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精髓》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庞元正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05815709
  • 页数:374 页
图书介绍:

导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

一、“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集中体现 7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0

第一章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新发展 22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 22

二、“‘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26

三、发动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30

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新发展 35

一、唯物辩证法的主要矛盾理论 44

第二章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 44

二、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 48

认识出现的反复 48

三、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实事求是地重新判定我国的主要矛盾 50

四、依据主要矛盾决定工作中心的原理,确立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 54

五、牢牢抓住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 58

六、防止和排除各种思想干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毫不动摇 65

第三章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与体制改革 69

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重大贡献 70

二、实事求是地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 72

三、科学地区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 75

四、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和途径 78

五、改革的实质是一场革命 82

六、破除上层建筑与生产力的“间接联系论” 84

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的开放系统理论与对外开放 90

一、唯物辩证法的开放系统理论 90

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94

三、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大胆吸收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 102

四、辩证地看待和处理对外开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107

第五章 社会发展阶段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16

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阶段论 117

二、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殊性是划分社会主义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 124

三、我国现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殊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27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136

第六章 关于矛盾问题精髓的原理与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 144

一、矛盾问题精髓的原理及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45

二、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148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 151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破题 156

五、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重大意义 160

第七章 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法与非平衡协调发展战略 166

一、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法 167

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 170

三、科学地选择新的经济增长极是关键 174

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根本目标 177

五、非平衡协调发展战略的再认识 181

第八章 唯物史观的生产力理论与社会主义本质论 188

一、生产力理论是唯物史观的基础和核心 189

二、破除离开生产力抽象讨论阶级斗争的 192

历史唯心主义观念 192

三、破除离开生产力抽象讨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 196

四、坚持唯物史观的生产力理论,科学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 200

第九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发展 208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科技观 209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13

三、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 218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 223

第十章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34

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概念的由来及分析 235

二、“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 239

三、深入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243

四、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四有”新人 246

五、正确处理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辩证关系 250

第十一章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和解决新时期矛盾的新思路 255

一、正确处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辩证思维的实质 256

二、对正确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时期矛盾的新方法的探索过程 259

三、寻求解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矛盾的新方法,创造各种矛盾良性运行的机制 261

四、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创造性地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66

五、正确处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制定“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新思路 271

六、重视对国际矛盾同一性的研究,寻求解决国际问题的新方法 274

第十二章 改革开放的认识论:从实践标准到“三个有利于”标准 279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的思想 280

二、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坚持实践标准 284

三、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坚持和全面地把握生产力标准 290

四、适应改革开放实践的需要创造性地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 296

第十三章 系统思想与改革开放的方法论 303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系统思想 303

二、改革必须坚持系统的整体性原则 311

三、改革必须坚持系统的结构性原则 315

四、改革必须坚持系统的层次性原则 318

五、改革的系统分析方法 320

六、改革的系统综合方法 324

七、改革的系统优化方法 326

第十四章 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330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 330

二、代表群众利益,反映人民要求 333

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337

四、尊重群众的创造,吸取群众的智慧 342

五、“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346

第十五章 机遇思想与中国跨世纪的发展战略 352

一、哲学史上的机遇思想 352

二、机遇在实现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356

三、捕捉和把握我国发展所面临的历史机遇 361

四、把握机遇思想,实现跨世纪的战略目标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