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纪录电影的开端(1905—1921) 5
一 电影的发明与传入中国 7
二 外国人拍摄的关于中国的纪录片 8
三 中国第一部纪录片《定军山》 9
四 新闻片《武汉战争》与《上海战争》 10
五 商务印书馆影戏部的新闻纪录电影 11
六 中国影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影片 12
第二章 新闻纪录电影的发展(1921—1931) 15
一 黎民伟与文献纪录片《勋业千秋》 17
二 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银幕再现 20
三 反映孙中山与北伐战争的其他影片 22
四 其他影片公司拍摄的新闻纪录片 23
五 苏联电影工作者来华拍摄纪录片 26
六 人类学纪录片在中国出现及其意义 27
七 呼吁中国电影人重视新闻纪录电影 31
第三章 抗战纪录电影的繁荣(1931—1945) 35
一 民营影片公司的抗战新闻纪录片 37
二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闻纪录片 41
三 中国共产党对新闻纪录片的影响 43
四 中央电影摄影场与《抗战实录》 48
五 中国电影制片厂与《抗战特辑》 54
六 西北影业公司与《华北是我们的》 60
七 香新电影机构的抗战新闻纪录片 61
八 国际进步人士的抗战新闻纪录片 63
九 日伪电影机构的侵华新闻纪录片 69
第四章 人民纪录电影的兴起(1938—1949) 75
一 外国记者到延安拍摄新闻纪录片 77
二 延安电影团的成立及其电影活动 81
三 袁牧之和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 84
四 新四军拍摄的新闻纪录片与影响 89
五 延安电影制片厂与西北电影工学队 91
六 东北电影制片厂的成立及其意义 93
七 以新闻纪录片为主的《民主东北》 97
八 华北电影队与石家庄电影制片厂 100
九 北影的成立与《百万雄师下江南》 101
十 新中国前夕的新闻电影工作总结会 105
第五章 “十七年”的新闻纪录片(1949—1966) 115
一 建国初期的新闻纪录电影概况 117
二 中苏合拍纪录片与苏联的影响 140
三 中央新影成立与“形象化的党报” 145
四 贯彻“双百”方针与“左”的干扰 160
五 大跃进时期与“艺术性纪录片” 176
六 调整之后的新闻纪录电影创作 188
七 新闻杂志片与《新闻简报》 210
八 电视诞生及其“新闻纪录片时代” 212
九 新闻纪录片中微弱的欧风美雨 219
十 新中国早期的人类学纪录片状况 225
第六章 “文革”中的新闻纪录片(1966—1976) 229
一 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新闻纪录片 231
二 继续发扬优良传统的新闻纪录片 246
三 戏曲纪录片与八部革命“样板戏” 271
四 中外影视新闻纪录片的交流活动 276
五 批判意大利影片《中国》的运动 280
六 系列纪录片《愚公移山》的影响 285
七 新闻纪录片工作者悼念周恩来总理 291
第七章 新时期的电影纪录片(1976—1993) 299
一 电视新闻发展迫使新闻电影淡出 301
二 文献纪录片的繁荣及其社会背景 305
三 报道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成就 317
四 记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 332
五 向中国介绍世界与对外宣传中国 342
六 体育纪录片与80年代新一辈 348
七 从“报纸的兄弟”到“艺术的姐妹” 354
八 文化纪录片的发展及其艺术探索 361
九 人类学纪录片的恢复及其社会化 379
十 电影纪录片衰落与电视纪录片崛起 390
第八章 多元化的纪录片时代(1993—2005) 401
一 电影纪录片与电视纪录片合流 403
二 国内纪录片与国外纪录片接轨 407
三 官方纪录片与民间纪录片与互动 410
四 当代纪录片与传统纪录片并存 424
五 香港新闻纪录电影百年历程回顾 435
六 台湾新闻纪录电影历史及其现状 441
七 中国纪录电影的历史意义与未来展望 447
主要参考文献 450
后记 451
编者说明 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