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教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亚丽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1854535
  • 页数:32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马列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我国刑事法律为依据,按照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学要求,较系统和全面地讲解了公诉权的各种要素、基本原则、制作要求、体例等内容。

总序 1

第一章 公诉概论 1

第一节 公诉的概念和特征  1

一、公诉的概念和特征  1

目录 1

二、公诉与自诉的区别  3

第二节 公诉的历史渊源和类型  4

一、公诉的历史渊源  4

二、公诉的类型  6

第三节 公诉的价值  8

一、公诉价值的内涵  8

二、公诉的工具性价值  9

三、公诉的内在性价值  12

四、公诉价值的冲突  17

五、公诉价值的衡平  18

一、公诉制度的研究对象  19

第四节 公诉制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9

二、公诉制度研究方法  21

第二章 公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24

第一节 公诉制度在西方各国的产生和发展  25

一、大陆法系公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25

二、英美法系公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27

三、对两大法系公诉制度起源之评析  29

第二节 中国公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32

一、中国公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32

二、对中国公诉制度起源之评析  36

第三节 公诉制度起源的理论基础和价值趋向  37

一、公诉制度产生和发展的政治动因在于权力的制衡  37

二、公诉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制度基础是诉讼模式的演进  38

三、公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的价值基础是国家追诉主义的孕育和发展  40

一、诉权的概念  42

第一节 公诉权的概念、分类和性质  42

第三章 公诉权的性质及其权能 42

二、公诉权的概念  43

三、公诉权的分类  44

四、公诉权的性质  46

第二节 公诉权权能  50

一、公诉权权能  50

二、以公诉权为核心,重构我国检察权  56

第三节 公诉权条件  58

一、公诉条件的概念及意义  58

二、公诉条件的要素  59

第四章 公诉法律关系 61

第一节 公诉权与侦查权的关系  61

一、国外公诉权和侦查权的关系  61

二、我国公诉权和侦查权的关系  66

一、公诉效力  68

第二节 公诉权和审判权的关系  68

二、法院审判对起诉罪名变更问题  69

三、起诉的变更、追加问题  73

四、起诉的撤销问题  75

第三节 公诉权与辩护权的关系  76

一、公诉权与辩护权的平等是现代控辩平衡的基石  76

二、公诉人与被告人的法律地位平等是控辩式庭审方式的要求  77

三、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权利公平分配原则的违背  79

四、控辩平衡的重要制度保障——证据开示制度  83

第五章 公诉运行的基本原则 85

第一节 公诉运行基本原则概述  85

一、公诉运行基本原则的概念  85

二、公诉运行原则的作用  87

三、公诉运行基本原则的分类  87

第二节 公诉运行的一般性原则  88

一、合法性原则  88

二、合理性原则  92

一、无罪推定原则  101

第三节 公诉运行的具体性原则  101

二、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103

三、不必自证其罪的原则  107

四、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109

五、依法独立行使公诉权原则  112

第六章 公诉裁量权 118

第一节 公诉裁量权概述  118

一、公诉裁量权的概念  118

二、公诉裁量权的形式  120

三、起诉裁量权  122

第二节 公诉裁量权的理论基础  125

一、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检察官自由裁量权模式的哲学思想基础  125

二、刑罚报应刑理论和刑罚预防刑理论、教育刑理论——检察官自由裁量权模式的法学理论基础  126

三、诉讼效率的追求——公诉裁量权的现实基础  128

第三节 辩诉协商  128

一、辩诉交易在国外的实践  128

二、辩诉交易的争论  131

第四节 暂缓起诉  132

一、暂缓起诉的概念  132

二、暂缓起诉在域外的立法和实践  134

三、暂缓起诉的价值  136

第七章 公诉审查机制 139

第一节 司法审查机制的理论基础  139

一、诉讼形式的本质特征确立了审判中心的地位  139

二、司法权的性质是司法审查机制具有天然合理性的理论基石  140

三、现代宪政国家的建立是司法审查机制产生的政治基础  142

四、现代刑事诉讼构造是司法审查机制存在的制度保障  145

第二节 对公诉权进行司法控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149

一、起诉便宜主义的行使为公诉权的司法控制提供了前提条件  149

二、对起诉裁量权的控制有利于保障人权  151

三、对起诉裁量权的司法控制是实现司法公正的要求  152

第三节 国外公诉审查机制的立法借鉴  153

一、大陆法系国家司法权对公诉权的控制  154

二、英美法系国家司法权对公诉权的控制  155

三、日本司法权对公诉权的控制  156

第八章 公诉事权 158

第一节 世界主要国家的公诉体制  158

一、大陆法系国家的公诉体制  158

二、英美法系的公诉体制  164

三、日本的公诉体制  166

四、俄罗斯的公诉体制  168

一、世界主要国家公诉体制的差异  170

第二节 世界主要国家公诉体制的比较  170

二、世界各国公诉体制的共同特点与发展趋势  173

第三节 国外公诉人选任机制  176

一、检察官的任职资格制度  176

二、检察官的任免方式和程序  178

第四节 我国公诉人的选任机制  180

一、检察官的选任机制  180

二、主诉检察官选任机制  181

一、审查起诉的概念  183

第九章 审查起诉 183

第一节 审查起诉概述  183

第二节 审查起诉的内容  184

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  185

二、证据是否确实、充分  186

三、适用法律是否正确  189

四、是否遗漏有其他罪行和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189

五、有无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190

六、有无附带民事诉讼  190

七、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191

八、案件是否属于本院管辖  191

九、审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92

第三节 审查起诉的程序  192

一、受理案件  192

二、指定承办人  193

三、告知权利  193

四、阅卷审查  194

五、讯问犯罪嫌疑人  196

六、询问被害人、证人  197

七、听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的委托人的意见  199

八、鉴定和重新鉴定  199

九、补充侦查  200

十、作出决定  202

十一、审查起诉的期限  203

十二、赃款、赃物的处理  203

第十章 不起诉 205

第一节 不起诉的概念和分类  205

一、不起诉的概念  205

二、不起诉的分类  206

第二节 不起诉的条件  207

一、法定不起诉的适用条件  208

二、酌定不起诉的适用条件  211

三、证据不足不起诉的适用条件  212

第三节 不起诉的程序  214

一、决定不起诉  214

二、制作不起诉决定书  214

三、宣布不起诉决定书  214

四、送达和告知  215

五、解除扣押、冻结  215

六、移送有关机关处理  215

七、备案  215

第四节 不起诉的制约机制  216

一、公安机关对不起诉决定的制约  216

二、被害人对不起诉决定的制约  217

三、被不起诉人对不起诉决定的制约  218

四、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的制约  219

五、人民法院对检察机关不起诉的制约  219

二、提起公诉的条件  220

一、提起公诉的概念  220

第一节 提起公诉的条件  220

第十一章 提起公诉 220

第二节 提起公诉的程序  222

一、作出提起公诉的决定  222

二、制作起诉书  223

三、移送起诉书和证据材料  223

第三节 简易程序的选择  226

一、简易程序的概念和特征  226

二、公诉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法定条件  228

三、简易程序的法庭审理  228

四、简易程序的选择  230

第十二章 出庭支持公诉 232

第一节 出席法庭前的准备  232

一、进一步熟悉案情,掌握证据情况  233

二、深入研究与本案有关的法律政策问题  233

三、了解掌握审判中可能涉及的专业知识  233

四、再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和了解辩护人掌握证据的新变化  234

五、拟定在法庭上讯问被告人、询问被害人、证人、鉴定人的提纲  235

六、制作公诉意见书  238

七、制作辩论提纲  240

第二节 出庭支持公诉的任务和意义  242

一、出庭支持公诉的概念  242

二、出席法庭支持公诉的任务  242

三、出庭支持公诉的意义  245

第三节 出庭支持公诉的程序  245

二、听取被告人、被害人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所进行的陈述  246

一、宣读起诉书  246

三、讯问被告人  247

四、询问证人、被害人、鉴定人  251

五、出示物证,宣读书证、未到庭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向法庭提供作为证据的视听资料  253

六、发表出庭意见  254

七、进行法庭辩论  255

第四节 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应注意的事项  256

一、语言的要求  257

二、公诉人的庭审形象要求  258

第五节 公诉审理中的相关问题  259

一、延期审理问题  259

二、合议庭庭外调查的问题  260

三、公诉的变更、追加、撤回起诉的问题  261

四、变更简易程序为普通审理程序的问题  262

五、证据与卷宗移送问题  262

六、赃款、赃物的移交问题  262

第十三章 公诉人法庭举证和质证 264

第一节 举证的概念与原则  264

一、举证的概念  264

二、举证的原则  265

第二节 举证的方法与策略  267

一、举证的方法  267

二、举证策略  270

第三节 举证分析与说明  274

一、证据说明  275

二、证据分析  276

三、证据分析说明的作用  278

第四节 法庭质证  279

一、质证的概念与意义  279

二、质证的主体  280

三、质证的对象  281

四、质证的内容  281

五、公诉人进行质证的一般原则  282

六、质证的策略和方法  283

第十四章 公诉人法庭辩论 286

第一节 公诉人法庭辩论概述  286

一、法庭辩论的概念  286

二、法庭辩论的特点  286

三、公诉人进行法庭辩论的内容及程序  287

第二节 公诉人法庭辩论的方法  290

一、证明辩论法  290

二、反驳辩论法  291

三、婉言辩论法  293

四、借言辩论法  293

五、纳言辩论法  293

第三节 公诉人法庭辩论的技巧  293

一、掌握辩论主动的技巧  294

二、抓住对方弱点的技巧  294

三、分化被告人的技巧  294

四、解脱对方纠缠的技巧  294

五、补救失误的技巧  295

第十五章 刑事抗诉程序 297

第一节 刑事抗诉的概述  297

一、刑事抗诉的概念和特征  297

二、刑事抗诉的种类  298

三、刑事抗诉的效力  299

四、刑事抗诉的意义  300

一、第二审程序抗诉的概念  301

第二节 第二审程序的抗诉  301

二、第二审程序抗诉的条件  302

三、第二审程序抗诉的程序  304

第三节 出席二审法庭支持抗诉  306

一、出席二审法庭的概念  306

二、出席二审法庭的任务  306

三、出席第二审法庭前的准备  307

四、出席第二审法庭的步骤和方法  310

一、审判监督程序抗诉的概念  312

第四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  312

二、审判监督程序抗诉的条件  313

三、提出审判监督程序抗诉的期限  313

四、审判监督程序抗诉的程序  314

第五节 出席再审庭支持抗诉  316

一、出席再审法庭的概念和任务  316

二、出席再审法庭的准备  317

三、出席再审法庭的程序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