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绪论 1
一、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特点与发展趋势 1
二、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3
三、学习研究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8
第一章 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政治思想 11
第一节 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出现及其思想特征 11
一、清代文化专制主义与政治思想的变迁 11
二、鸦片战争前后士林风气的变化与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出现 14
三、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特征 15
第二节 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先驱龚自珍的政治思想 18
一、开晚清“议政”风气的一代宗师 18
二、对封建帝王绝对权威的犀利批判 20
三、呼吁“更法”,开出“医国”之方 25
一、向西方学习的首倡者 27
第三节 魏源的政治思想 27
二、魏源的经世思想 29
三、魏源的改革思想 32
四、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37
第四节 鸦片战争后“开眼看世界”的 42
思想潮流 42
一、鸦片战争前思想家对世界的认识 42
二、鸦片战争后“开眼看世界”思潮的勃兴 44
第二章 太平天国农民政治思想 51
第一节 太平天国农民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51
一、鸦片战争后庞大流民队伍的出现 51
二、基督教势力在中国的泛滥 53
三、洪秀全的早期思想与传教救世活动 56
第二节 太平天国以反清革命思想为主体的宗教理论体系 62
一、一神论的天命观 62
二、神化洪秀全的上帝小家庭理论 65
三、以“奉天诛妖”为旗帜的反清革命理论 69
四、“上到小天堂”的奋斗目标 71
第三节 平均主义与专制主义相结合的治国纲领 73
一、经济上的平均主义 73
二、政治上的专制主义 76
三、太平天国反孔问题 83
第四节 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 87
一、从空想农业社会主义到资本主义 87
——《资政新篇》的提出 87
二、《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特色 90
三、《资政新篇》的历史评价 97
第三章 洋务思想 99
第一节 19世纪60—90年代的中国政局 99
一、封建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勾结与矛盾 99
二、洋务派与洋务运动 101
第二节 洋务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05
一、“变局”论与“借法自强”论 106
二、从“求强”到“求富”的思想演变 110
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14
四、洋务思想与传统思想的冲突 119
第三节 李鸿章、郭嵩焘的洋务思想 124
一、李鸿章的洋务思想 124
二、郭嵩焘的洋务思想 134
第四节 早期维新思想 145
一、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145
二、为商民的利益呼吁 151
三、关于“君民共主” 156
第四章 戊戌维新思想 164
第一节 戊戌维新思想的兴衰及其历史特点 164
一、戊戌维新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164
二、戊戌维新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 169
三、戊戌维新思想的历史特点 175
一、戊戌维新的时代巨人 180
第二节 康有为的政治思想 180
二、康有为维新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 182
三、康有为戊戌维新时期的政治纲领 189
四、康有为的大同思想 196
第三节 梁启超的政治思想 201
一、舆论界之“骄子”,思想界之“陈涉” 201
二、梁启超的民权思想 203
三、梁启超的自由学说 208
第四节 谭嗣同的政治思想 211
一、冲决网罗的斗士 211
二、《仁学》中的辩证法思想 213
三、抨击名教,冲决网罗 217
第五节 严复的政治思想 221
一、“精通西学”的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 221
二、严复介绍的进化论思想 223
三、严复的自由民主思想 227
四、“黜伪崇真”,提倡科学 233
第五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236
第一节 20世纪初的政治形势 236
一、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 236
二、如火如荼的群众斗争 237
三、资产阶级成为时代的中心 238
第二节 改良思想与革命思想的交替 244
一、改良思想与革命思想的交错并行 244
二、思想界的分化与转折 248
三、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252
第三节 革命思想与改良思想的论战 262
一、论战的基本内容 262
二、关于“反满”问题 269
三、论战的意义及局限 273
第四节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78
一、孙中山的早期政治思想 278
二、民族主义 284
三、民权主义 291
四、民生主义 297
五、伟大的思想转变 302
第五节 辛亥时期章太炎的政治思想 305
一、有学问的革命家 305
二、章太炎的民族主义 306
三、关于民主共和国的思想 311
四、反资本主义的倾向 315
第六节 宋教仁的民主宪政思想 320
一、“为宪法流血”的民主战士 320
二、宋教仁的宪政思想 322
三、宋教仁宪政思想的历史评价 331
第七节 辛亥革命前后的无政府主义思潮 334
一、无政府主义思潮的传入与泛滥 334
二、辛亥革命前的无政府主义思潮 337
三、辛亥革命后的无政府主义思潮 347
四、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无政府主义思潮的批判 351
第六章 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 355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 355
一、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55
二、尊孔读经复古逆流的猖獗 357
三、中国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361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及其代表人物 364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64
二、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 364
第三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373
一、提倡民主 374
二、提倡科学 376
三、提倡文学革命 379
四、打倒孔家店 380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中国的传播 384
后纪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