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凯恩斯学派 1
第一节 凯恩斯学派产生的历史条件 1
目录 1
第二节 凯恩斯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凯恩斯的生平与著作 2
第三节 凯恩斯之《通论》的主要内容 3
第四节 《通论》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异端” 6
第五节 凯恩斯追随者对《通论》的诠释和发展 9
第二章 新古典综合派 16
第一节 新古典综合派的形成和特点 16
第二节 新古典综合体系的主要内容 18
第三节 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其他理论和政策的发展 22
第一节 “两个剑桥之争”的由来和新剑桥学派的形成 29
第三章 新剑桥学派 29
第二节 新剑桥学派对新古典综合派的批判 31
第三节 新剑桥学派的分析方法 33
第四节 新剑桥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 35
第五节 新剑桥学派的经济增长与分配模型 39
第六节 新剑桥学派的经济政策主张 44
第四章 新凯恩斯主义与非均衡学派 46
第一节 引言 46
第二节 凯恩斯与瓦尔拉斯体系 47
第三节 凯恩斯与凯恩斯学派 50
第四节 非均衡学派的微观非均衡分析 53
第五节 非均衡学派的宏观非均衡分析 57
第五章 货币主义 61
第一节 货币主义的思想渊源 货币数量论 61
第二节 货币主义的基本理论 64
第三节 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 75
第四节 对货币主义的评议 79
第六章 供给学派 84
第一节 供给学派的思想渊源和历史背景 84
第二节 供给学派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 87
第三节 供给经济学的实践 93
第七章 理性预期学派 98
第一节 引言 98
第二节 经济学中的预期理论 99
第三节 不变性命题的分析 104
第四节 周期性经济波动理论 108
第五节 理性预期学派的政策主张 111
第六节 对理性预期的评价 113
第八章 弗莱堡学派 116
第一节 弗莱堡学派的形成和主要代表人物 116
第二节 “社会市场经济”理论 117
第三节 “社会市场经济”政策 125
第九章 瑞典学派 132
第一节 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和形成的历史条件 132
第二节 瑞典学派的方法和理论 138
第三节 瑞典学派的政策主张 147
第一节 伦敦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 151
第十章 伦敦学派 151
第二节 伦敦学派的货币理论 152
第三节 伦敦学派的大萧条理论 153
第四节 伦敦学派的价值判断理论 154
第五节 伦敦学派的新自由主义 155
第六节 伦敦学派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资源合理配置问题的观点 157
第十一章 公共选择学派 160
第一节 引言 160
第二节 公共选择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161
第三节 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 162
第四节 经济人假设与公共选择 168
第五节 政府干预的代价 169
第六节 民主政府与赤字财政 170
第十二章 新制度学派 174
第一节 新制度学派的由来、形成及其地位 174
第二节 新制度学派经济理论的基本特征 180
第三节 加尔布雷思的制度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 184
第四节 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联系”理论及其关于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改革主张 193
第五节 简要评论 198
第十三章 新制度经济学派 203
第一节 引言 203
第二节 新制度经济学派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修正和拓展 204
第三节 产权学派 209
第四节 交易成本理论 215
第五节 新经济史学派 220
第十四章 哈耶克新自由主义 224
第一节 哈耶克的生平和主要著作 224
第二节 哈耶克的“消费者主权”理论 227
第三节 哈耶克的“失业紧跟通货膨胀”理论 230
第四节 哈耶克的“自由货币”学说“货币的非国家化”理论 232
第五节 哈耶克的“理想社会”论 235
第十五章 美国激进政治经济学派 242
第一节 美国激进政治经济学派的诞生和发展 242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派和对经济学的基本态度 244
第三节 激进政治经济学派对当代美国“主流派”经济学的基本看法 246
第四节 激进政治经济学派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几个重要问题的看法 251
第五节 激进政治经济学派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261
第六节 几点评议 262
第十六章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265
第一节 熊彼特的生平和主要著作 265
第二节 创新与资本主义的产生、特征及发展 266
第三节 创新与经济周期理论 269
第四节 创新与资本主义的前途——自动进入“社会主义” 272
第十七章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276
第一节 罗斯托经济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276
第二节 罗斯托经济成长的六个阶段 279
第三节 罗靳托的起飞学说 282
第四节 罗斯托的追求生活质量学说 286
第五节 罗斯托的政策主张 291
后记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