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创新计算的研究进展 1
1.1 创新计算研究意义 1
1.2 创新的心理及认知理论 2
1.2.1 创造理论 2
1.2.2 创造的动力学模型 3
1.2.3 辩证模型 4
1.3 创新的计算模型 5
1.3.1 创新计算的框架 5
1.3.2 创新计算方法 7
1.3.3 存在的问题分析 8
1.4 发散性思维计算 9
1.4.1 联想模型 9
1.4.2 联想方法 9
1.4.3 存在的问题分析 10
1.5 评价模型 11
1.6 创新计算的应用 12
1.7 创新计算的发展趋势 13
第2章 旋转动力学理论框架 15
2.1 建立统一理论的意义 15
2.2 旋转动力学理论的逻辑结构 16
2.3 旋转动力学研究方法 20
2.4 旋转动力学理论应用 26
2.4.1 旋转动力学理论的应用原则 26
2.4.2 旋转动力学理论的应用实例 27
第3章 思维时空 31
3.1 思维本源的探索 31
3.2 概念形成 31
3.3 概念场 37
3.4 概念旋转 43
3.5 旋转时空与规律 44
4.1 思维拓扑起源 48
第4章 思维拓扑 48
4.2 思维拓扑模型 49
4.3 几个支持实验 53
4.4 拓扑变换创造 55
4.5 结论 59
第5章 思维流形 61
5.1 思维流形的心理学依据 61
5.2 思维流形概念与构造 62
5.2.1 思维流形的基本概念 62
5.2.2 思维流形的构造及其性质 64
5.3.1 EOPN模型 70
5.3 思维流形应用 70
5.3.2 EOPN模型的动态过程 78
5.3.3 关于模型的讨论 79
5.4 EOPN模型的构造 80
5.4.1 建模算法 80
5.4.2 建模工具 83
5.5 结论及其发展 84
第6章 思维代数 86
6.1 创新方法的研究现状 86
6.2 思维惯性空间 87
6.3 惯性空间扩展代数 91
6.4 扩展代数的创新分析 98
6.5 思维流形上的代数群 105
第7章 思维动力 107
7.1 思维动力系统现状 107
7.2 思维流形上的动力学 108
7.3 思维的局部动力学 111
7.4 联想的局部动力学 118
7.4.1 联想的混沌与分形 118
7.4.2 联想动力系统 122
7.5 思维动力学实验 126
7.6 相关工作的讨论 129
第8章 旋转动力学理论应用 131
8.1 创新计算应用平台 131
8.1.1 平台结构 132
8.1.2 平台中的创新推理 136
8.1.3 平台实现 137
8.1.4 平台发展趋势 140
8.2 专利文本挖掘 142
8.2.1 文本挖掘框架 143
8.2.2 专利特征向量 144
8.2.3 训练和分类算法 146
8.3 网络安全模型 150
8.3.1 网络安全层次模型 150
8.3.2 新的安全管理策略 152
8.3.3 新的安全防御系统 153
8.4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154
8.5 智能搜索引擎 159
结束语 164
参考文献 166
致谢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