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近代高等学府的雏形 1
一、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 2
育人为自强之本 2
上奏光绪皇帝办新学 4
选址徐家汇开学 7
首任公学总理何嗣焜 11
开师范教育之先河 16
二、从师范院到特班 16
为大学储备生源 19
蔡元培与42位特班生 23
张元济主持译书院 27
远赴重洋的南洋学子 30
三、中国教育有系统组织的开端 33
“南洋”与“公学” 33
创立分层设学的学制 37
中学西学孰轻孰重 40
“墨水瓶”事件 43
四、公学办学的转向 43
公学的转向 46
办商科归属商部 47
第二章 举步前行的工科教育 52
一、创办工科大学 53
从商科转向工科 53
商船与路电的两全抉择 57
南洋大学的试建 61
独辟蹊径办管理 64
孙中山莅校演讲 68
二、工程教育先驱唐文治 71
不为良相,即为良师 71
尚实的办学思想 76
一等人才,一等品行 80
三、渐趋成形的教学特色 83
以西方教育为师 83
学以致用的课程设置 87
中英文教育并重 91
第三章 享誉中外的东方MIT 96
一、组建交通大学 97
叶恭绰合组交通大学 97
董事会风波 102
淩鸿勋苦撑南洋 107
蔡元培改科设系 111
王伯群、孙科:部长兼校长 115
理工管结合 118
二、渐入“黄金时期” 118
名师荟萃 122
教学特色逐步形成 126
“三大建筑”了夙愿 130
把“麻省”搬到了中国 135
三、特立独行的黎照寰 140
独立自主的办校理念 140
培养“实业计划”的实行家 143
倡导研究高深学术 146
执信西斋旧事 150
四、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 150
组织“一社” 154
求学不忘爱国 159
第四章 在动荡岁月中薪传 165
一、孤岛中艰难维持 166
移校租界 166
无校区的大学 169
张廷金维持校务 173
二、大后方的高教奇葩 177
从小龙坎到九龙坡 177
分校到总校的转换 180
陆海空皆备的学科体系 184
延绵于沪、渝两地的教学传统 187
二、困境中的蛰伏 191
会合复校 191
吴保丰并非“无能治校” 196
程孝刚“安定中求进步” 200
困境中维持教学 204
四、不平静的校园 210
“人民无伪,学生无伪” 210
护校运动 213
“民主堡垒” 217
第五章 新中国诞生与交大发展 225
一、建国初期的崭新风貌 226
两个“第一号令” 226
院系调整中的交大 233
全面学习苏联教育经验 238
彭康说“要为国家多培养几个钱学森” 242
二、上海、西安两所交大的出现 246
国务院决定西迁 246
周总理亲切关怀 251
“整风反右”扩大化 258
三、在曲折中前进 259
“大跃进”时期的教学科研 259
归属国防科委 264
贯彻“高教六十条” 267
第六章 “文革”中的浩劫与抗争 274
一、“文革”灾难 275
“文革”爆发 全校大乱 275
“清队”和“一打三反” 281
“交大运动是温吞水” 287
二、逆境中的坚韧 289
成立党的核心小组 289
违背客观规律的“教育革命” 294
夹缝中的科学研究 297
师生揭批“四人帮” 301
第七章 改革开放勃发生机 304
一、否定“两个估计” 305
交大代表的呼声 305
第一个大学访美代表团 311
王震、柴树藩的支持 316
二、高校管理改革的探索 321
“第一个吃螃蟹” 321
邓小平接见和《政府工作报告》 326
三、磨砺内功求发展 329
拓展学科门类 329
教学改革育新人 331
建设科学研究中心 336
管理改革的艰难实践 341
四、充满活力的闵行新校区 342
历史性的抉择 342
新校区的建设 345
与水利电力部联合办学 349
新校区的运行 351
五、校园稳定和德育创新 355
两次学潮风波 355
学生工作新模式 359
第八章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363
一、把握世纪之交的机遇 364
南方谈话的推动 364
国家教委和上海市共建交大 367
世纪华诞 百年庆典 369
率先跻身“211工程” 374
首批列入“985”工程 378
二、改革攻坚求发展 381
打破围墙 联合办学 381
海纳百川 汇聚人才 382
培养创新人才 385
科学研究上水平 393
后勤、住房制度改革 400
新形势下的党建 405
三、创建一流的精神风貌 405
树根立魂铸英才 409
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 412
四、为再铸百年辉煌奠基 418
江泽民的期望 418
走国际化办学之路 422
闵行二期建设与紫竹科学园区 426
上海交大与二医大强强合并 430
后记 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