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基础 3
第一章 绪论 3
第一节 美育的学科性质 3
一、美育学研究的对象 3
二、美育学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 4
三、美育学与相近学科的关系 4
第二节 美育的发展历史 7
一、古代美育思想 7
二、近现代美育思想 17
第三节 美育的现实意义 30
一、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需要开展美育 30
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加强美育 31
三、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普及美育 34
四、深化教育改革需要推进美育 36
思考题 37
第二章 美育的性质 38
第一节 美育是感性教育 38
一、感性的界定 38
二、美育与感性 39
第二节 美育是趣味教育 47
一、趣味的界定 47
二、美育与趣味 50
三、趣味教育的意义 52
第三节 美育是人格教育 56
一、人格的界定 56
二、健康人格的基本特征 56
三、美育与健康人格 60
思考题 66
第三章 美育的特点 67
第一节 形象性 67
一、美育的形象是活的形象 67
二、形象性的特点 72
第二节 愉悦性 77
一、愉悦性的生理基础 78
二、审美愉悦是人的高级精神愉悦 79
三、美育愉悦的层次 82
第三节 自由性 88
一、非强制性 88
二、自主性 89
三、超功利性 90
思考题 92
第四章 美育的任务 93
第一节 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93
一、审美是人类独有的活动 93
二、什么是正确的审美观 95
三、如何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98
第二节 塑造审美心理结构 99
一、审美心理结构的特点 99
二、塑造审美心理结构的意义 103
第三节 提高审美能力 106
一、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106
二、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111
三、增强审美创造能力 115
思考题 120
第五章 美育的媒介 121
第一节 现实美及其美育 121
一、自然美及其美育 121
二、社会美及其美育 130
第二节 艺术美及其美育 141
一、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142
二、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及其美育 145
三、视听艺术、语言艺术及其美育 152
第三节 科技美及其美育 158
一、科学美及其美育 158
二、技术美及其美育 163
思考题 167
第六章 美育的功能 168
第一节 提高生活质量 168
一、生活方式与审美 168
二、生活质量与审美 175
第二节 协调人际关系 182
一、美育使人淡泊名利 183
二、美育使人血气和平 185
三、美育使人相互沟通 186
第三节 发展两个文明 188
一、文明简析 188
二、美育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 189
三、美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195
思考题 197
第七章 美育的途径 198
第一节 家庭美育 198
一、家庭美育的形式 198
二、家庭美育的特点 203
第二节 学校美育 205
一、学校美育的形式 205
二、学校美育的特征 209
第三节 社会美育 213
一、社会美育的形式 213
二、社会美育的特征 218
思考题 222
第八章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 223
第一节 美育与德育的关系 223
一、美育与德育的联系 223
二、美育与德育的区别 230
第二节 美育与智育的关系 233
一、美育与智育的联系 236
二、美育与智育的区别 247
第三节 美育与体育的关系 248
一、美育与体育的联系 248
二、美育与体育的区别 251
思考题 252
第九章 少儿的审美发展 253
第一节 少儿审美发展的基本内涵 253
一、少儿的生理与心理特征 253
二、少儿审美发展的主要内容 259
三、少儿审美发展的重要意义 266
第二节 少儿审美发展的过程描述 267
一、前审美时期 267
二、审美萌芽时期 268
三、审美感兴能力的形成时期 271
第三节 少儿审美发展与审美活动 273
一、游戏与少儿的审美发展 273
二、绘画与少儿的审美发展 277
三、音乐与少儿的审美发展 283
四、童话与少儿的审美发展 287
五、文学与少儿的审美发展 289
六、大自然的美与少儿的审美发展 292
思考题 296
第十章 小学美育 297
第一节 小学美育的任务 297
一、提高小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受能力 297
二、提高小学生对事物美丑的识别能力 298
三、提高小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想像能力 300
四、提高小学生对美的事物的创造能力 300
五、提高小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综合素质 301
第二节 小学美育的内容和特点 302
一、小学美育的内容 302
二、小学美育的特点 303
第三节 小学美育的实施 304
一、小学美育的实施原则 305
二、小学美育实施的方法 306
三、小学美育实施的途径 308
思考题 319
第十一章 教师的审美素养 320
第一节 审美素养是教师的必备素养 320
一、教师的职业特点与素质结构 320
二、审美素养是美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322
第二节 教师审美素养的基本内涵 325
一、教师审美素养的特征 325
二、教师审美素养的内容 326
第三节 教师审美素养的培养途径与原则 331
一、教师审美素养的培养途径 331
二、教师审美素养的培养原则 337
思考题 338
后记 339
附 美育基础自学考试大纲 343
出版前言 343
Ⅰ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345
Ⅱ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346
Ⅲ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380
附录 题型举例 384
后记 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