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物理教学论的性质、对象和方法 1
第一节 教学论的历史发展概况 1
第二节 物理教学论的性质、对象 6
第三节 物理教学论的研究方法 8
第二章 物理课程论 12
第一节 制订物理课程教学内容的原则 12
第二节 物理学的内容、特点 14
第三节 物理学中的科学思维 25
第四节 物理课程要符合社会需求 32
第五节 国际上物理课程改革的趋向 45
第六节 物理教学大纲 50
第七节 物理教材及其编写原则 55
第八节 物理教材的评价 59
第一节 对学习的一般讨论 66
第三章 物理学习论 66
第二节 物理学习动机 72
第三节 物理学习中的感知 77
第四节 物理学习中的思维 84
第五节 物理学习中的记忆 98
第六节 物理学习中的知识应用和技能 106
第四章 物理教学原则 115
第一节 对教学原则的一般讨论 115
第二节 物理教学原则 122
第三节 物理教学中教学原则的实施 128
第五章 物理实验教学与技能训练 132
第一节 物理观察与物理实验 132
第二节 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原则 135
第三节 物理实验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的教学指标 138
第四节 物理课堂演示实验的基本教学要求和基本技能 142
第五节 学生分组物理实验及其教学要求 148
第六节 物理实验的误差理论 150
第七节 物理教学中的物理实验设计 162
第八节 非常测物理量与物理教学 165
第六章 物理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 169
第一节 物理知识的客观属性 169
第二节 物理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实施 171
第三节 物理概念及其教学 173
第四节 物理规律及其教学 177
第五节 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能力 180
第七章 物理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 187
第一节 物理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地位和基本特征 187
第二节 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文化素质和思维素质的作用 191
第三节 兴趣和意志因素 194
第四节 情感与美育 197
第五节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05
第一节 物理课堂教学过程的基本特征 209
第八章 物理课堂教学过程 209
第二节 物理教学过程模式 212
第三节 物理教学过程的实现和物理教学方法 215
第九章 物理教学测量与评定 225
第一节 教学测量的特点 225
第二节 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评定 227
第三节 学生学业成就的评定方法 229
第四节 物理测验的编制 235
第五节 测验结果的统计 242
第十章 物理教师 246
第一节 教师工作的基本特点 246
第二节 物理教师的职业修养 248
第十一章 物理教学研究 255
第一节 物理教学研究的特点 255
第二节 研究课题的选择 257
第三节 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