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绪 1
第一章 中外边境城市功能互动问题的提出 15
一、国内外环境 15
(一)国际背景 15
(二)国内环境 23
二、问题的提出 24
(一)理论与现实意义 24
(二)相关研究动态 26
第二章 边境城市的涵义及作用 29
一、边境城市的含义 29
二、边境城市的类型及成因 30
(一)随着历史发展而自然形成的边境城市 31
(二)由于防御和开发而形成的边境城市 32
(三)由于相互密切往来而形成的边境城市 33
(四)与民族文化发展交流有密切关系的边境城市 33
(五)由于民族征战而形成的边境城市 34
三、边境城市的作用 35
(一)边境城市在沿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5
(二)边境城市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39
第三章 边境城市功能及模式选择 41
一、城市的功能及类型 41
(一)城市功能的涵义及分析方法 41
(二)城市功能的类型及特点 43
(三)研究城市功能类型的意义 53
(一)边境城市的类型 55
二、边境城市的类型特征及功能 55
(二)边境城市的功能 58
(三)我国边境城市的特殊功能 62
三、边境城市功能结构的模式选择 66
(一)城市功能结构的作用 66
(二)边境城市功能结构的几种模式选择 66
第四章 毗邻中外边境城市功能互动关系 73
一、毗邻中外边境城市功能互动的涵义 73
(一)城市功能互动的含义 73
(二)毗邻中外边境城市存在着良性功能互动 74
(三)毗邻中外边境城市的相互对应性及影响 76
二、毗邻中外边境城市功能互动需具备的条件 79
(一)中外边境城市功能互动需具备的支持系统 79
(二)中外边境城市产生功能互动需具备的条件 81
三、中外边境城市功能互动因果效应分析 85
(一)需求互动效应 86
(二)市场联动效应 88
四、中外边境城市良性功能互动的表现及特点 89
(一)中外边境城市良性功能互动的表现 89
(二)中外边境城市良性功能互动的特点 94
五、实现中外边境城市良性功能互动的途径 95
(一)调整外贸结构,建立自由贸易区 95
(二)大力改善中外边境城市之间经贸合作关系 100
(三)毗邻中外边境城市应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101
(四)积极打造和发挥中外边境城市的大通道作用 103
第五章 边境城市满洲里与后贝加尔斯克 104
一、边境城市满洲里的基本概况 104
(一)满洲里城市概况 104
(二)满洲里口岸及开发区经济发展状况 111
二、俄罗斯赤塔及后贝加尔斯克基本概况 114
(一)赤塔州概况 114
(二)后贝加尔斯克概况 120
三、满洲里与后贝加尔斯克的经贸合作 121
(一)双方经贸合作的可行性 121
(二)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25
(三)合作的条件 128
四、满洲里与后贝加尔斯克经贸合作的领域及前景 137
(一)双方经贸合作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37
(二)合作的领域及前景 140
五、建议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 145
(一)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的目的 145
(二)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的环境与条件 146
第六章 边境城市二连浩特与扎门乌德 148
一、边境城市二连浩特的基本概况 148
二、扎门乌德的基本概况 157
三、二连浩特口岸中蒙边境贸易发展状况 159
(一)中蒙两国贸易关系的简要回顾 159
(二)二连浩特口岸边境贸易快速发展的原因 162
(三)二连浩特口岸边境贸易发展存在的 164
主要问题 164
四、二连浩特与扎门乌德发展经贸关系的条件 167
(一)有利条件 167
(二)不利条件 170
五、二连浩特与扎门乌德经贸合作的领域及前景 172
(一)建立经贸合作关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73
(二)双方经贸合作的领域及前景 175
六、关于建立中蒙自由贸易区的几点建议 180
(一)中蒙边境应该建立自由贸易区 180
(二)中蒙边境贸易应向多领域、多形式、多层次方向发展 180
(三)中蒙边境贸易将尽量向国际通行的贸易规则靠拢 181
第七章 瑞丽、畹町与缅甸边境城市 182
一、瑞丽与畹町基本概况 182
(一)历史沿革 182
(二)基本概况 191
二、缅甸边境城市木姐及南坎概况 194
三、中缅两国边境城市经贸合作的基础与条件 197
(一)中缅双方边境城市经贸合作的基础 197
(二)合作的优势条件 202
(三)合作的不利因素 205
四、建立中缅边境自由贸易区的几点建议 206
第八章 凭祥与谅山边境城市 208
一、凭祥基本概况 208
(一)历史沿革 208
(二)基本概括 216
二、越南谅山基本情况 220
(一)基本概况 220
(二)口岸经济区的发展情况 222
三、凭祥与谅山边境城市合作的条件 224
(一)合作的优势条件 224
(二)合作的制约因素 230
四、凭详与谅山经贸合作的领域及前景 236
五、建立广西凭祥中越自由贸易区的构想 241
主要参考文献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