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基础》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司富春主编;洪素兰,周发祥,崔应珉,梁华龙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1946782
  • 页数:300 页
图书介绍: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及专题研究四部分。绪论主要讲解中医学的概念及历史沿革。第一部分哲学基础包括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着重讲解这些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及学说的形成沿革,提示这些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对中医学的影响;第二部分包括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第三部分包括病因学说、发病、病机学说、养生和治则;第四部分包括运气学说、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体质学说。本书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学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是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可作为中医院校的基础课教材和中医自学材料。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 1

目录 1

第1章 绪论 1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1

(一)中医学 1

(二)中医理论基础 1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 1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 4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 6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 6

(三)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 7

(二)中医学的文化特征 7

(五)中国古代社会科学与中医学 8

(四)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与中医学 8

(三)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9

(二)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9

四、中医理论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 9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9

(四)专题研究 10

一、古代哲学精气的基本概念 11

第一节 精气学说 11

第2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1

(二)精气是运动不患的精微物质 12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12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12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13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14

第二节 阴阳学说 14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14

(一)阴阳交感 17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7

(三)阴阳的互根互用 18

(二)阴阳的对立制约 18

(五)阴阳的相互转化 19

(四)阴阳的消长平衡 19

第三节 五行学说 20

(二)五行特征 21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21

一、五行的概念 21

(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22

(一)相生与相克 23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23

(三)五行相乘与相侮 24

(二)五行的制化和胜复 24

(四)五行的母子相及 26

【经文摘录】 27

【研究进展】 29

【复习思考题】 30

【推荐书目】 30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31

第一节 概论 31

第3章 藏象 31

(三)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32

(二)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 32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32

(一)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32

(二)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33

(一)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33

(四)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33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33

(一)五脏精气阴阳的涵义 34

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概述 34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34

一、心 35

第二节 五脏 35

(二)五脏精气阴阳的关系 35

(一)主要生理功能 36

(二)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37

(一)主要生理功能 38

二、肺 38

(二)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40

(一)主要生理功能 41

三、脾 41

(二)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43

(一)主要生理功能 44

四、肝 44

(二)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46

(一)主要生理功能 47

五、肾 47

(二)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50

附:命门 51

二、胃 53

(二)为奇恒之腑 53

第三节 六腑 53

一、胆 53

(一)主要生理功能 53

四、大肠 55

三、小肠 55

(二)上中下三焦部位的划分及其生理特点 56

(一)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 56

五、膀胱 56

六、三焦 56

(一)主要生理功能 57

一、脑 57

第四节 奇恒之腑 57

(一)主要生理功能 58

二、女子胞 58

(二)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58

(二)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59

(三)心与肝 60

(二)心与脾 60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60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60

(一)心与肺 60

(五)肺与脾 61

(四)心与肾 61

(八)肝与脾 62

(七)肺与肾 62

(六)肺与肝 62

(十)脾与肾 63

(九)肝与肾 63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64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64

(三)脾与胃 65

(二)肺与大肠 65

(一)心与小肠 65

【经文摘录】 66

(五)肾与膀胱 66

(四)肝与胆 66

【研究进展】 69

【复习思考题】 72

【推荐书目】 72

二、精的代谢 73

一、概述 73

第4章 精气血津液神 73

第一节 精 73

三、精的生理功能 74

(二)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75

(一)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 75

第二节 气 75

一、气的基本概念 75

(二)气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 76

(一)气的主要来源 76

二、气的生成 76

(二)气的运动形式 77

(一)气机的含义 77

三、气的运动 77

四、气的生理功能 78

(一)元气 80

五、气的分类 80

(三)营气 81

(二)宗气 81

(四)卫气 82

(五)脏腑之气与经络之气 83

(二)血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 84

(一)血液化生的物质基础 84

第三节 血 84

一、血的基本概念 84

二、血的生成 84

(二)血液循行与脏腑的关系 85

(一)血液循行的方式 85

三、血的运行 85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86

第四节 津液 86

四、血的生理功能 86

(一)濡养滋润全身脏腑组织 86

(二)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86

(三)津液的排泄 87

(二)津液的输布 87

二、津液的代谢 87

(一)津液的生成 87

一、神的基本概念 88

第五节 神 88

三、津液的生理功能 88

三、神的作用 89

二、神的生成 89

(一)气对血的关系 90

一、气与血的关系 90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90

(二)津液对气的关系 91

(一)气对津液的关系 91

(二)血对气的关系 91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91

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92

(三)津液对血的关系 92

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92

(一)精与血的关系 92

(二)血对津液的关系 92

【经文摘录】 93

【研究进展】 95

【复习思考题】 96

【推荐书目】 96

二、经络系统 97

一、经络的概念 97

第5章 经络 97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 97

(一)经脉与络脉 98

二、联络脏腑器官,沟通上下内外 99

一、运行全身气血,营养脏腑组织 99

(二)在外连络经筋、皮部 99

(三)在内络属脏腑 99

第二节 经络的基本生理功能 99

(四)经脉之间的联系 100

(三)脏腑之间的联系 100

(一)脏腑与肢节的联系 100

(二)脏腑与官窍的联系 100

三、感应传导信息,调节功能平衡 101

一、名称 102

第三节 十二经脉 102

(三)足阳明胃经 103

(二)手阳明大肠经 103

二、循行部位 103

(一)手太阴肺经 103

(五)手少阴心经 104

(四)足太阴脾经 104

(七)足太阳膀胱经 105

(六)手太阳小肠经 105

(九)手厥阴心包经 106

(八)足少阴肾经 106

(十一)足少阳胆经 108

(十)手少阳三焦经 108

(十二)足厥阴肝经 109

(一)走向与交接规律 111

三、循行规律 111

(三)表里关系 113

(二)分布规律 113

第四节 奇经八脉 114

(四)流注次序 114

(二)基本功能 115

(一)循行部位 115

一、督脉 115

(一)循行部位 116

三、冲脉 116

二、任脉 116

(一)循行部位 116

(二)基本功能 116

(二)基本功能 117

(一)循行部位 118

五、阴阳跷脉 118

四、带脉 118

(一)循行部位 118

(二)基本功能 118

(二)基本功能 119

(一)循行部位 120

六、阴阳维脉 120

(二)基本功能 121

(二)循行部位 123

(一)生理功能 123

第五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123

一、经别 123

(一)生理功能 124

二、别络 124

(一)生理功能 125

三、经筋 125

(二)循行部位 125

(二)循行部位 126

【经文摘录】 127

四、皮部 127

【研究进展】 129

【复习思考题】 131

【推荐书目】 131

第6章 病因 132

(一)六淫的基本概念和共同致病特点 133

一、六淫 133

第一节 外感病因 133

(二)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34

(一)概念 137

二、疠气 137

(二)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138

(一)概念 138

(二)致病特点 138

(三)影响疠气发生与流行的因素 138

第二节 内伤病因 138

一、内伤七情 138

(三)七情致病的特点 139

(三)饮食偏嗜 140

(二)饮食不洁 140

二、饮食失宜 140

(一)饥饱失常 140

(二)过度安逸 141

(一)过劳 141

三、劳逸失度 141

(二)水湿痰饮的致病特点 142

(一)水湿痰饮的形成 142

第三节 病理产物性病因 142

一、水湿痰饮 142

(一)瘀血的形成 143

二、瘀血 143

(二)结石的致病特点 144

(一)结石的形成 144

(二)瘀血的病证特点 144

三、结石 144

(四)虫兽伤 145

(三)冻伤 145

第四节 其他病因 145

一、外伤 145

(一)枪弹、金刃、跌打损伤及持重努伤 145

(二)烧烫伤 145

(五)血吸虫 146

(四)绦虫 146

二、寄生虫 146

(一)蛔虫 146

(二)钩虫 146

(三)蛲虫 146

(二)医过的致病特点 147

(一)医过的形成 147

三、药邪 147

(一)药邪的形成 147

(二)药邪的致病特点 147

四、医过 147

【经文摘录】 148

五、先天因素 148

【研究进展】 152

【复习思考题】 156

【推荐书目】 156

(一)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157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157

第7章 发病 157

第一节 发病原理 157

(三)正邪相搏,邪胜正负则发病 158

(二)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部因素 158

(一)外界环境与发病 159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159

(四)在不同条件下,正与邪的主导作用不同 159

(三)情志因素与发病 160

(二)体质因素与发病 160

一、感邪即发 161

第二节 发病类型 161

五、合病与并病 162

四、继发 162

二、伏而后发 162

三、徐发 162

(二)复发的主要类型 163

(一)复发的基本条件 163

六、复发 163

(三)复发的诱因 164

【经文摘录】 165

【复习思考题】 166

【推荐书目】 166

【研究进展】 166

第8章 病机 167

第一节 基本病机 168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69

一、邪正盛衰 169

(二)邪正盛衰与病势的趋向和转归 171

二、阴阳失调 172

(一)阴阳偏盛 173

(二)阴阳偏衰 174

(五)阴阳转化 176

(四)阴阳格拒 176

(三)阴阳互损 176

(六)阴阳亡失 177

(一)气的失常 178

三、气血失常 178

(二)血的失常 181

(三)气血关系失调 182

四、津液代谢失常 183

(二)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 184

(一)津液亏损不足 184

(三)津液与气血的关系失调 185

第二节 疾病传变 186

(一)病邪出入 187

一、病位传变 187

(二)病位传变的具体规律 188

(二)由热转寒 192

(一)由寒化热 192

二、寒热转化 192

(一)由实转虚 193

三、虚实转化 193

【经文摘录】 194

(二)因虚致实 194

【研究进展】 195

【复习思考题】 197

【推荐书目】 197

一、望诊 198

第一节 四诊 198

第9章 诊法 198

二、闻诊 207

三、问诊 208

四、切诊 212

一、寒热 220

第二节 常见症状鉴别诊断 220

三、疼痛 221

二、汗 221

四、便秘与泄泄 223

六、眩晕 224

五、小便不利与过多 224

九、纳呆与饮食 225

八、口渴 225

七、失眠 225

十二、肿胀 226

十一、黄疸 226

十、呕吐 226

十三、咳喘 227

十五、失血 228

十四、痉搐 228

十七、心悸 229

十六、麻木 229

【经文辑录】 230

【研究进展】 231

【推荐书目】 232

【复习思考题】 233

(一)适应自然规律 234

一、养生的基本原则 234

第10章 养生与治则 234

第一节 养生 234

(五)谨和五味 235

(四)注意形体锻炼 235

(二)重视精神调养 235

(三)房事有节 235

(二)调神养生 236

(一)顺时摄养 236

(六)防止病邪侵害 236

二、养生的主要方法 236

(四)饮食养生 237

(三)惜精养生 237

(七)推拿、针灸养生 238

(六)药物养生 238

(五)传统健身术 238

(一)外感疾病的早期治疗 239

一、早治防变 239

第二节 治则 239

(一)治标与治本 240

二、治病求本 240

(二)内伤疾病的早期治疗 240

(二)正治与反治 241

(二)临床运用 242

(一)基本概念 242

三、扶正祛邪 242

(二)补其不足 243

(一)损其有余 243

四、调整阴阳 243

(三)调理气血关系 244

(二)理血 244

(三)损益兼用 244

五、调和气血 244

(一)调气 244

(一)调理脏腑的阴阳气血 245

六、调理脏腑 245

(三)调理脏腑之间的关系 246

(二)顺应脏腑的生理特性 246

(三)因人制宜 247

(二)因地制宜 247

七、三因制宜 247

(一)因时制宜 247

【经文摘录】 248

【研究进展】 251

【推荐书目】 252

【复习思考题】 253

(一)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254

一、整体观念 254

第11章 专题研究 254

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254

(二)人与环境的统一性 256

二、辨证论治 259

(一)病、症、证 259

(二)辨证与论治 259

(三)辨证与辨病的结合 260

第二节 体质学说 260

一、概述 260

(一)概念 260

(二)形成和发展 261

(三)体质的构成 261

(四)体质的标志 262

(五)体质的特点 263

二、体质学说的生理学基础 264

(一)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 264

(二)先天禀赋 264

(三)年龄因素 265

(四)性别因素 265

(八)地理因素 266

(七)情志因素 266

(九)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 266

(六)劳逸因素 266

(五)饮食因素 266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 267

(二)常用体质分类及其特征 267

三、体质的分类 267

(一)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268

(二)阐释发病原理 268

四、体质学说的应用 268

(三)解释病理变化 269

(四)指导辨证 269

(五)指导治疗 270

(六)指导养生 271

【研究进展】 271

第三节 运气学说 272

一、运气学说中包含的有关学科内容 273

(一)天文学 273

(二)气象学 274

(三)物候学 275

(四)医学地理学 277

二、干支甲子 278

(一)天干 278

(二)天干地支阴阳属性 279

(三)天干地支五行属性 279

(四)甲子 280

三、五运 281

(一)岁运 282

(二)主运 283

(三)客运 286

四、六气 286

(一)主气 287

(二)客气 288

(三)客主加临 290

五、运气同化 291

(二)岁会 292

(三)同天符 292

(一)天符 292

(五)太乙天符 294

六、平气之年 294

(四)同岁会 294

七、运气学说与发病 295

(一)岁运太过与发病 295

(二)岁运不及与发病 296

(三)司天在泉与发病 296

八、运气学说的临床运用 297

(一)明·王肯堂医案(《医学穷源集》) 297

(四)客主加临与发病 297

(二)明·汪石山医案(《运气易览》) 298

(三)清·叶天士医案(《临证指南医案》)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