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李凡夫文集》编委会 2
中国与日本(1937年5月) 2
一 中日两国在现阶段能不能做朋友? 2
二 中日两国有暂时亲善的可能吗? 43
三 解决中日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48
四 中日关系的前途 53
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和新四军(1945年3月) 56
第一章 回顾 56
第二章 深人敌后,开辟解放区战场(一九三七年——九四○年) 62
一 大战平型关 62
二 侧击南下忻口和太原的敌寇 74
三 从后面拖住敌人 81
四 由配合“反攻”太原到晋东南反九路围攻 88
五 牵制敌兵三十万 94
六 新四军开入大江南北 100
七 武汉失守后的敌后形势 106
八 冀中平原反“扫荡” 110
九 模范的歼灭战在晋察冀 118
一○ 梁山泊古战场的袭击突围与歼灭 124
一一 大江南北游击战的发展 130
一二 广东东江与琼崖的游击战 140
一三 震动全国的百团大战 146
第三章 艰苦奋斗,坚持解放区的抗日战争(一九四一年——九四二年) 155
一 极端困难时期的敌后形势 155
二 皖南事变与新四军发展的新阶段 162
三 给冈村宁次的迎头痛击 170
四 平原上展开“扫荡”与反“扫荡”血战 174
五 骑兵在艰苦战斗中 187
六 新四军的反“扫荡”反“清乡”反“蚕食”及其他 192
七 香港失陷后的华南游击队 197
第四章 恢复和扩大解放区,发动局部反攻和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一九四三年——九四五年) 200
一 敌后新形势 200
二 历时三个月的反“扫荡”与日寇“观战团”的毁灭 208
三 山东反“扫荡”又创造奇迹 211
四 围困、挤走敌人 219
五 车桥大歼灭战 225
六 里应外合收复莒县 231
七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空前壮大和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238
抗战以来国际形势的检讨(1937年11月) 243
日寇大规模进犯中国的近因及其前途(1937年9月) 252
沦陷区的土地问题(1940年7月8日) 262
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庆祝《毛泽东选集》出版(1951年10月17日) 272
欢呼《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出版(1952年4月10日) 276
理论如何联系实际——重读毛泽东同志《改造我们的学习》的体会(1953年4月10日) 282
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为纪念毛泽东同志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发表三十周年而作(1956年3月3日) 290
学习《实践论》,克服经验主义(1951年5月24日) 298
用无产阶级世界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964年2月) 312
提倡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和烦琐哲学(1965年2月) 321
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962年5月) 331
论共产主义道德(1962年9月) 345
革命的道德观(1963年9月) 373
革命者的生死观(1965年7月) 398
回忆“上海社联”斗争片断(1983年5月31日) 406
从“陕北公学”到“华北联大”的回忆(1980年10月) 409
由“联大”到“抗大”(1941年4月25日) 414
回忆《抗战八年来的八路军与新四军》一书的编写经过(1979年10月24日) 421
为纪念广州六烈士题词 423
附录: 424
李凡夫同志生平 424
颠倒了的理论是非必须纠正过来——驳对于李凡夫同志的“批判”和诬陷 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