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毛泽东评说秦始皇嬴政 1
第一章 年少即位 力除二父 1
一 从穆公称霸到孝公变法 1
二 秦昭王为嬴政所留下的基业 5
三 落难王孙被政治商人视为“奇货” 7
四 异人同吕不韦所达成的政治交易 12
五 吕不韦献赵姬移花接木 16
六 阳翟大贾成了少年皇帝的“仲父” 19
七 集群儒著《春秋》何以一字千金 21
八 温旧情吕不韦金蝉脱壳 24
九 嫪毐得宠于太后 27
十 蕲年宫秦王加冠平乱除“假父” 28
十一 秦王政闻秽事逼死“仲父” 31
第二章 重用客卿 布衣将相 35
一 秦国重用客卿的传统 35
二 茅焦犯颜直谏的奏效 38
三 秦王政对韩非的思念 42
四 姚贾向秦王论用人之道 48
五 顿弱与秦王的一席对话 50
六 秦王政与尉缭同衣同食 52
七 武将中的王、蒙二氏 56
八 韩国水工郑国入秦开渠 57
九 李斯的《谏逐客书》 60
第三章 振策御宇 兼并山东 68
一 兼并六国战争的决策与序幕 68
二 韩国难免先亡的厄运 71
三 一代名将李牧之死 74
四 荆轲刺秦王 80
五 秦将王贲水灌大梁城 89
六 楚将项燕面对着王翦的六十万甲兵 92
七 代王嘉与燕王喜被俘 99
八 齐王建坐山观虎斗终成俘虏 101
第四章 称制天下 建立帝国 107
一 六国兵器被铸成十二个铜人 107
二 山东十二万户富豪被迫西迁 110
三 皇帝称号的由来 112
四 “水德之始”的君权神授理论 116
五 皇帝属下的三公九卿 118
六 地方上的郡、县、乡、亭 123
七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125
九 从议论分封到焚烧诗书 129
八 使黔首自实田 129
十 从寻仙求药到坑杀儒生 133
第五章 开拓疆土 修筑长城 144
一 五条交通干线的修筑 144
二 开凿沟通南北水系的灵渠 148
三 南下的五十万大军与南方三郡的设置 150
四 蒙恬率军民修筑长城 152
五 疆域空前辽阔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62
第六章 整齐制度 天下一统 163
一 通行在秦帝国道路上的同轨车舆 163
二 书同文字的重大历史功绩 164
三 方孔半两圆钱成了秦帝国通行的货币 167
四 统一度量衡器的诏书 170
第七章 五次出巡 扬威四方 177
一 巡行陇西、北地二郡 177
二 东临泰山封禅 179
三 秦始皇在琅琊台流连三个月之久 188
四 渡江遇大风怒伐湘山树木 193
五 博浪沙中铁椎误中副车 194
六 东临碣石的一段神话故事 201
七 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山 205
九 会稽山祭祀大禹刻石颂德 207
八 秦始皇南巡时曾登上庐山 207
十 北游琅琊、之罘海上射鱼 210
第八章 法繁役重 人民不堪 214
一 不堪忍受的徭役与赋税负担 214
二 “刑戮妄加”与“赭衣半道” 218
三 阿房宫规恢三百余里 224
四 费时三十余年的秦始皇帝陵 237
五 陨石上的刻字与水神的预言 253
六 人民逃亡聚啸于山林 256
一 长子扶苏未被正式立为嗣君 262
第九章 嗣君未定 祸起宫中 262
二 阴谋家赵高当上了中车府令 265
三 李斯晚节不忠的端倪初现 266
四 秦始皇病死沙丘宫 269
五 赵高与李斯合谋篡改遗诏 271
六 胡亥登基后的倒行逆施 280
七 大泽乡的星星之火势成燎原 285
八 李斯技穷终被赵高设计陷害 288
九 指鹿为马二世胡亥被劫自杀 296
十 赵高被刺子婴向起义军投降 300
秦始皇嬴政大事年表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