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经济问题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志强著
  • 出 版 社:世界文明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2002
  • ISBN:9628585843
  • 页数:508 页
图书介绍:

一、新中国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 1

绪言 1

前言 1

二、未来中国的粮食消费需求 3

三、中国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粮食基本自给 4

英文前言 5

四、努力改善生产条件,千方百计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7

五、推进科教兴农、转变粮食增长方式 9

英文内容介绍 9

六、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国土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1

七、深化体制改革,创造粮食生产、流通的良好政策环境 12

八、中国政府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四个原则 15

一.投资政策实施中存在偏差 19

第一节 当前宏观经济困难的原因和分析 19

上篇 19

第一章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19

二.货币政策实施中存在偏差 20

三.财政政策实施中存在偏差 22

四.产业政策实施中存在偏差 23

五.农业农村农民政策实施中存在偏差 25

一、宏观经济曲线走出的趋势 26

第二节 当前宏观经济的态势 26

二、结构转换是我国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 28

一、防止通货紧缩仍需采取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 31

第一节 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抉择 31

第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抉择 31

二、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空间是有限的 32

三、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 34

四、加强计划和预见性加快市场化进程,集中解决总量矛盾,加大结构调整 35

一、在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领域,国有经济要保持垄断地位 36

第二节 我国国有经济调整的目标与内容 36

四、在高新技术产业,要加大国有资本的投资力度,推动其快速发展 37

三、在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领域,国有经济要集中力量发展一些大型企业集团 37

二、在基础设施和重要的基础产业领域,国有经济保持支配地位 37

六、国有经济区域布局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 38

五、在一般竞争性行业,国有经济应与非国有经济进行平等竞争 38

一、有效需求依然不足 39

第三节 经济深层次矛盾尚待解决 39

三、国有企业改革任重道远 40

二、企业盈利能力仍有待提高,资金紧张状况没有明显改善 40

四、企业税费负担依然较重 41

一、财政政策是“特定政策” 42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与建议 42

第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应用 42

二、适当的货币政策当稳健操作 45

三、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要鼓励创业 47

二、城市化上的配合 50

一、国有企业改革上的配合 50

第二节 要强化宏观经济政策的配合 50

五、发展资本市场方面的配合 51

四、发展高新技术方面的配合 51

三、发展小企业上的配合 51

四、政府主导的管理手段,不利于产业政策充分发挥作用 52

三、外商投资的所有项目通过投资审批来体现产业政策 52

第三节 产业政策要立足市场 52

一、政府调控经济,很重要的手段是产业政策 52

二、投资分散、产品落后、市场规模小没有根本改观 52

一、国债投资保持规模是必要的 53

第四节 消费政策要适合国情 53

二、政府投资以外的社会投资的增长,是扩大全社会投资需求的重要方面 54

四、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扩大消费需求最重要的是增加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即期收入,并改善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预期 55

三、扩大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方面 55

一、必须把社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上 56

第五节 要高度重视社会发展 56

二、政府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8

三、中长期内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 59

一、积极财政政策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效应在快速递减 63

第一节 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 63

第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应 63

二、积极财政政策是否可以继续实施 65

一、财政政策必须在宏观经济政策体系中担当起“挑大梁”的角色 70

第二节 财政政策取向 70

三、国债的作用与规模 72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持续时间 72

一、利率改革步履蹒跚 73

第三节 稳健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 73

四、注意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 73

二、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以图加快改革步伐 75

三、利率市场化有待加强 76

一、货币政策取向应该是:适度扩大,相机抉择 79

第四节 货币政策取向 79

二、“十五”前期的货币政策 80

一、经验与启示 82

第五节 近期财政、货币政策评析与建议 82

二、近期政策建议 84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应促进经济持继快速发展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87

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战略思考 87

二、进一步全面用好财政政策 88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变化特征及原因 90

第二节 当前经济运行继续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90

二、初现新一轮经济周期性的复苏趋势 93

三、力促经济全面回升的政策建议 94

一、中国经济的内在动力依然不足 96

第三节 中国宏观经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96

二、困扰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几个问题 97

一、“十五”时期的经济将总体保持增长态势,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较大 98

第四节 当前宏观经济发展总体战略 98

二、“十五”时期将是结构的重大调整期 99

三、需求约束将成为“十五”总供求关系的主要矛盾方面 100

四、“十五”期间是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阶段 101

第一节 我国粮食产业衰退的原因、调整前景和政策建议一、我国粮食产业正在衰退,并将有衰退转入萧条时期 105

第六章 粮食经济问题对策研究 105

二、粮食产业的衰退 106

三、粮食需求的缓增 108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109

二、减产凸显生产能力问题 111

一、农业问题 111

第二节 解决严重的种粮亏损现实问题的对策 111

三、藏粮於仓代价昂贵 113

五、粮食减产易引发通胀 114

四、藏粮於地须治水患 114

二、小麦过剩突出显现了供求结构与存量结构上的不平衡 115

一、近几年,小麦供求已由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 115

第三节 河南省小麦过剩的现状和对策 115

四、我国正在着力调整小麦种植结构,优质麦产量将会大量增加 116

三、小麦过剩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阶段上出现的暂时性现象 116

五、我国小麦消费量将会增加 117

六、结论及对策建议 118

第四节 中长期粮食供求仍将是短缺,未来形势及政策建议一、对2002年粮食供求形势的判断 119

二、粮价走势与农民收入 120

三、加入WTO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121

四、政策建议 122

第五节、浙江省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背景、内容、政策措施和借鉴意义一、浙江省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背景 123

二、浙江省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及政策措施 125

三、浙江省的改革对粮食主产省的借鉴意义 127

第一节 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趋势和对粮食经济发展的影响一、城市化——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为粮食经济的发展扩展空间 129

第七章 粮食经济结构调整的比较研究 129

二、结构优化和升级——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二,提出粮食经济发展任务 132

三、政府机构改革——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三,粮食经济的宏观管理 133

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不断升级 134

第二节 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的比较 134

三、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所有制结构改革 138

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计划与市场 138

一、与各类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态势相比较,缩小中国结构调整的目标范围 143

第三节 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选择比较 143

二、中国仍然是个穷国,发展阶段是选择结构调整目标的根本依据 144

三、中国仍然是个经济转轨国家,粮食经济要强化自身的制度建设 145

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和收入比重将较大幅度提高 147

第四节 “十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趋势一、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将明显降低 147

二、城市化步伐加快对我国工业结构变化趋势的影响 148

一、我国工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内容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148

三、第二产业劳动力比重和收入比重稳中有降 148

四、第一产业地位下降和第三产业比重提高是结构变化比较突出的方面 148

第五节 我国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分析 148

一、第一产业地位下降和第三产业比重提高是结构变化比较突出的方面 150

第六节 我国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的国际比较 150

三、消费结构升级对工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 150

三、导致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51

二、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非均衡特征仍十分突出 151

三、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 152

二、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152

第七节 我国粮食经济结构调整发展趋势分析 152

一、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152

三、加拿大粮食生产消费和对外贸易 157

二、加拿大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 157

中篇 157

第八章 加拿大粮食经济研究 157

第一节 加拿大农业和粮食经济的自然环境状态一、加拿大农业的基本状况 157

二、粮食企业经营结构,粮食企业全部归私人所有,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优胜劣汰 158

第二节 加拿大农业和粮食经济的社会环境状态一、粮食组织机构,强调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 158

二、垄断经营的成效,形成特色、良性发展 159

一、粮食购销政策,垄断经营、统购统销 159

第三节 加拿大农业和粮食的政策环境状态 159

三、粮食经济的扶植政策系列化、政策稳定 161

二、销售服务体系 162

一、质量保证体系 162

第四节 加拿大农业和粮食社会化服务体系 162

第五节 加拿大发展农业和粮食经济对我们的重要启示一、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商品优势 163

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进行粮食流通调控 164

五、建立粮食社会化服务体系 165

四、建立健全粮食质量管理体系 165

三、积极培育衔接产销的各种流通组织形式,为农民搞好服务 165

劳动生产率很高,农业商品率和市场化程度是世界上最高的地区之一 167

一、欧盟的农业资源概况,成员国农业资源丰富, 167

第九章 欧盟的粮食经济政策 167

第一节 欧盟的粮食业(油料、饲料)概况 167

四、农产品和食品的对外贸易占对外贸易额的份额较小 168

三、欧盟农业企业总数量逐年有所减少 168

二、欧盟的农业企业形式是以农民家庭农场为基础 168

三、欧盟粮食干预库存量 169

二、欧盟粮食平均单产、总产量 169

第二节 欧盟的粮食经济概况 169

一、欧盟的粮食种植面积 169

二、欧盟15国除菜籽、橄榄油自给率较高外,其他食用油自给率很低 170

一、欧盟的食用植物油不足 170

四、欧盟主要品种粮食的平衡状况 170

五、欧盟土豆的供求平衡 170

第三节 欧盟的食用植物油业和饲料业概况 170

一、农业和粮食经济政策的改革,对共同农业粮食政策进行彻底改革 171

第四节 欧盟共同农业粮食政策 171

三、适应高度发达的畜牧业的需要,欧盟的饲料业占有重要地位 171

四、欧盟农业用地四分之三的土地用于饲料生产 171

五、饲养动物的饲料是市场自营性的粮食、替代产品、油饼等 171

二、21世纪欧盟粮食经济的形势面临严重的挑战 172

三、欧盟批准了《欧盟的2000年议程》 173

一、《欧盟2000年议程》提出了共同农业和粮食政策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案 174

第五节 欧盟共同农业粮食政策改革的新思路 174

三、欧盟农业粮食政策“七促进”改革目标 175

二、欧盟共同农业粮食政策改革的优先点和目标 175

第六节 欧盟共同农业粮食政策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欧盟2000年议程》包含了多方面重要的改革内容 176

二、欧盟共同农业粮食政策改革的内容包括 177

一、对种植业领域法律的改革 179

第七节 欧盟种植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改革举措 179

二、养殖领域改革措施 183

一、种植业领域改革措施 183

二、粮食政策改革主旨促进多效能、可持续、有竞争力的农业、粮食的发展 183

第八节 欧盟农产品市场政策 183

三、牛肉业领域改革措施 184

一、美国粮食经济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 186

第一节 美国的粮食经济概况 186

第十章 美国的粮食经济政策研究 186

三、美国粮食经济的模式 187

二、美国粮食经济的出现和发展 187

一、美国粮食流通体制的第一个阶段 188

第二节 美国粮食经济的流通 188

二、美国粮食流通体制的第二个阶段 189

一、美国的粮食经济政策可以分为两个领域 191

第三节 美国粮食经济政策 191

二、美国农产品的退耕计划 192

三、美国农产品的储备计划 193

四、美国扩大粮食需求的政策 194

五、美国粮食自由贸易的趋势 195

四、澳大利亚的粮食经营水平 197

三、澳大利亚的经济基础 197

第十一章 澳大利亚的粮食经济政策研究 197

第一节 澳大利亚的粮食经济概况 197

一、澳大利亚的地理环境 197

二、澳大利亚的粮食经济类型 197

第二节 澳大利亚的粮食经济政策 198

一、澳大利亚粮食经济的干预政策 198

二、澳大利亚粮食的分级管理 199

三、统一购销政策 199

四、粮食的自由贸易 201

五、价格补贴政策 201

六、健全的粮食法律体系 203

七、鼓励出口政策 204

一、日本是粮食进口大国,粮食自给率只有40%左右 206

二、日本农协是支撑粮食流通的重要组织基础 206

第一节 日本粮食经济概况 206

第十二章 日本的粮食经济政策研究 206

第二节 日本的粮食经济政策 207

一、日本的粮食购销政策 207

三、日本粮食补贴政策 208

二、粮食价格政策 208

四、粮食消费政策 210

第三节 日本的粮食市场和流通 211

一、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 211

二、日本粮食流通 213

五、澳大利亚的粮食经济的发展环境 216

二、美国在100多年的竞争法律实践,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竞争法律体系 221

第十三章 美国自由经济和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市场监管第一节 自由经济的美国市场监督管理一、美国竞争法律制度 221

三、美国在对各种反竞争行为的规范中,认识到这些行为对消费者的损害 222

一、美国对公司进行法人登记,对普遍企业进行营业登记 223

第二节 美国的企业登记注册制度 223

四、美国政府对经济监督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强化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223

二、美国企业登记注册管理制度,其基本特点 225

一、商标注册的原则与机构 227

第三节 美国的商标注册管理 227

四、商标的标志、使用、转让和续展 228

三、商标的审核注册 228

二、商标注册申请与代理方式 228

一、美国广告立法概要 229

第四节 美国的广告管理制度 229

五、商标印制管理 229

六、商标侵权案件的处罚审议 229

二、美国的广告管理形式 230

一、小企业的概况 231

第五节 美国政府对小企业的管理 231

三、美国政府管理广告的主要机构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 231

一、美国超级市场 232

第六节 美国的市场和市场管理 232

二、美国政府对小企业管理 232

六、期货市场 233

五、股票市场 233

二、美国的跳蚤市场 233

三、美国的生产资料市场 233

四、房地产市场 233

一、德国的经济制度——社会市场经济 234

第七节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市场监督管理 234

三、政府市场监督管理的主要机构 235

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市场监督管理的职责 235

一、《反对限制竞争法》 236

第八节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市场监督管理 236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 237

三、企业登记注册管理 238

四、商标及其专利权的保护 239

一、我国1995年前的粮食经济状况 240

第一节 粮食流通体制存在的问题 240

第十四章 我国粮食市场化理论研究 240

二、形势变化使粮食经济体制改革措施与背景错位 241

三、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几个重要层面上没有实现机制革新 242

四、粮食企业面临着诸多困难和压力孕育出市场化发展机遇 245

一、市场机会是粮食市场化的前提 249

第二节 粮食市场化的内容 249

二、粮食市场化的途径和根本任务 251

四、发现粮食市场机会的方法 253

三、影响粮食市场化的因素 253

一、市场化的必然性 255

第三节 粮食经济的市场化 255

二、市场化进程中的挑战 257

三、市场化的推进 260

一、粮食市场的市场化 262

第四节 粮食营销市场化 262

二、农业的现状和当前粮食市场化 265

三、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结构 270

一、粮食确实发生了过剩 274

第五节 粮食市场化改革 274

四、粮食购销市场化有利粮食主销区充分发挥优势 274

二、“双推论”不符合经济规律 275

三、市场调节为主,政府调节为辅 276

五、建立粮食市场调节机制 277

四、粮食市场化改革的难点 277

二、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带来一些暂时性的困难和问题 278

一、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278

第六节 应对粮食购销市场化挑战 278

三、如何化解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279

一、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主要困难 281

第七节 培育粮食市场化基础 281

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 282

第八节 粮食市场化改革的目标与方向 282

二、撤并偏、远、小的收购网点,减冗增效 282

三、转变职能、更新观念,调整经营思路 282

四、加快中心粮库建设,增加储备规模,发挥政府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 282

二、改革的方向 283

一、经济全球化对粮食市场化的积极影响 285

第九节 粮食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 285

三、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285

二、经济全球化对粮食市场化的不利影响 287

三、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粮食市场化应采取的对策 288

一、国有粮食企业政企不分的体制性缺陷 293

第十节 粮食市场化与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293

三、减轻负担,卸下历史包袱,让企业轻装上阵进入市场 294

二、政企分开是国有粮食企业进一步改革成功的前提条件 294

四、转变机制,改善管理,增强企业活力 295

二、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297

第十五章 粮食经济安全的理论研究 297

第一节 粮食经济安全的一般概念 297

一、没有一个国家不对本国的经济进行监督管理,防止发生经济安全问题 297

一、金融风险 298

第二节 影响粮食经济安全的主要因素 298

三、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 299

二、债务风险 299

四、外部冲击 300

五、重要战略物资短缺 300

第三节 粮食经济安全与粮食贸易市场化 301

一、适当的粮食保护是有益的 301

二、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包括粮食市场,实行粮食自由贸易 301

六、北方地区和城市水资源短缺 301

五、中国对农业的补贴是一种投入补贴 303

三、选准切入点,逐步放开粮食流通领域 303

四、国外的粮食企业基本上是国内国外上下游、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 303

第四节 粮食经济安全必须建立粮食贸易的风险防范机制一、风险防范监测指标和实施手段 304

二、我国粮食安全从几个方面进行监控 305

二、技术信息化 307

三、经济制度创新化 307

四、企业运作集约化 307

第十六章 网络经济下的粮食企业运作模式的研究第一节 网络经济的主要表现特征一、市场全球化 307

二、市场在全球 309

三、生产的产品个性化 309

四、信息技术是企业发展的驱动力 309

一、创新和知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309

五、企业成长周期化 309

第二节 网络经济下的粮食企业运作模式 309

六、企业管理实行网络化 310

七、网上贸易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310

八、粮食行业一大批工作人员从事信息工作 310

五、利用卫星技术优势,生产出廉价产品 310

第三节 网络经济给粮食经济和粮食企业带来什么一、粮食企业因其地势、经济等种种原因,处于被动地位 311

三、粮食经济的网络化融入经济是大势所趋 311

二、网络经济对粮食企业带来了什么 311

第四节 正确认识网络经济对粮食经济带来的挑战一、网络经济对粮食经济带来的挑战 312

四、粮食企业生产、加工、贮藏、调运、销售业务的变革 312

三、扩展粮食企业发展的空间 313

二、应用网络技术存在的误区 313

一、网络经济首先改变粮食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 314

第五节 网络经济改变粮食企业的经营环境 314

二、网络经济首先改变粮食企业的内部经营环境 315

三、粮食企业发展网络经济战略 315

第六节 建立粮食企业网站的基本内容 316

一、网站是上网的重要标志 316

二、建立信息发布型粮食企业网站主要参考以下的内容 316

一、粮食企业建立网站的要求,引起了一系列相关服务 318

第七节 粮食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主要内容 318

二、粮食企业上网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319

三、网上营销策略中需要注意内容 320

一、B2B网站的基本模式和特点 321

第八节 B2B网站和B2B网站的营销策略 321

二、B2B网站的主要营销策略 323

三、网站营销策略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325

第九节 促进粮食网络经济发展的建议 326

一、抓住发展机遇 326

二、打基础条件 326

五、选择正确的网络经济发展基本策略 327

三、促结构优化调整 327

四、选择正确的网络经济发展整体战略 327

下篇 329

第十七章 当前宏观经济条件下的粮食经济研究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经济走势与展望一、世纪之初世界经济回顾 329

二.世纪之初世界经济形势展望 331

一、宏观经济环境 332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经济走势与展望 332

二、宏观经济政策 335

三、宏观经济分析 336

四、宏观经济措施 340

第三节 粮食经济存在的问题 343

一、宏观经济方面困扰粮食经济持续发展的问题 343

二、粮食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的问题 344

一、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难题 349

第四节 中国农业难题和粮食经济问题 349

二、现有农业组织结构的局限性,是导致农业难题的症结所在 350

三、加快组织创新:中国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和根本出路 352

第五节 农业发展与粮食经济问题 353

一、粮食经济的当前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353

二、当前粮食经济和农村发展主要政策选择 361

第六节 农民负担和粮食经济问题 365

一、农民负担和粮食经济 365

二、农民负担的成因 367

三、农民负担对粮食经济的影响 368

第七节 当前粮食经济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370

一、“入世”给中国粮食及农业发展带来的“利好”是长期的、深远的 370

二、“入世”带来的冲击与挑战是显而易见的 371

三、应用好WTO政策 372

四、当前应采取综合对策措施 378

第一节 国债的功能和应用的方式 383

一、弥补财政赤字 383

第十八章 财政政策作用粮食经济理论研究 383

二、筹集建设资金 384

三、经济调节 385

第二节 如何分析国债的负担与限度 385

一、国债的负担 385

二、国债的限度 386

第三节 如何理解财政收支平衡 387

一、对财政平衡不可以做绝对的理解 387

三、研究财政平衡法要有全局观点 388

四、财政收支平衡可以从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分析来考察 388

五、衡量财政赤字大小国际上公认的两个警戒线 388

二、研究财政平衡要有动态平衡的观点 388

一、财政赤字的口径 389

二、我国财政赤字的原因 389

三、财政赤字对经济影响 389

第四节 如何看待财政赤字对社会经济影响 389

第五节 财政政策工具 390

一、税收 390

二、公债 390

三、公共支出 391

四、政府投资 391

五、如何评价财政政策效应财政政策效应及财政政策作用的结果 391

二、财政政策的特点 392

三、财政赤字及其弥补办法 392

一、财政政策目标 392

第六节 财政政策及其应用 392

第七节 财政政策的支点之一——粮食供求平衡一、我国有关粮食供求平衡的模式及其分析 394

二、粮食供求平衡模式的选择 396

五、强化营销措施,提高市场占有率 396

六、大力推进粮食企业的规模经营 396

三、政策措施 397

第八节 财政政策的支点之二——保持粮食经济安全一、粮食经济潜藏“安全”危机 398

二、“粮食经济安全”的主要矛盾是农业生态环境危机 399

三、政策措施 401

第九节 财政政策的支点之三——粮食经济政策的改革一、现行的粮食经济政策,阻碍农民致富,严重阻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402

二、政策措施 403

第十节 财政政策的支点之四——内需主导粮食经济增长一、投资:担当重任 404

三、出口:蕴含较多变数 405

二、消费:城乡失衡 405

一、财政政策正面临着重大选择 407

第一节 财政政策要转换作用 407

第十九章 正确把握当前金融形势下的粮食经济 407

三、财政政策和WTO 408

二、逐步减少财政扩张的力度 408

二、中国的外汇体系的市场化 409

一、中国的外汇体系 409

第二节 我国的汇率体系市场化 409

三、在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下,使经济继续快速发展不是容易解决的问题 411

二、通货紧缩也是中国一直想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411

第三节 通货紧缩的原因 411

一、经济增长保持一定的速度对中国而言是很重要的 411

一、摆脱通货紧缩的方法就是时间 412

第四节 摆脱通货紧缩 412

二、中国金融改革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仍有许多问题等待解决 413

一、中国金融改革 413

二、中国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继续使经济高速增长 413

第五节 中国金融改革的基本问题 413

二、爆发新一轮金融风暴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416

一、我国有了抵御金融风暴冲击的成功经验 416

第六节 国际金融市场乱象丛生 416

第七节 粮食经济中货币政策的作用在于稳定粮食供求一、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必需品,政府对粮食产量和价格一定程度控制 417

三、货币政策作用在于稳定粮食供求,促进粮食经济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418

二、控制措施没有起到消除“蛛网效应”、稳定市场、保护农民的作用 418

第一节 21世纪粮食经济需要具备什么样素质的人一、素质教育 421

第二十章 教育促进粮食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 421

二、21世纪的粮食经济需要的人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422

一、知识经济呼唤高素质的职业教育 425

第二节 知识经济呼唤高素质的职业教育 425

二、职业教育面对知识经济必须做出战略性调整 428

第三节 面向21世纪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特点一、当今世界教改发展的新特点 429

二、当今世界教改发展的大背景 430

第四节 粮食职业技术教育核心是为粮食经济建设服务一、要坚持以社会经济和粮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确定专业 431

三、当今世界教改发展的总态势和世界教改发展的三大态势 431

三、提高教学质量,努力为粮食经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432

二、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432

一、调整职业学校管理机构,教育、教学满足社会需求 433

第五节 当前粮食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设和发展 433

三、改革职业技术教育结构,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434

二、整顿招生领域,改革管理机构 434

一、普通教育引人职业教育因素 435

第六节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新趋势 435

二、扩大职业教育专业面向范围 436

四、教育部门与就业部门、工业部门、雇主组织在管理上通力合作 437

三、职业教育在更高层次上开展,成为高中后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 437

五、工商业更多地介入职教的实施过程 438

第七节 我国粮食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一、粮食教育面临的挑战 439

二、粮食教育发展的对策 441

一、高职教育新模式的基本实践 443

第八节 构建高职教育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443

二、高职教育新模式的特点 445

一、我们面临的市场化形势 446

第九节 粮食教育市场化发展战略 446

二、市场化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449

三、粮食教育的市场化发展措施和办法 451

三、城市化发展的空间 452

二、城市化溢出效应 452

第二十一章 城市化:粮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第一节 城市化对粮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一、城市化的过程 452

一、城市化与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关系 453

第二节 城市化与信息化和工业化 453

四、城市化的作用 453

二、信息化是推动城市化的新动力 454

一、我国粮食剩余是一种低水平的过剩 455

第三节 城市化滞后导致我国粮食经济低水平 455

二、粮食过剩的原因 457

四、城市化滞后导致粮食经济结构不合理 458

三、城市化扩大需求总量,进而消化粮食供给的过剩 458

一、现有的各种增收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出路问题 459

第四节 农民根本出路在于城市化 459

二、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非农化 460

三、城市化;人口、土地、粮食、劳动力的发展 461

四、积极稳妥推进城市化进程 463

主要参考文献 469

附表 474

后记 505

英文后记 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