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文学概述一、天文学的研究内容 1
二、研究天文学的意义 4
第二章 太阳系、太阳系天体一、太阳系 7
太阳的家族 7
太阳系新貌 11
二、地球 14
形状和大小 14
内部结构 16
地球大气 17
地球辐射带 18
地球磁层 18
地球在宇宙中 19
三、月球 20
月球概貌 20
月球的运动 23
人类登上月球 24
四、太阳 27
空间位置 27
日地距离 27
太阳的大小和质量 28
太阳常数 28
太阳的结构 28
太阳活动与地球 33
五、日食和月食 35
日食和月食的基本原理 36
日食和月食的种类 37
日食和月食的规律与周期 39
六、水星和金星 42
运动情况 42
物理情况 43
物理情况 48
七、火星 48
运动情况 48
火星的卫星 53
八、木星 54
运动情况 54
物理情况 55
木星的卫星 59
九、土星 62
运动情况 63
物理情况 63
土星的卫星 66
十、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68
发现历史 68
运动情况 69
物理情况 70
光环和卫星 72
十一、小行星 75
发现和命名 75
小行星的一般性质 76
轨道分布 78
小行星的卫星 79
研究小行星的意义 80
十二、彗星 81
运行轨道 81
命名 82
形态和结构 83
彗星模型 84
起源假说 85
研究进展 86
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 88
流星 90
十三、流星和陨星 90
流星雨 91
流星余迹 91
陨星 92
陨星母体 95
十四、太阳系的起源 95
太阳系的主要特征 96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96
灾变说和俘获说 97
现代星云说 99
第三章 恒星、星系一、恒星 102
星座和星名 102
恒星的亮度和视星等 103
恒星的距离 104
恒星的光度和绝对星等 105
恒星的颜色和表面温度 106
恒星的“指纹”——光谱 107
二、恒星世界的形形色色 107
恒星的大小、质量和密度 109
恒星的运动 111
三、双星和聚星 113
双星的分类 113
著名的双星和聚星 114
研究双星的意义 115
四、不稳定的恒星 116
变星 116
几何变星 116
脉动变星 118
爆发变星 119
奇异的脉冲星 122
五、恒星的起源和演化 123
恒星的演化 124
恒星的起源 124
恒星的归宿 126
研究恒星起源和演化的意义 128
六、星团和星云 128
银河星团 128
球状星团 129
星协 131
行星状星云 133
弥漫星云 133
星际物质 135
七、银河系 135
银河和银河系 135
银河系的结构 138
银河系的运动 141
形形色色的星系 142
八、星系和宇宙 142
红移和类星体 145
星系团和宇宙 148
九、现代宇宙学概述 151
大爆炸宇宙学 152
稳恒态宇宙学 154
等级式宇宙模型 155
正、反物质宇宙模型 156
暴胀宇宙学 157
十、空间天文探测技术的发展 158
早期的空间天文观测 159
70年代以来的迅速发展 160
90年代空间天文展望 162
第四章 可见光外天文学一、红外天文学 165
研究对象和意义 166
发展简史 166
红外望远镜 167
空间观测 168
“红外天文卫星”(IRAS) 169
二、紫外天文学 171
太阳系紫外天文学 171
太阳系外紫外观测 173
“国际紫外探险者”(IUE) 174
“国际紫外天文—1号”(Astro—1) 175
“极紫外探险者”(EUVE) 175
三、X射线天文学 176
太阳X射线天文学 176
非太阳X射线研究 177
四、γ射线天文学 181
银河高能γ射线 182
太阳γ射线天文学 182
超高能γ射线源 183
宇宙γ射线爆发 183
γ射线背景辐射 185
康普顿γ射线天文台 185
第五章 普通天文摘要一、天文坐标 187
天球和天球的基本点和基本圈 187
天球坐标系 189
坐标换算 192
二、天体的周日视运动和太阳的周年视运动 195
天体的周日视运动 195
天体的中天高度 196
天体的出没 197
太阳的周年视运动 197
时间的计量 199
三、时间与历法 199
历法 205
四、月球的运动 206
月球的公转 206
月球的位相变化 208
月球的自转和天平动 209
五、行星的运动 211
行星运动定律 211
行星的视运动 211
行星的轨道根数和星历表的计算 214
六、恒星的运动 215
恒星的自行 215
恒星的视向速度和空间速度 216
太阳的运动 217
恒星的自转 218
“120”型望远镜的主要性能 219
第六章 天文观测入门一、天文望远镜的使用 219
望远镜的组装与调整 221
使用望远镜观察天体 223
二、流星的观测 225
观测流星前的准备 225
观测与记录方法 226
观测天区的选择和范围 228
云量的估算和极限星等的计算 230
观测报表 232
三、彗星的搜寻观测 236
寻彗星的准备工作 236
观测方法 237
发现彗星以后 239
四、天体摄影指南 241
仅用照相机的天体照相 241
望远镜与照相机的接续摄影 243
目镜后天体摄影 245
注意事项 246
第七章 业余天文望远镜的制作简论 248
必备的知识 249
简易折射式望远镜的制作 251
牛顿式反射望远镜的制作 254
磨制物镜的材料和工具的准备 255
磨制镜面的过程 256
化学镀银的方法 268
平面镜的加工 273
目镜的选择 277
寻星镜的制作 280
反射式望远镜的组装 281
寻星镜的安装 286
望远镜全面组装前的校准 287
望远镜架装置 288
自制简易的赤道装置 290
第八章星空和星图星空的变化 298
春季星空 300
夏季星空 307
秋季星空 313
冬季星空 318
星图 323
附录附录1 天文大事年表 324
附录2 主要天文机构、天文刊物、星表、人造天体的缩写词 342
附录3 主要天文符号 366
附录4 希腊字母表 367
附录5 天文学常用数据 368
附录6 地球常用数据 370
附录7 月球常用数据 371
附录8 月面图 372
附录9 太阳常用数据 376
附录10 行星轨道的基本数据 377
附录11 大行星、太阳、月球的物理要素表 378
附录12 太阳系的卫星 379
附录13 小行星表 383
附录14 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已获得国际正式编号和命名的小行星轨道参数 384
附录15 周期彗星表 388
附录16 主要流星群 395
附录17 月食表(1822年~2020年) 396
附录18 1995年~2020年我国32个城市见日食情况表 406
附录19 日食(中心食)表(1821年~2028年) 426
附录20 21颗最亮的恒星 439
附录21 银河系数据 441
附录22 星座表 442
附录23 较亮的星云 446
附录24 较亮的星系 448
附录25 较亮的球状星团 452
附录26 较亮的疏散星团 453
附录27 梅氏星云星团表 455
附录28 变星 460
附录29 星际分子 463
附录30 人造天体名称 466
附录31 中国天文台一览表 476
附录32 国外主要天文台简表 477
附录33 世界主要天文馆简表 492
附录34 世界大型天文望远镜简表 497
附录35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专业委员会 502
附录36 中国主要城市经纬度表 504
附录37 世界主要城市经纬度表 506
后记 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