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邮驿的名与实 2
第二节 邮驿的本质与特征 5
第三节 组织邮驿通信的主要条件 8
第四节 邮驿通信的基本规律 12
第五节 关于古代的邮文化 18
第二章 中国通信的起源 24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通信活动 24
第二节 “协和万邦”与“明通四方耳目”的传说 32
第三章 夏商王朝的国家通信 35
第一节 夏设“车正”管理车旅交通 36
第二节 商王朝的建立与交通通信 40
第四章 周代的邮传 53
第一节 脱胎于殷商的西周邮传 54
第二节 诸侯称霸时期的春秋邮传 67
第三节 七国并峙时期的战国邮传 79
第四节 “置邮传命”析 91
第五章 秦代的邮传 97
第一节 中央集权下的秦代邮传 98
第二节 秦代邮传的作用 107
第三节 秦代的邮书传递 109
第四节 亭与邮亭 117
第六章 汉代的邮驿 120
第一节 两汉邮驿的组织管理 121
第二节 邮驿网路 124
第三节 “改邮为置” 130
第四节 通信方式 138
第五节 汉代烽燧制度 156
第六节 亭传·厨厩·经费 162
第七节 玺节与传符 168
第八节 邮驿法令 173
第七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邮驿 176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邮驿概况 176
第二节 三国鼎立时期的邮驿通信 182
第三节 两晋的邮驿通信 191
第四节 十六国时期的邮驿概况 200
第五节 水陆相兼的南朝邮驿 203
第六节 传驿趋向合一的北朝邮驿 209
第八章 隋唐的邮驿 220
第一节 隋代的邮驿 220
第二节 唐代邮驿的组织管理 223
第三节 驿与馆 226
第四节 驿的建制与建设 233
第五节 进奏院·杂报·飞钱 243
第六节 通信方式 248
第七节 军事通信 257
第八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邮驿 262
第九节 邮驿法令 267
第十节 符券与给驿 270
第十一节 邮驿网路 276
第九章 宋代的邮驿 293
第一节 宋代邮驿概况 294
第二节 宋代邮驿的组织管理 298
第三节 馆驿 300
第四节 递铺 308
第五节 文书传递制度 322
第六节 军事通信 331
第七节 驿券与檄牌 335
第八节 邮驿律 338
第九节 宋代的驿递分布和网路 344
第十节 南宋邮驿的衰落 350
第十一节 辽、西夏、金的邮驿 354
第十章 元代的邮驿 366
第一节 蒙古国的驿站 366
第二节 元代邮驿的建立与发展 370
第三节 元代驿站的组织管理 375
第四节 站赤 380
第五节 急递铺 388
第六节 公文传递 394
第七节 给驿与牌符 400
第八节 站户 404
第九节 邮驿律 407
第十节 元代的邮驿网路 411
第十一节 元代驿站的衰亡 419
第十一章 明代的邮驿 424
第一节 明初邮驿的建立与发展 424
第二节 明代邮驿的组织管理 435
第三节 急递铺 438
第四节 会同馆·水马驿·递运所 443
第五节 公文传递 460
第六节 符验·条例·廪给 466
第七节 明代的邮驿律 471
第八节 邮驿网路 476
第九节 明代邮驿的弊端 485
第十节 明代后期的邮驿改革与衰落 494
第十二章 清代的邮驿 505
第一节 清初邮驿概况 505
第二节 清代邮驿的组织管理 514
第三节 清代邮驿的组织形式与特点 520
第四节 铺与塘 525
第五节 驿站的人、财、物 536
第六节 公文的封发与传递 545
第七节 邮驿程限 563
第八节 邮符与给驿 566
第九节 清代的邮驿律 574
第十节 清代邮驿网路的分布 578
第十一节 清代邮驿的衰落 587
附录一 以邮传情的民间通信 (孙志平) 598
一、先秦时期的民间通信 599
二、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间通信 603
三、隋唐时期的民间通信 610
四、宋代的民间通信 615
五、民信局和侨批局的产生 617
六、鸦片战争前后的民信业 624
附录二 大事记 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