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 1
再版序 1
第一章 多层线性模型简介 1
一、多层数据结构的普遍性 1
二、多层研究方法的历史回顾 2
三、多层模型的形成 4
四、多层模型的应用范围 6
五、多层线性分析的样本要求 8
六、本书内容安排 8
七、本书不涉及的多层线性模型问题 11
第二章 多层线性模型的统计原理 17
一、普通最小二乘回归 17
二、多层线性模型的基本形式 18
1.零模型 19
2.完整模型 20
3.协方差分析模型 22
4.随机效应回归模型 23
三、预测变量的定位 23
四、多层线性模型的参数估计 24
1.利用第一层变量的参数估计 25
2.利用第二层变量的参数估计 27
五、发展模型 29
六、三层模型 32
第三章 多层线性模型HLM软件包的应用 37
一、HLM程序的输入文件、输出文件及SSM文件的创建 37
1.HLM2的文件 38
3.创建SSM文件 39
2.HLM3的文件 39
4.原始数据文件中的ID变量 40
二、HLM程序建构的分层模型的基本类型 41
1.二层线性模型(HLM2) 41
2.三层线性模型(HLM3) 41
三、利用SPSS文件创建二层数据结构的SSM文件 42
四、利用SPSS文件创建三层数据结构的SSM文件 51
第四章 二层线性模型的应用 57
一、研究实例 57
1.问题提出 57
2.研究假设 58
3.数据介绍 59
4.研究结果 60
1.模型描述 65
(一)不包括第二层预测变量的二层模型 65
二、分析步骤 65
2.创建命令文件 66
3.结果解释 72
(二)包括第二层预测变量的二层模型 77
1.模型描述 78
2.创建命令文件 79
3.结果解释 84
第五章 发展模型的应用 88
一、研究概述 88
1.研究背景 88
2.数据介绍 89
3.研究结果 90
2.创建命令文件 94
二、基本线性生长模型 94
1.模型描述 94
3.结果解释 97
三、带有第二层自变量的线性增长模型 98
1.模型描述 98
2.创建命令文件 99
3.结果解释 102
四、跨级相关 104
五、第二层自变量的探索性分析 105
第六章 三层线性模型的应用 110
一、无条件模型 111
1.模型描述 111
2.创建命令文件 112
3.结果解释 115
2.创建命令文件 118
二、随机截距和斜率模型 118
1.模型描述 118
3.结果解释 121
三、具有固定及随机斜率的模型 125
1.模型描述 125
2.创建命令文件 126
3.结果解释 131
第七章 多层线性模型的交互效应分析 136
一、研究实例 136
1.问题提出 136
2.潜在的班级效应 137
3.社交环境模型 138
5.年级作用 139
4.性别作用 139
二、数据介绍 140
6.假设概述 140
三、结果分析 142
1.描述性统计结果 142
2.第一层(学生水平)效应的分析 144
3.第二层(班级水平)效应的分析 145
4.第二层(班级水平)交互效应的分析——性别作用 146
5.年级作用 148
四、模型建构 149
1.不包括第二层自变量的多层分析模型 150
2.包括第二层变量作用的模型 153
3.探索年级作用的模型 155
一、基于多层分析技术的元分析方法 160
第八章 基于多层线性模型的元分析方法 160
二、研究概述 163
1.研究问题的提出 163
2.文献查找和入选标准 164
3.效应量(Effect Size)的计算 164
4.显著性检验 164
5.分析变量的界定和结果 165
三、用HLM进行元分析的步骤 166
1.数据结构 166
2.创建SSM文件的步骤 168
3.运行不包括第二层变量的模型 169
4.运行增加第二层变量(研究的特征变量)的模型 172
附录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