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垣曲盆地聚落考古缘起 1
一、本课题提出的背景与动因 1
二、本课题的设计与工作方法 4
(一)本课题研究时空范围的设定 4
(二)本课题研究技术路线的设定 4
(三)本课题的调查方法与具体操作 5
三、本课题实施经过 8
(一)前期准备 8
(二)田野调查 8
(三)重点遗址试掘 9
(四)资料汇总 9
(五)研究报告编写 9
第二节 垣曲盆地概述 9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9
二、垣曲盆地五十年考古工作回顾 13
第二章 遗址调查 19
第一节 黄河流域 19
一、北岸诸遗址 19
(一)五福涧遗址(编码WFJ) 19
(二)河堤遗址(编码HED) 28
(三)白泉遗址(编码BQ) 32
(四)板家河遗址(编码BJH) 33
(五)北关家遗址(编码BGJ) 34
(六)李家沟遗址(编码LJG) 39
(七)西滩遗址(编码XT) 40
(八)寨里遗址(编码ZL) 41
(九)古城南关遗址(编码NG) 45
(十)东寨遗址(编码DZ) 48
(十一)芮村遗址(编码RUC) 50
二、南岸诸遗址 53
(一)仁村遗址(编码REC) 53
(二)陵上遗址(编码LS) 55
(三)西湾遗址(编码XW) 55
(四)班村遗址(编码BC) 56
(五)南村遗址(编码NC) 59
(六)洋湖遗址(编码YH) 59
(七)杨家遗址(编码YJ) 60
(八)南关家遗址(编码NGJ) 61
第二节 亳清河流域 64
一、北岸诸遗址 68
(一)皋落遗址(编码GL) 68
(二)口头遗址(编码KT) 69
(三)龙王崖遗址(编码LWY) 73
(四)涧溪遗址(编码JX) 75
(五)硖里遗址(编码XL) 76
(六)东交斜遗址(编码DJX) 79
(七)杜村遗址(编码DC) 80
(八)永兴遗址(编码YX) 82
(九)堡子遗址(编码BZ) 83
(十)西王茅遗址(编码XWM) 84
(十一)王茅遗址(编码WM) 86
(十二)北河遗址(编码BH) 87
(十三)上亳城遗址(编码SB) 89
(十四)万家窑遗址(编码WJY) 94
(十五)宋村遗址(编码SC) 95
(十六)丰村遗址(编码FC) 97
(十七)小赵遗址(编码XZ) 99
(十八)石家岭遗址(编码SJL) 107
(十九)古城西关遗址(编码XGN) 110
二、南岸诸遗址 113
(一)清源遗址(编码QY) 113
(二)后湾遗址(编码HW) 116
(三)青廉遗址(编码QL) 117
(四)文家湾遗址(编码WJW) 120
(五)西交斜遗址(编码XJX) 122
(六)蒿古垛遗址(编码HGD) 124
(七)下亳城遗址(编码XB) 126
(八)宁家坡遗址(编码NJ) 129
第三节 沇河流域 140
一、西岸诸遗址 140
(一)河西遗址(编码HX) 141
(二)刘村遗址(编码LC) 141
(三)河北遗址(编码HB) 142
(四)西沟遗址(编码XGU) 144
(五)上圢坂遗址(编码SDB) 145
(六)北羊堡遗址(编码BYB) 146
(七)柏沟(北)遗址(编码BGB) 148
(八)柏沟(南)遗址(编码BGN) 149
(九)瑶店河遗址(编码YDH) 150
(十)西石遗址(编码XS) 150
(十一)二里半遗址(编码ELB) 151
(十二)店头坡遗址(编码DTP) 151
(十三)店头遗址(编码DT) 152
(十四)北堡头遗址(编码BB) 159
(十五)刘家庄遗址(编码LJZ) 166
(十六)南堡头(北)遗址(编码NBB) 168
(十七)南堡头(南)遗址(编码NBN) 181
(十八)北窑庄遗址(编码BYZ) 199
(十九)古城东关遗址(编码DGN) 201
二、东岸诸遗址 205
(一)神后遗址(编码SH) 205
(二)古堆遗址(编码GD) 207
(三)硖口遗址(编码XK) 208
(四)谭家遗址(编码TJ) 209
(五)东石遗址(编码DS) 211
(六)沇东遗址(编码YD) 213
(七)柴家沟遗址(编码CJG) 216
(八)峪子遗址(编码YZ) 218
(九)丁家庄遗址(编码DJZ) 219
(十)后河遗址(编码HH) 220
第四节 韩家河流域 226
(一)赵寨遗址(编码ZZ) 227
(二)北白鹅遗址(编码BBE) 229
(三)龙尾头遗址(编码LWT) 230
(四)南桥遗址(编码NQ) 231
(五)南蒲遗址(编码NP) 231
第五节 西阳河流域 232
一、东岸诸遗址 232
(一)河东遗址(编码HDG) 232
(二)荀古垛遗址(编码XGD) 236
(三)堤沟遗址(编码DGU) 237
(四)硫磺沟遗址(编码LHG) 238
二、西岸的遗址 239
第六节 垣曲盆地史前至商代考古学文化序列与编年 243
第三章 各时期聚落形态的考察 246
第一节 仰韶文化早期聚落形态考察 246
一、本期聚落的分布 246
(一)黄河流域 249
(二)亳清河流域 249
(三)沇河流域 249
二、本期聚落的分级与相互联系 251
(一)东关一期类型聚落 251
(二)东庄类型聚落 253
三、中心聚落内部结构分析(东关一期类型) 254
四、本期聚落所反映的社会组织与相互关系 260
第二节 仰韶文化中期聚落形态考察 262
一、本期聚落的分布 262
(一)黄河流域 264
(二)亳清河流域 264
(三)沇河流域 265
(四)西阳河流域 265
二、本期聚落的分群与相互联系 268
(一)小赵聚落群 270
(二)南关家聚落群 270
(三)下马聚落群 270
(四)北堡头聚落群 271
(五)龙王崖聚落群 271
三、中心聚落内部结构分析 271
四、本期聚落的分级与社会组织结构 273
第三节 仰韶文化晚期聚落形态考察 278
一、本期聚落的分布 278
(一)黄河流域 279
(二)亳清河流域 280
(三)沇河流域 280
二、本期聚落的分群与相互联系 281
(一)清源聚落群 284
(二)北堡头聚落群 284
(三)芮村聚落群 284
(四)古城东关聚落群 284
三、中心聚落内部结构分析 285
四、本期聚落的分级与社会组织结构 288
第四节 庙底沟二期聚落形态考察 293
一、本期聚落的分布 293
(一)黄河流域 296
(二)亳清河流域 297
(三)沇河流域 297
(四)韩家河流域 298
(五)西阳河流域 298
二、本期聚落的分群与相互联系 298
(一)古城东关聚落群 299
(二)龙王崖聚落群 299
(三)丰村聚落群 299
三、中心聚落内部结构分析 301
(一)早期聚落 302
(二)中期聚落 308
(三)晚期聚落 312
四、本期聚落的分级与社会组织结构 317
五、本期聚落所反映的居民生产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19
第五节 龙山文化时期聚落形态考察 321
一、本期聚落的分布 322
(一)黄河流域 326
(二)亳清河流域 327
(三)沇河流域 327
(四)韩家河流域 328
(五)西阳河流域 328
二、本期聚落的分群与相互联系 328
(一)龙王崖聚落群 329
(二)丰村聚落群 329
(三)古城东关聚落群 330
(四)龙尾头聚落群 330
三、中心聚落内部结构分析 331
(一)早期聚落 331
(二)晚期聚落 334
四、本期聚落的分级与社会组织结构 340
五、本期聚落所反映的居民生产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42
第六节 二里头文化时期聚落形态考察 343
一、本期聚落的分布 343
(一)黄河流域 348
(二)亳清河流域 349
(三)沇河流域 350
(四)韩家河流域 352
(五)西阳河流域 352
二、本期聚落的分群与相互联系 353
(一)口头聚落群 354
(二)古城西关聚落群 354
(三)龙王崖聚落群 356
(四)丰村聚落群 356
(五)古城南关聚落群 357
(六)芮村聚落群 357
三、中心聚落内部结构分析 358
(一)早期聚落 358
(二)晚期聚落 360
四、本期聚落的分级、相互关系以及所反映的社会组织结构 362
五、本期聚落对环境的利用与社会经济生活 364
(一)资源的控制与利用 364
(二)交通 364
(三)人口 365
(四)生产方式 365
第七节 二里岗文化时期聚落形态考察 366
一、本期聚落的分布 366
二、本期聚落的分群与相互联系 370
三、中心聚落内部结构分析 371
(一)城址兴建的目的与设计思想 371
(二)城址的基本格局 373
(三)聚落的功能及其与周边聚落的关系 377
(四)古城南关从二里头晚期环壕聚落到二里岗期城址的演变 378
四、本期聚落的分级、相互关系以及所反映的社会组织结构 380
五、本期聚落对环境的利用与社会经济生活 382
(一)资源的控制与利用 382
(二)交通 382
(三)人口 382
(四)生产方式 383
第四章 史前至商代各时期聚落形态的演进 385
第一节 各时期聚落规模与人口的变化 385
第二节 各时期聚落群分布与移动的轨迹 389
第三节 各时期聚落组织结构变迁与社会形态的演进 392
一、前仰韶文化时期 392
二、仰韶文化早期 392
三、仰韶文化中期 394
四、仰韶文化晚期 396
五、庙底沟二期文化时期 397
六、龙山文化时期 398
七、二里头文化时期 399
八、二里岗文化时期 401
第五章 结语 404
第一节 垣曲盆地在中原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及其与中原核心地区的互动关系 404
第二节 聚落考古研究提出的新问题 405
附表 2002年南堡头(北)遗址T1H1石器鉴定表 409
附录 植物鉴定书 410
后记 411
Abstract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