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韩)孙海植等著;朴松爱,李仲广译
  • 出 版 社: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10846639
  • 页数:147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的分析了休闲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阐述了休闲学的原理,并介绍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前言 3

译者前言 3

第1部分 理解休闲 3

第1章 休闲问题 3

1.1 休闲及其功能 3

1.1.1 休闲的起源 3

1.1.2 休闲的定义 4

1.1.3 休闲的功能 8

1.2 与休闲相关的概念 9

1.2.1 休闲与闲暇的关系 9

1.2.2 休闲与娱乐(recreation)的关系 10

1.2.3 休闲与玩(play) 11

1.2.4 休闲与体育、游戏(game)之间的关系 13

1.2.5 休闲与旅游(tour)的关系 14

1.3 与休闲相对立的活动 16

1.3.1 职业工作 17

1.3.2 与职业有关的辅助业务 17

第2章 休闲发展史 19

2.1 世界休闲发展史 19

2.1.1 原始社会的休闲 19

2.1.2 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休闲 20

2.1.3 中世纪的休闲 21

2.1.4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的休闲 22

2.1.5 近代休闲 23

2.1.6 现代休闲 23

2.2 韩国休闲发展史 25

2.2.1 休闲活动的产生 25

2.2.2 休闲的过渡期(1945—1961) 26

2.2.3 休闲的萌芽期(1962—1971) 26

2.2.4 休闲的飞跃时期 26

2.2.5 休闲发展时期(1982至现在) 27

第3章 休闲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29

3.1 休闲的本质 29

3.1.1 休闲的本质 29

3.1.2 休闲意识的特征 30

3.2 休闲的基本特征 31

3.2.1 解放性 31

3.2.2 自由选择性 32

3.2.3 自我表现性 33

3.2.4 价值创造性 34

3.2.5 劳动关联性 35

3.2.6 生活方式性 36

第4章 休闲的制约因素 38

4.1 技术发展与休闲 38

4.1.1 交通工具的机械化与休闲 38

4.1.2 信息传递的电子化与休闲 38

4.2 传统的阻力和固执 39

4.2.1 外来休闲文化和传统文化 39

4.2.2 传统与休闲动机 39

4.3 社会经济影响 40

4.3.1 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 40

4.3.2 劳动时间的缩短 40

4.3.3 教育水平的提高 41

第2部分 休闲与社会 45

第5章 劳动与休闲 45

5.1 劳动对休闲的影响 45

5.2 休闲对劳动的影响 46

5.3 劳动和休闲关系的改进 47

5.3.1 劳动和休闲的相互关系模式 47

5.3.2 劳动和休闲关系的改进 48

第6章 家庭与休闲 50

6.1 休闲活动与家庭 50

6.1.1 家庭生活与休闲 50

6.1.2 家庭休闲活动类型 51

6.2 休闲作为家庭的纽带 52

6.2.1 休闲与家庭和睦 52

6.2.2 休闲和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 53

6.2.3 休闲与家庭稳定 53

6.3 家庭休闲活动 54

6.4 各阶层家庭休闲内容的差异 54

6.4.1 不同居住空间的休闲差异 54

6.4.2 不同收入阶层的休闲差异 55

第7章 生命周期与休闲 56

7.1 幼年期与青少年期 56

7.1.1 幼年期的休闲 56

7.1.2 儿童期的休闲 57

7.1.3 青少年期的休闲 58

7.2 成年期和老年期 59

7.2.1 成年期的休闲 59

7.2.2 老年期的休闲 60

第8章 社会阶层与休闲 62

8.1 社会阶层 62

8.1.1 社会阶层的概念 62

8.1.2 韩国社会的阶层结构 63

8.1.3 社会阶层的评价方法 65

8.2 社会阶层与休闲活动 68

8.2.1 职业与休闲活动 68

8.2.2 教育水平和休闲活动 69

8.2.3 收入水平与休闲活动 70

第9章 现代休闲的特征和课题 72

9.1 现代休闲的性质 72

9.1.1 休闲革命的到来 72

9.1.2 社会变迁和休闲 73

9.1.3 现代人的生活和休闲 74

9.2 现代休闲的作用 77

9.2.1 关于休闲作用的概念 77

9.2.2 休闲的积极作用 78

9.2.3 休闲的消极作用 80

9.3 现代休闲的任务 81

9.3.1 休闲意识问题 82

9.3.2 对休闲的承受力问题 82

9.3.3 休闲异常问题 82

9.3.4 休闲机会不均等问题 83

9.3.5 休闲教育问题 83

第3部分 休闲行为 87

第10章 休闲的动机与心理 87

10.1 休闲需要 87

10.1.1 需要的概念 87

10.1.2 休闲需要 89

10.2 休闲动机 89

10.2.1 动机的概念 89

10.2.2 休闲动机与障碍 90

第11章 休闲行为 96

11.1 休闲行为的特点 96

11.1.1 休闲行为的定义 96

11.1.2 休闲行为的特点 96

11.1.3 休闲行为的过程 97

11.2 休闲行为的类型 99

11.2.1 欧美地区的分类 99

11.2.2 日本的分类 101

11.2.3 韩国的分类 103

第12章 休闲需求与供给 105

12.1 休闲需求 105

12.1.1 休闲需求的概念 105

12.1.2 休闲需求的类型 105

12.1.3 休闲需求的决定因素 105

12.2 休闲供给 107

12.2.1 休闲供给的概念 107

12.2.2 休闲供给类型 108

12.2.3 休闲供给的决定因素 108

12.3 休闲供求的影响因素 109

12.3.1 政治因素 109

12.3.2 经济因素 110

12.3.3 社会文化因素 111

12.3.4 技术因素 111

12.3.5 生态因素 112

第13章 休闲政策与教育 113

13.1 休闲政策 113

13.1.1 休闲政策的概念 113

13.1.2 休闲政策主体 114

13.1.3 青少年休闲政策 115

13.2 休闲教育 115

13.2.1 政策、教育的连贯性 115

13.2.2 休闲教育的必要性 116

13.2.3 休闲和休闲教育的发展 119

13.2.4 作为社会教育的休闲教育 120

第14章 工作制与休闲 123

14.1 休闲与时间 123

14.1.1 休闲与时间的关系 123

14.1.2 韩国试行5日工作制的背景及意义 124

14.2 5日工作制与休闲方式 125

14.2.1 休闲制约因素的缓解 126

14.2.2 提倡积极的休闲活动 127

14.2.3 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感 127

14.2.4 21世纪休闲的类型及趋势 128

14.3 5日工作制时代的新休闲营销 130

14.3.1 各行业针对5日工作制的休闲营销战略 130

14.3.2 休闲营销战略的原则 132

第15章 未来的休闲社会 134

15.1 未来社会的特点 134

15.1.1 高龄化社会 134

15.1.2 柔性化社会 135

15.1.3 分散化社会 135

15.1.4 流动社会 136

15.1.5 高学历社会 136

15.1.6 城市社会 137

15.1.7 消费社会 138

15.1.8 休闲社会 138

15.2 信息社会与国民休闲的展望 139

15.2.1 劳动和休闲的整合 139

15.2.2 自由流动和旅游、旅行的远距离化、高速化 140

15.2.3 家庭旅游与虚拟旅游的实现 140

参考文献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