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萧斌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62003823
  • 页数:283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论述了制度的起源、本质、类别、结构、阶级统治功能及其发展、变化等问题。

第一章 制度:熟悉而陌生的天地 1

一、人们习以为常的一种社会现象 1

(一)从现代控制论说起 1

(二)在人和自然界之间:工艺技术制度 2

(三)在人和人之间:社会关系制度 3

二、陌生感——社会制度的差异性 6

(一)卖酒女的奇特交易与毛利人的荒唐考试 6

(二)警察制度的隔时空比较 7

(三)你对制度不陌生吗? 8

(四)在差异中实现制度规范 9

(五)制度幼稚病的险区 10

三、改革带来的困惑 12

(一)改革:伟大民族的再觉醒 12

(二)传统的制度受到全面挑战 13

(三)面对当代资本主义,你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制度? 14

第二章 制度的起源(上)——第一级社会协调机制的产生一、从动物世界的规矩说起 18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启示 23

三、在蒙昧中挣脱兽性 26

(一)一段模糊的描述 26

(二)新成果的有益补充 28

四、普遍的食物禁忌 31

(一)原始禁忌:控制兽性的幻觉形式 31

(二)食物禁忌是怎样产生的 33

(一)杂婚:非规范性关系 40

第三章 制度的起源(下)——第二级社会协调机制的产生一、原始群中的非规范性关系 40

(二)狩猎集团——两性关系集团 42

(三)女性发情期的消失 43

二、原始情爱序幕的揭开 44

(一)一场真正的性革命 44

(二)两性关系范围的扩展 45

三、性禁忌 47

(一)原始情爱纠葛的威胁 47

(二)性禁忌的产生 48

(三)性禁忌时代的公共意志及其表现形式 49

(一)血缘家族的出现 50

四、族外婚与氏族制度的产生 50

(二)族外婚制的产生 52

(三)氏族制度及其基本特点 55

第四章 制度的本质与类别 59

一、制度是社会规范的一种形式 59

(一)什么是社会规范? 59

(二)社会规范是人类社会关系的产物 61

(三)社会规范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综合规范体系 64

二、制度的基本特点 65

(一)规范模式的外在性 65

(二)意志主体的多重性 66

(四)社会功能的多样性 67

(三)覆盖层面的宽广性 67

(五)贯彻执行的强制性 68

三、制度概念的历史溯源 69

(一)古代中国人对“制度”的认识 69

(二)近世学人对“制度”的认识和研究 70

四、制度的分类 73

第五章 制度的结构 81

一、单立制度要素探析 81

(一)制度和组织 81

(二)制度的要素 83

(一)社会制度是多层次多侧面的大系统 88

二、制度的体系结构 88

(二)“三层结构说”与“上下关系论” 89

(三)两种结构模式的异同分析 91

三、经济制度的决定作用 92

(一)经济制度直接地反映物质利益关系 92

(二)经济制度变革必然引起整个社会关系制度变革 96

四、经济制度的核心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98

(一)所有制的历史溯源与现实探讨 98

(二)所有制在经济制度系统中的决定作用 101

第六章 体制与模式 104

一、什么是体制 104

(一)权限结构说 105

(二)管理制度说 107

(三)体制是实行制度规范的总框架 108

二、体制的结构要素 110

(一)组织体系 111

(二)社会关系体系 112

(三)组织规则体系 112

(四)体制意识 113

三、什么是模式 114

(一)模式是对事物的一种特殊规范形式 115

(二)模式的基本特征 117

第七章 体制模式的多样性及其优化选择 119

一、制度与模式 119

(一)体制意识的科学性 121

二、体制模式的优化选择 121

(二)调控机制的灵活性 124

(三)内外环境的协调性 128

第八章 模式多样性的经济分析 132

一、社会经济结构对体制模式形成的决定作用 132

(一)古代国家实例分析 133

(二)资本主义国家实例分析 134

(三)社会主义国家实例分析 135

二、影响社会经济结构的几种因素 138

(一)生产力是决定因素 138

(二)外界条件的影响 144

(一)国家制度的影响 146

第九章 模式多样性的政治与文化分析 146

一、国家制度与政治力量对比的影响 146

(二)政治力量的争夺 148

(三)资产阶级的奉献 149

(四)非线性的历史杰作 151

二、前政体模式与夺权方式的影响 153

(一)前政体模式的投影 153

(二)夺权方式赋予的品格 154

三、民族心态及传统文化的反射 158

(一)难以逾越的文化制约 158

(二)东西异域的民族心态 160

一、确认社会阶级结构的标示 164

第十章 制度的阶级统治功能 164

(一)父权家长制:阶级统治功能的萌芽 165

(二)民主制或专制制都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166

二、谋取经济利益的保证 169

三、调节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手段 171

(一)古代中国的分封制 171

(二)嫡长子继承制 172

(三)日耳曼人的“采邑制” 172

四、适应时代变革的机制 173

(一)从血缘授爵制到功勋授爵制 173

(二)商品经济与民主共和制度 175

(一)古代中国的礼乐制度 176

五、建立统治阶级内部秩序的规范 176

(二)古代东西方国家的等级名分制度 177

(三)权利与义务关系明确化的法律制度 179

六、显示权威的方式 179

第十一章 制度的一般社会功能 181

一、关于国家职能的问题 181

(一)一种比较偏颇的解释 181

(二)国家职能的重点倾斜 183

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组织功能 184

(一)所有制形式也就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组织方式 184

(二)捐税制与徭役制 187

(一)生产过程中人的行为规范化 189

三、对社会物质生产的经营管理功能 189

(二)建立社会经济管理体制 190

四、调节人口生产,提高人口质量 191

(一)人口政策 192

(二)婚姻制度 193

(三)教育制度 193

五、管理社会公共生活的功能 194

(一)从非制度管理到制度管理 194

(二)管理主体的序列化 194

(三)管理客体的规范化 196

(一)制度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 198

六、制度的文化功能 198

(二)制度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种标尺 199

第十二章 制度的评价及其历史发展 202

一、从评价个人向评价制度的历史发展 202

(一)什么是制度评价 202

(二)重人治,轻制度的时代 203

(三)人治时代制度评价的非科学性 204

(四)撕开蒙在制度评价上的王权黑纱 207

二、制度评价的意义与作用 209

(一)有助于提高人们运用制度调控社会生活的能力 209

(二)有助于认识和批判旧制度的落后性和反动性 211

(三)有助于人们认识和宣传新制度的进步性和优越性 212

(四)帮助人们懂得历史上兴衰治乱的经验,为人们选择一定的社会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214

第十三章 制度的评价标准 216

一、标准奇多,莫衷一是 216

(一)阶级标准 217

(二)群体功利标准 218

(三)整体功能标准 219

(四)社会道德标准 220

二、生产力标准是制度评价的根本标准 222

(一)什么是生产力标准 222

(二)为什么必须把生产力标准作为制度评价的根本标准 223

三、制度评价的光辉榜样 229

一、人类从不认识自己到自我探索的发展 233

第十四章 生生不息的制度流变 233

二、把神的意志作为制度变革的动力 235

三、“人性论”的困惑 238

四、“利益竞争说”或“阶级斗争论”的解释 241

(一)历史学家在复辟时代的沉思 241

(二)中国“民本主义”者的宏论 242

五、两位青年智者的天才总结 244

六、开辟一个新的观察角度 248

(一)三大子制度系统中结构功能的矛盾运动 250

(二)每一个子制度系统中结构功能的矛盾运动 252

(三)每一项制度的内部因素所构成的矛盾运动 256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和改革 258

第十五章 体制改革:伟大而艰难的事业 258

一、改革是当代世界的潮流 258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改革 261

二、社会主义国家体制改革的原因探析 264

(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264

(二)世界主题变化与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 266

(三)认识发展规律的要求 270

三、创立有本国特色的体制模式 273

(一)必须从国情出发 273

(二)在不断摸索、反复实践的过程中实现 274

(三)中国的体制改革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