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青藏高原及邻区航磁工作简史 1
第一章 概论 1
第二节 青藏高原航磁工作技术方法及成果评述 6
第三节 青藏高原航磁基础图件编绘说明 7
第二章 青藏高原地学特征及航磁异常的地面检查 11
第一节 青藏高原的地学特征 11
一、地层和岩相古地理 11
二、构造、岩浆活动 12
第二节 青藏高原地球物理工作概况 14
一、重力测量的主要研究成果 14
二、用爆炸地震、大地电磁测深对地壳及上地幔结构的研究 17
三、天然地震、地热及遥感地质研究 18
四、古地磁研究 18
五、地球物理资料反映的地壳、上地幔结构特征 18
一、藏北地块磁性特点 20
第三节 青藏高原东部及邻区岩石磁性 20
二、三江构造带磁性特点 21
三、松潘-雅砻江构造带磁性特点 21
四、柴达木-陇西地块磁性特点 22
五、川滇地块磁性特点 23
六、攀西裂谷带磁性特点 23
第四节 青藏高原东部航磁异常的地面检查 24
一、工作方法及技术 24
二、地面磁化率测量结果 25
三、野外总磁场值剖面的测量结果 36
第三章 青藏高原东部及邻区航磁图的地学分析和解释 40
第一节 航磁资料的分析及各种转换图件的编绘说明 40
一、航磁ΔT异常转换为垂直分量Za异常 40
二、航磁ΔT异常转换为地磁极ΔT2异常 42
三、航磁异常ΔT?上延20km磁场ΔT20图及其垂向一次导数?ΔT20/?Z图的编绘 43
四、长波长航磁异常提取及磁性壳层顶底面埋藏深度的功率谱计算 45
第二节 典型航磁异常特征分析 51
一、典型岩矿磁异常特征 51
二、磁异常特征分析 56
三、若干典型异常带磁性体产状的正演拟合结果 58
四、中磁纬度区若干典型磁性体的异常特征 61
第三节 青藏高原东部及邻区磁场特征的概略解释 64
一、雅鲁藏布江强烈异常带 65
二、藏北及唐古拉升高磁场区 69
三、三江峡谷及西双版纳升高磁场区 72
四、金沙江-红河线性磁异常分界带 74
五、巴颜喀拉山及雅砻江降低磁场区 74
六、龙门山及盐源-洱源线性磁场带 76
八、西昌-昆明南北向磁场带 78
七、四川盆地及滇中变化磁场区 78
九、布尔汗布达山-阿尼玛卿山线性异常带 79
十、柴达木-共和变化磁场区 79
十一、达肯大坂山-青海南山磁场线性分界带 81
十二、阿尔金山线性磁场分界线 81
第四章 青藏高原东部磁性基岩埋藏深度的地质构造意义 82
第一节 磁性岩矿体埋藏深度计算及磁性基岩图的编绘 82
第二节 青藏高原东部磁性基岩区的划分及简要说明 83
一、四川-滇中地块区 83
二、龙门山-康滇构造带 84
三、柴达木-陇西地块区 86
四、布尔汗布达-阿尼玛卿山构造带 87
五、巴颜喀拉-松潘-雅砻江构造区 88
六、唐古拉-三江构造带 91
七、滇西构造区 92
八、藏北地块区 93
九、雅鲁藏布江及藏南构造带 94
第五章 对青藏高原东部主要地质构造特征的认识 95
第一节 前古生代结晶基底构造 95
一、柴达木-陇西地块及四川-滇中地块 95
二、巴颜喀拉-松潘-雅砻江构造带 95
三、唐古拉-三江构造带及藏北地块 96
第二节 主要断裂特征 97
一、龙门山断裂带、康滇断裂带及盐源-洱源断裂带 97
二、东昆仑布尔汗布达山及阿尼玛卿山断裂带 99
三、金沙江及哀牢山断裂带 99
四、尼玛-东巧-丁青断裂带及澜沧江断裂带 100
五、雅鲁藏布江断裂带 101
第三节 主要地质构造的演化特征 101
一、构造区带发育特征 101
三、藏北及唐古拉山构造区的特征 102
二、巴颜喀拉山及雅砻江三角形构造区的特点 102
四、特提斯洋的构造特征 103
五、藏北地块的构造特征 103
六、雅鲁藏布江构造带 104
第六章 青藏高原地壳结构及动力学问题讨论 105
第一节 区域地球物理场揭示的深部结构及动力因素 105
一、重力场特征 105
二、卫星磁场特征 105
三、地热状态 107
四、地震面波及Q值计算 107
第二节 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结构特征 107
一、人工爆炸地震测深资料 107
二、大地电磁测深剖面 110
三、地热及居里等温面特征 111
四、综合地球物理资料结果 112
一、结晶基底及陆壳的发育 113
第三节 青藏高原地壳构造特征和演化规律 113
二、统一陆壳的解体分裂 114
三、特提斯洋的演化 115
四、两大陆块的再次拼合 116
五、青藏高原的形成方式及时代 116
六、青藏高原地壳的古地理位置及演化规律 117
第七章 青藏高原东部构造带(区)矿化特征及分布规律 119
第一节 几条著名的构造成矿带的类型及特征 119
一、康滇裂谷-古裂谷成矿带 119
二、龙门山及盐源-洱源陆块边缘成矿带 122
三、东昆仑-阿尼玛卿-古岛弧成矿带 123
四、金沙江-哀牢山带大陆板块离合成矿带 125
五、雅鲁藏布江及冈底斯山-古洋脊及岛弧边缘海成矿带 126
第二节 不同陆壳结构区的成矿类型和特征 126
一、古陆壳结构区矿化特征 126
三、唐古拉山-三江构造带活动板块边缘矿化特征 129
二、巴颜喀拉、松潘-雅砻江新陆壳结构区矿化特征 129
四、藏北及滇西断块活动板块区矿化特征 130
第三节 矿化模式及认识 131
一、构造带矿化模式 131
二、对不同地壳结构区矿化特征的认识 132
三、重要的成矿远景带 132
后记 134
一、关于高原形成机制中的均衡热膨胀学的补充讨论 134
二、关于高原构造格架与特提斯洋演化的联系 134
三、特提斯洋盆性质及形成演化机制 135
四、特提斯洋发育与古赤道的关系 136
五、各种地质学科相互渗透发展,形成新一代地球科学 137
参考文献 139
英文摘要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