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
目录 1
1.2 研究基础 3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5
图1-1 本书的体系框架 6
图表索引 6
图录 6
1.4 研究方法 7
1.5 主要创新 8
2 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检索 10
2.1 西方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论争 10
2.1.1 凯恩斯学派 11
2.1.2 货币学派 13
2.1.4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15
2.1.3 理性预期学派 15
表2-1 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学派观点 16
表录 16
2.2 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讨论 17
2.2.1 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金融体制改革背景 18
表2-2 中国经济增长与物价情况(1992—1996年) 20
表2-3 中国经济增长与物价情况(1997—2003年) 21
表2-4 中国存款准备金率变化情况 22
2.2.2 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问题的讨论(1984—1996年) 23
2.2.3 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讨论(1997年以来) 38
2.3 本章小结 43
3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前提(Ⅰ):货币的性质 45
3.1.1 古典经济学的货币中性论 46
3.1 货币性质认识的历史演进 46
3.1.2 货币非中性的先驱人物及其观点 52
3.1.3 凯恩斯的货币非中性观点 57
3.1.4 20世纪货币中性论的回潮:弗里德曼、卢卡斯 61
3.1.5 凯恩斯主义者的货币非中性观点 62
3.2 对货币性质的再认识 63
3.2.1 对货币性质认识的简单评论 63
表3-1 著名经济学家关于货币性质的观点 63
3.2.2 对货币性质的再认识 64
3.3 货币性质的经验实证 65
表3-2 1985—2004年中国的货币供给(M2)、物价(CPI)和经济增长(GDP)情况 66
图3-1 中国的M2、GDP、CPI情况(1985—2004年) 66
3.4 本章小结 67
表3-3 货币性质的学派观点 68
4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前提(Ⅱ):货币供给的性质 69
4.1.1 货币供给外生论 70
4.1 西方经济学界的“内生论”与“外生论”之争 70
4.1.2 货币供给内生论 72
4.2 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币供给性质的讨论 74
4.1.3 货币供给内外共生论 74
4.2.1 中国的货币供给内生论 75
4.3 对货币供给性质的再认识 76
4.2.2 中国的货币供给内外共生论 76
4.3.1 不同币材条件下货币供给的性质 77
表4-1 不同币材条件下货币供给的性质 78
4.3.2 不同经济体制下货币供给的性质 78
表4-2 不同经济体制条件下货币供给的性质 80
表4-3 中国的货币供给结构 80
4.3.3 从货币供给结构看货币供给的性质 80
4.3.4 从货币供给机制看货币供给的性质 81
表4-4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构成要素的货币供给性质 83
4.4 本章小结 84
5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前提(Ⅲ):菲利普斯曲线的价值 86
5.1 菲利普斯曲线的演进 87
5.1.1 早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87
图5-1 早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88
5.1.2 弗里德曼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88
图5-2 弗里德曼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89
5.1.3 卢卡斯的政策无效性命题 90
图5-3 理性预期学派模型:被预期到的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90
5.1.4 新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有效论 91
图5-4 新凯恩斯主义模型:被预期到的货币政策依然有效 91
5.1.5 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讨论 92
5.2 菲利普斯曲线的真正价值 93
图5-5 菲利普斯曲线的6种类型 94
表5-1 6种类型的菲利普斯曲线分成三组的情况 96
5.3 菲利普斯曲线的经验实证 96
5.3.1 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瑞典与中国台湾的菲利普斯曲线 96
表5-2 1991—1998年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瑞典和中国台湾的失业、物价情况 97
图5-6 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瑞典、中国台湾1991—1998年菲利普斯曲线 98
5.3.2 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 99
表5-3 1984—2003年中国的失业、物价和GDP基本情况 100
图5-7 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1984—2003年) 101
5.4 本章小结 102
6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模型与经验实证 103
6.1 衡量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志 104
6.1.1 利率、货币供给量不是衡量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志 104
图6-1 货币政策体系框架 105
6.1.2 衡量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志:货币政策目标及其实现程度 105
图6-2 货币政策的作用方向 108
6.2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模型 108
6.2.2 建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模型的理由 109
6.2.1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模型的建立 109
6.3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模型的经验实证 110
6.3.1 检验标准:有效值域的确定 110
6.3.2 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模型与中国实际货币需求的拟合程度检验 111
表6-1 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值(及值域)的假定 111
表6-2 1986—2003年中国的GDP、物价和失业情况 112
图6-3 中国货币需求增长率曲线图 113
6.3.3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模型的实际货币供给检验 114
表6-3 1986—2003年中国的货币供给增长情况 114
图6-4 1986—2003年中国货币供给增长率曲线图 115
6.3.4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模型的分层次经验实证 115
图6-5 物价稳定的经验实证 118
图6-6 经济增长的经验实证 118
图6-7 失业的经验实证 118
6.4 本章小结 119
7.1 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融资结构的差别 121
7 影响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分析Ⅰ: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集中 121
7.1.1 西方发达国家的融资结构 122
表7-1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企业资金来源结构 123
图7-1 西方国家的融资结构 123
表7-2 1993年主要发达国家银行和市场情况的比较 124
7.1.2 中国的融资结构 124
表7-3 1991—2003年中国企业三种外源融资结构 125
图7-2 中国企业的外源融资结构 126
表7-4 2000—2003年当年新增贷款发放机构占比情况 126
7.2.1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主要表现 127
图7-3 中国金融机构的贷款结构 127
7.2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具体表现及成因 127
表7-5 1997—2002年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数量 129
表7-6 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余额及占比 130
7.2.2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成因 130
7.3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集中对宏观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负面影响 132
7.3.1 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 133
表7-7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年新增贷款分地区情况表 134
图7-4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年新增贷款的地区分布 135
7.3.3 加剧和积累金融风险 135
7.3.2 金融资源错位和低效配置 135
7.3.4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梗阻 136
7.4 本章小结 137
8 影响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分析Ⅱ:货币政策运行环境 138
8.1 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 139
8.1.1 中国的货币化率 140
表8-1 中国的货币化率(1952—1977年) 140
表8-2 中国的货币化率(1978—2003年) 142
图8-1 中国的货币化率(1978—2003年) 143
8.1.2 中国的金融相关比率 143
表8-3 中国金融资产构成及金融相关比率 143
图8-2 中国的金融相关比率 145
表8-4 部分国家和地区不同金融资产与GDP比率的国际比较 146
8.2 企业的自我约束程度 147
表8-5 2003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147
8.3 商业银行的商业化程度 148
表8-6 中国工商银行贷款分类表 150
表8-7 中国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情况(1986—2000年) 151
8.4 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 151
图8-3 中国的融资结构 152
8.5 财政预算的自我约束程度 153
表8-9 国家债务发行情况 154
表8-8 中国的财政收支状况(1978—2003年) 154
8.6 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化程度 155
表8-10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关国家的发展情况 156
8.7 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 157
表8-11 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 157
图8-4 中国的外贸依存度 159
表8-12 中国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外贸依存度比较(2002年) 159
图8-5 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外贸依存度之比较 160
8.8 本章小结 161
9.1 货币政策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 164
9 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若干思考 164
图9-1 货币扩张对资源利用的三阶段 166
9.2 充分挖掘货币政策的结构性调控功能 167
表9-1 中国存款准备金率变动情况(1984—2003年) 169
图9-2 中国存款准备金率变动曲线 170
9.3 坚持“相机抉择”,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预调”、“微调”功能 170
表9-2 中国货币政策的具体表述(1985年以来) 171
9.4 积极寻求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再生之路 172
9.5 破除县域金融服务真空 174
9.6 本章小结 176
10 结束语 178
10.1 主要研究内容和基本结论 178
10.2 本书的创新之处 186
10.3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88
10.4 未来研究展望 189
参考文献 192
后记 203
Abstract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