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电影类型:作为惯例和经验的系统 1
类型是惯例系统 2
类型是经验系统 6
第二章 电影类型:公式化的叙事系统 11
类型人物 12
类型环境 15
类型冲突 17
叙事结构 21
第三章 电影类型:稳定与变化的系统 24
类型的稳定性 24
类型的变化与周期 27
第四章 电影类型:作为语言和符号的系统 36
电影类型与电影语言 36
类型电影的符号系统 38
类型作者与语言 44
第五章 电影类型:仪式、神话、意识形态策略 46
类型电影与文化仪式 46
类型电影与神话功能 48
类型电影与意识形态策略 51
新中国电影的意识形态策略 53
第六章 革命历史片 57
类型早期历史 57
类型神话功能 59
革命英雄人物 62
革命故事公式 66
从实验到古典的改变 74
古典英雄的改良:《董存瑞》 81
古典英雄和爱情:《柳堡的故事》 85
60—70年代:主流和非主流之间的变化 91
进入改良时期 94
“第五代”电影人的贡献:质疑与颠覆(1984—1988年) 98
第七章 工业片 105
原型:《桥》 105
人物惯例 110
意识形态冲突 112
类型实验时期 113
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改良 115
古典惯例的反用:《上海姑娘》 118
在“大跃进”运动中崛起 122
“跃进式”工业片:《春满人间》 125
农业社区中的工业片:《老兵新传》 127
“文革”话语的表述:《火红的年代》 130
古典惯例的回归:《创业》 134
新时期:从伤痕到改革 137
第八章 农业片 141
实验时期 142
公有制的神话 143
角色类型 144
叙事策略 148
古典时期的前卫之作:《洞箫横吹》 149
农业公式与浪漫喜剧的融合:《花好月圆》 153
从合作社到人民公社:《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156
中心人物:女性农民英雄 158
1966—1976年的农业社区: 162
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反走资派 162
1977—1981年:“伤痕”农业片 168
20世纪80年代的主旋律:扶贫致富 171
改革的深化:《人生》、《野山》、《老井》 175
第九章 反特片 179
冷战时代的产物 180
实验时期:公式、人物与环境 181
孤胆英雄VS.女特务 182
惊险与浪漫的平衡: 183
《寂静的山林》与《羊城暗哨》 183
20世纪60年代乐观主义的减弱 186
集体侦察英雄: 189
《冰山上的来客》与《霓虹灯下的哨兵》 189
1975—1978年的复归 192
从反特防间向打击都市犯罪的演变 193
新时期:商业浪潮中的类型变化 199
复制好莱坞:“疯狂”的都市犯罪 201
第十章 通俗剧 205
作为风格与类型的通俗剧 205
中国通俗剧与儒家伦理的结合 206
“十七年”时期:从衰落到复兴 208
名著改编的通俗剧:旧社会的悲剧 212
无产阶级核心家庭作为叙事中心 217
“伤痕”通俗剧与谢晋的“‘文革’三部曲” 221
家庭通俗剧:《喜盈门》、《乡音》 227
社会通俗剧:《邻居》 228
浪漫通俗剧:《庐山恋》 230
第十一章 喜剧 233
1949—1955年:失语状态 233
1956—1958年:讽刺喜剧 234
一、社会政治批判 236
二、文明道德批判 239
1959年:歌颂性喜剧 242
1962—1963年:轻喜剧 244
新时期:喜剧的多样化 248
一、浪漫喜剧 248
二、改革喜剧 251
三、荒诞喜剧 252
四、系列喜剧 255
附录一:中国电影的类型代表作品及其作者 258
附录二:主要参考书目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