 183

44.足窍阴  183

2.行间  186

1.大敦  186

4.中封  187

3.太冲  187

7.膝关 188

6.中都  188

5.蠡沟  188

9.阴包  189

8.曲泉  189

11.阴廉  190

10.足五里 190

13.章门 191

12.急脉  191

14.期门  192

1.长强  193

(一)督脉 193

三、奇经八脉 193

3.腰阳关  196

2.腰俞  196

6.脊中  197

5.悬枢  197

4.命门  197

8.筋缩  198

7.中枢  198

10.灵台  199

9.至阳  199

13.陶道  200

12.身柱  200

11.神道  200

15.哑门  201

14.大椎  201

17.脑户  202

16.风府  202

19.后顶  203

18.强间  203

21.前顶  204

20.百会  204

24.神庭  205

23.上星  205

22.囟会  205

26.水沟  206

25.素髎  206

28.龈交  207

27.兑端  207

1.会阴  208

(二)任脉 208

3.中极  210

2.曲骨  210

5.石门  211

4.关元  211

7.阴交  212

6.气海  212

9.水分  213

8.神阙  213

11.建里  214

10.下脘  214

13.上脘  215

12.中脘  215

16.中庭  216

15.鸠尾  216

14.巨阙  216

18.玉堂  217

17.膻中  217

21.璇玑  218

20.华盖  218

19.紫宫  218

23.廉泉  219

22.天突  219

(三)冲脉 220

24.承浆  220

(五)阴维脉 221

(四)带脉 221

(七)阴跷脉 222

(六)阳维脉 222

(八)阳跷脉 223

2.印堂  224

1.四神聪  224

四、经外奇穴 224

(一)头颈部 224

5.太阳  226

4.上明  226

3.鱼腰  226

7.鼻通  227

6.球后  227

10.牵正  228

9.夹承浆  228

8.金津、玉液  228

13.百劳 230

12.安眠  230

11.翳明  230

2.三角灸  231

1.颈臂  231

14.崇骨  231

(二)躯干部 231

5.定喘  233

4.子宫穴  233

3.提托  233

7.华佗夹脊  234

6.结核穴  234

10.腰眼  236

9.痞根  236

8.胃管下俞  236

12.腰奇  237

11.十七椎  237

3.小骨空  238

2.大骨空  238

(三)四肢部 238

1.十宣  238

4.四缝  239

6.八邪  240

5.中魁  240

9.中泉  241

8.腰痛穴  241

7.落枕穴  241

11.臂中  242

10.二白 242

14.环中  245

13.肩前  245

12.肘尖  245

15.四强  246

18.膝眼  247

17.鹤顶  247

16.百虫窝  247

21.八风  248

20.阑尾穴  248

19.胆囊穴 248

23.里内庭  249

22.独阴  249

2.规格  253

1.结构  253

针灸操作篇一、毫针刺法 253

(一)针具 253

(二)针刺练习 254

3.保养和维修  254

(三)体位 255

(五)针刺操作 256

1.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256

(四)消毒 256

2.进针  258

4.行针手法  259

3.得气 259

1.晕针  262

(六)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262

5.留针与出针  262

3.滞针  263

2.血肿  263

4.弯针  264

(七)注意事项 265

5.断针  265

1.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267

(一)耳郭与耳穴 267

二、耳针疗法 267

2.耳郭的结构与表面分部  268

3.常用耳穴  270

1.取穴原则  278

(二)耳针的临床应用 278

2.操作方法  279

3.注意事项 280

1.针刺方法  281

(一)三棱针 281

三、其他针法 281

(二)皮肤针 282

3.注意事项 282

2.适应范围  282

(三)皮内针 283

3.注意事项 283

1.针刺方法  283

2.适应范围  283

(四)水针 284

3.注意事项 284

1.针刺方法  284

2.适应范围  284

2.操作方法  285

1.器械与药物  285

(五)电针 286

3.注意事项  286

1.脉冲电流的作用  287

3.操作方法  288

2.选穴  288

4.注意事项  289

(一)常用灸法 290

四、灸法 290

1.艾炷灸  291

2.艾条灸  292

3.温针灸  293

(二)注意事项 294

4.温灸器灸  294

1.罐的种类  295

附:拔罐法 295

2.吸拔方法  296

4.注意事项  297

3.拔罐法的运用  297

(一)针麻的特点 298

五、针刺麻醉 298

2.选穴原则  299

1.术前准备  299

(二)针麻的方法 299

3.针麻操作  300

(三)注意事项 302

4.辅助用药  302

1.肺病证治  305

(一)脏腑证治概要 305

临床治疗篇一、概述 305

2.大肠病证治  307

3.脾病证治  308

4.胃病证治  309

5.心病证治  310

7.肾病证治  312

6.小肠病证治  312

9.心包病证治  314

8.膀胱病证治  314

11.肝病证治  315

10.三焦病证治 315

12.胆病证治  317

2.温清  318

1.补泻  318

(二)针灸治则 318

2.远部取穴  319

1.近部取穴  319

(三)取穴原则 319

2.上下配穴法  320

1.前后配穴法  320

3.对症取穴  320

(四)配穴方法 320

1.五输穴  321

(五)特定穴的应用 321

3.左右配穴法  321

4.表里配穴法  321

2.原穴与络穴  323

4.八会穴  325

3.俞穴与募穴  325

6.下合穴  326

5.郄穴  326

8.交会穴  327

7.八脉交会穴  327

(一)感冒 333

二、内科病证 333

(二)咳嗽 335

(三)哮喘 338

(四)肺痨 341

(五)呃逆 342

(六)胃痛 344

(七)呕吐 346

(八)腹痛 348

(九)泄泻 351

(十)痢疾 353

(十一)便秘 355

(十二)脱肛 357

(十三)胁痛 359

(十四)黄疸 362

(十五)眩晕 364

(十六)中风 367

(十七)惊悸 371

(十八)不寐 374

(十九)癫狂 376

(二十)痫证 378

(二十一)淋证 380

(二十二)癃闭 382

(二十三)遗精 385

(二十四)阳痿 387

(二十五)疝气 389

(二十六)腰痛 391

(二十七)水肿 393

(二十八)消渴 395

(二十九)脚气 397

(三十)头痛 399

(三十一)面瘫 403

(三十二)痹证 405

(三十三)痿证 407

(三十四)疟疾 409

(一)疔疮 412

三、外科病证 412

(二)乳痈 414

(三)丹毒 415

(四)蛇丹 416

(五)风疹 418

(六)瘰疬 419

(七)瘿气 421

(八)肠痈 422

(九)痔疮 423

(十)扭伤 425

(十一)落枕 427

(十二)漏肩风 428

(一)月经不调 430

四、妇科病证 430

(二)痛经 436

(三)闭经 438

(四)崩漏 440

(五)带下病 444

(七)妊娠恶阻 447

(六)胎位不正 447

(八)子痫 449

(九)滞产 450

(十)乳少(附:回乳) 452

(十一)阴挺 453

(一)百日咳 455

五、儿科病证 455

(二)小儿泄泻 456

(三)疳疾 458

(四)急惊风 460

(五)慢惊风 461

(六)小儿痿证 462

(七)遗尿 464

(八)痄腮 466

(一)目赤肿痛 468

六、五官科病证 468

(二)针眼 469

(三)近视 470

(四)耳鸣、耳聋 471

(五)聤耳 473

(六)鼻渊 474

(七)鼻衄 476

(八)牙痛 477

(九)咽喉肿痛 479

(十)梅核气 480

2.十四经经穴分寸歌  485

1.骨度分寸歌  485

附篇一、常用针灸歌诀 485

3.十二经井荥输原经合歌  494

6.十二募穴歌  495

5.十二俞穴歌  495

4.十五络穴歌  495

9.八脉交会八穴歌  496

8.十六郄穴歌  496

7.八会穴歌  496

11.四总穴歌  497

10.下合穴歌  497

1.头颈部  498

二、古代体表部位名称浅释 498

2.躯干部  501

3.四肢部  504

2.大肠经  508

1.肺经  508

三、国际标准化针灸经穴名 508

3.胃经  509

4.脾经  510

7.膀胱经  511

6.小肠经  511

5.心经  511

8.肾经  513

9.心包经  514

10.三焦经  514

11.胆经  515

12.肝经  516

13.督脉  516

14.任脉  517

穴名索引 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