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开沅 1
第一章 拔起边陬之地 1
一 凤凰苗疆 1
二 军人门庭 2
三 寄居芷江 7
四 颖悟少年 9
五 校经求学 13
六 科举功成 19
第二章 探求改革之路 26
一 封闭求索 26
二 倡言武备 30
三 投笔从戎 33
四 著军制篇 36
第三章 襄办湖南新政 46
一 救急之见 46
二 江宁请械 49
三 筹议行轮 52
四 开通航运 58
五 奔走路矿 61
第四章 创设学堂报馆 71
一 请拨经费 71
二 求聘教习 74
三 招考学生 79
四 总理学堂 81
五 主持报馆 86
第五章 生死存亡之间 94
一 办南学会 94
二 文明排外 99
三 移风易俗 102
四 两派之争 104
五 受咎遭谤 107
六 步步相逼 110
七 性命从事 113
八 幸免一死 117
第六章 遭受革职之后 123
一 管束之下 123
二 西路办学 125
三 幸逢知遇 131
四 转注实业 134
五 务实沅州 137
第七章 解脱政治桎梏 144
一 醴陵建校 144
二 整顿治理 149
三 成功之路 154
四 边情外交 158
五 重新开复 163
第八章 重新步入政坛 171
一 随使出洋 171
二 暗中组党 174
三 化除畛域 181
四 参酌宪法 184
五 绸缪外交 189
六 奏劾王叶 193
七 粤汉路议 198
第九章 筹划东北善后 204
一 奉天入幕 204
二 东北善后 211
三 寻求利器 214
四 移民垦殖 218
第十章 从立宪到共和 228
一 奔走苏宁 228
二 清理财政 234
三 硁硁自守 239
四 造币总办 243
五 奉天盐运 246
六 策见三端 252
七 不忘湘事 260
八 翊赞共和 265
第十一章 置身民初政局 276
一 他派中人 276
二 出长财政 280
三 众矢之的 286
四 继续借款 294
五 热河都统 297
六 国务总理 303
第十二章 脱离官场政治 318
一 筹办煤油 318
二 离袁出京 325
三 宣慰湘西 331
四 决志退隐 335
第十三章 不能安于缄默 342
一 眷顾桑梓 342
二 奋力护矿 345
三 仍忧国事 353
四 阻止破裂 362
第十四章 希冀有裨时局 370
一 调停南北 370
二 期成和平 376
三 联邦政治 387
四 湖南制宪 395
第十五章 从事慈善救济 409
一 顺直救灾 409
二 筹赈五省 414
三 筹赈湖南 419
四 多方救助 427
五 慈善观念 435
第十六章 致力慈善教育 446
一 香山建院 446
二 独闯新路 453
三 创业维艰 461
四 走上发展 471
五 竭蹶支撑 480
六 慈教思想 489
第十七章 最后几年经历 500
一 改进教育 500
二 推广慈幼 503
三 奔赴国难 511
四 白发红颜 519
五 爪哇之行 526
六 逝世香港 533
后记 547
附录:熊希龄生平主要活动年表 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