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中国天文学 4
第一章 中国早期天文学 4
1.1 中国天文学的起源 4
1.2 三代时期 8
1.3 春秋战国时期 13
1.4 秦汉时期 21
第二章 中国天文学的繁荣鼎盛 29
2.1 天文历法的发展 29
2.2 天文仪器的进步 33
2.3 天象资料的积累 38
2.4 中国天文学从繁荣到鼎盛 40
第三章 中国天文学从古代到近世的过渡时期 43
3.1 传统天文学在明清两代的继续研究 43
3.2 天文学的西学东渐 47
3.3 中国天文学的过渡时期 54
第四章 近现代中国天文学 58
4.1 近代天文学在中国的传播 58
4.2 旧中国的天文学 61
4.3 新中国成立以后天文事业的迅速发展 66
第二编 中国数学 73
第五章 中国数学的起源 73
5.1 中国数学的萌芽 73
5.2 早期的数学知识 77
5.3 《周髀》等书中的数学 90
5.4 最早的数学专著 94
第六章 中国数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00
6.1 赵爽注《周髀》 100
6.2 刘徽及《九章注》 102
6.3 中国数学的继续发展 112
6.4 高次方程数值解法 118
6.5 从天元到四元 123
第七章 中国数学的缓慢发展与西算东来 129
7.1 商业数学 129
7.2 西算东来 132
7.3 清初数学工作 136
7.4 雍正、乾隆年间的数学工作 141
7.5 传统数学的挖掘与研究 143
第八章 中西数学汇合 149
8.1 幂级数的研究 149
8.2 李善兰的数学研究 151
8.3 华蘅芳的数学工作 156
8.4 清末数学研究与数学教育 157
第九章 现代数学研究的开端与进展 162
9.1 现代数学在我国的开端 162
9.2 20世纪40~50年代中国数学界概况 166
第十章 中国的地理学概况 170
10.1 原始公社社会时期地理知识的萌芽 170
第三编 中国地学 170
10.2 奴隶社会时期及封建社会前期的地理知识的积累 171
10.3 封建社会时期地理学的发展 175
10.4 近代中国地理学概况 213
第十一章 中国地质学概况 217
11.1 中国古代在矿物、岩石和冶炼方面的成就 217
11.2 中国古代关于海陆变化的认识 223
11.3 中国古代在地震测报和防震、抗震方面的辉煌成就 225
11.4 解放前中国的地质学 230
第十二章 中国古代物理学发展概况 242
12.1 中国古代物理学发展的分期及各时期的成就 242
第四编 中国物理学 242
12.2 中国古代物理思想初探 262
12.3 中国古代物理学发展的特点 266
第十三章 近代物理在中国的传播和兴起 271
13.1 经典物理和现代物理传入中国 272
13.2 中国物理学家对近代物理的贡献 275
13.3 中国物理学家兼教育家的工作概况 279
13.4 物理研究机构的建立 282
第五编 中国生物学 286
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丰富的生物学遗产 286
14.1 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著名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 286
14.2 中国古代与生物学有关的主要书籍和文献 295
15.1 植物学、动物学方面的知识 301
第十五章 中国古书中的生物学知识 301
15.2 人体解剖生理学方面的知识 308
15.3 植物生理学方面的知识 313
15.4 生态学方面的知识 317
15.5 遗传学方面的知识 323
15.6 微生物学方面的知识 326
15.7 与进化论有关的知识 330
第十六章 明末至解放前的中国生物学 333
16.1 明末至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生物学的发展 333
16.2 鸦片战争以后至解放前中国生物学的状况 335
笫十七章 中国古代化学的轮廓 344
17.1 火的发现和使用 344
第六编 中国化学 344
17.2 陶器的出现和发展 345
17.3 早期的金属知识 354
17.4 酿酒 358
17.5 造纸术的发明与革新 359
17.6 炼丹术与炼金术 361
17.7 火药的发明和应用 371
17.8 中国古代的物质观 375
17.9 中国古代的医药化学 376
第十八章 近代和现代的中国化学 379
18.1 近代化学传入中国 379
18.2 近现代的中国化学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