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都市圈发展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圣学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5852426
  • 页数:32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三个层次展开对西安大都市圈的研究。一是全面介绍世界大都世圈和对中国大都市圈进行了比较分析;二是在此基础上对西安大都市圈的历史、现状、范围、圈层划分、发展趋势以及西安大都市圈在国家和地区发展中的地位、作用问题进行了研究;三是对西安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

目录 1

第一章 概论 1

第一节 都市圈的概念 1

一、都市圈的基本含义 2

二、都市圈的相关概念 5

第二节 都市圈的形成机制、特征 12

一、都市圈的形成机制 12

二、都市圈的主要特征 13

第三节 世界大都市圈形成的背景与基本条件 13

一、世界大都市圈形成的背景 13

二、世界大都市圈形成的基本条件 14

第四节 中国大都市圈形成与发展的新背景 19

一、大都市圈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 19

二、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 20

三、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1

四、信息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 21

五、都市圈经济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22

六、大都市圈将改变我国传统的空间经济组织模式 23

七、中国全面启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 23

第五节 中国发展大都市圈的意义 24

一、能够产生巨大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收益 25

二、能够吸纳中国庞大农村人口大规模的转移 26

三、可以创造出不断扩大的国内总需求 27

四、可以极大地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28

五、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机理的形成 29

六、可以加快促进我国经济社会体制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29

一、中国三大都市圈 32

第一节 中国三大都市圈与世界五大都市圈的比较研究 32

第二章 中外大都市圈比较研究 32

二、中外大都市圈的整体比较 37

三、中外大都市圈中心城市发展的比较分析 39

第二节 国内三大都市圈比较研究 41

一、三大都市圈的综合比较研究 42

二、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 44

三、国内三大都市圈竞争优势的比较 47

四、国内三大都市圈城市之间的功能互补及协调机制的比较 53

五、国内三大都市圈存在问题的比较分析 54

六、几点结论 57

第三章 西安大都市圈的历史、现状、范围、层次及发展趋势 60

第一节 西安地区城市发展历史 60

一、周—秦时期 60

二、汉—唐时期 63

三、宋—元—明—清时期 67

四、近现代以来 67

五、城市发展的历史总结 72

第二节 西安大都市圈的发展现状及其形成条件 74

一、核心区基本概况 74

二、核心区内城市化发展现状 79

三、核心区形成背景和条件 79

四、西安大都市圈的发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87

第三节 西安大都市圈的范围界定及层次划分 90

一、确定范围和划分层次的原则和依据 90

二、都市圈层次的划分方法 91

三、都市圈层次的划分 91

一、发展趋势 95

第四节 西安大都市圈的发展趋势 95

二、未来我国区域发展框架中的西安大都市圈 97

三、关中“一线两带”建设中的西安大都市圈 99

四、西安大都市圈发展的政策探索 100

第四章 西安大都市圈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评价 104

第一节 西安大都市圈发展水平评价 104

一、大都市圈核心区层与紧密圈层的发展现状分析 104

二、核心区层与其他圈层的联系强度分析 105

三、都市圈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定位分析 108

第二节 西安大都市圈辐射影响范围评价 110

一、城市影响范围的理论研究 110

二、西安吸引区范围的确定 111

第三节 西安大都市圈城市竞争力评价 113

一、城市竞争力的含义和特点 113

二、区际间都市圈中心城市竞争力比较评价 114

第五章 西安大都市圈产业发展研究 127

第一节 产业发展现状 127

一、第一产业 129

二、第二产业 130

三、第三产业 130

四、高新技术产业 130

五、旅游业 131

第二节 产业发展问题 132

一、国有经济比重过高,产业规模偏小,缺少大型企业集团 132

二、缺乏统一规划,区域布局混乱 133

三、产业链延伸不足,专业化程度低 133

四、改革滞后,体制及条块分割严重 134

一、发展机遇 135

五、产业集群度不高,政府引导不够 135

第三节 比较优势分析 135

二、制约因素 136

三、比较优势 137

四、面临挑战 139

第四节 产业发展目标 139

一、发展原则 139

二、总体目标 141

三、结构导向 142

第五节 优势产业发展 146

一、优势产业相关理论 146

二、西安大都市圈优势产业发展 149

第六节 产业空间布局 159

一、西安大都市圈核心区 160

二、西安大都市圈紧密区 162

三、西安大都市圈辐射区 164

第七节 对策建议 165

一、加紧出台并实施产业扶持计划 165

二、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166

三、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166

四、大力培育发展产业集群 167

五、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168

第六章 西安大都市圈社会发展研究 171

第一节 消费、就业、收入分析 171

一、消费现状分析 171

二、就业现状分析 173

三、收入现状分析 175

四、对策建议 177

第二节 社会保障体系分析 183

一、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关系 183

二、西安大都市圈社会保障制度实施情况 184

三、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185

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构想 186

第三节 医疗卫生分析 187

一、卫生服务机构状况 187

二、卫生资源情况 189

三、对策建议 191

第四节 人口发展分析 192

一、人口现状分析 192

二、人口发展趋势 193

三、对策建议 194

第七章 西安大都市圈科技教育发展研究 198

第一节 都市圈效应与科技教育的发展 198

一、城市科技教育发展与都市圈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199

二、城市的聚集效应与科技教育发展 199

三、城市的综合实力是科技教育文化发展的基础 200

四、城市科技教育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200

五、城市科技教育发展与城市化 201

六、城市科技教育发展与都市圈社会发展 201

第二节 科技教育聚集和扩散特征 202

一、巨大的内在聚集力和膨胀力 202

二、强烈的扩张渗透性 203

三、对扩散地有较高的资质要求 203

四、跨区域点式扩散特征 203

五、高地引力效应 204

第三节 科技教育分布与扩散特征分析 205

一、科技教育布局状况 205

二、科技教育的分布与扩散特征 210

三、科技教育发展趋势 211

第四节 对策建议 212

一、把加快教育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重点 212

二、积极推动高校改革,提升城市竞争力 216

三、继续加强基础教育、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大力推进继续教育 220

四、改革科研体制,提高中心城市的科技带动功能 220

第八章 西安大都市圈城市发展规划研究 222

第一节 城市发展的整体分析 222

一、内在优势 222

二、潜在机遇 223

三、缺位因素 225

第二节 空间构成特征 227

第三节 空间组织结构 228

一、城市发展道路 229

二、城市空间结构 230

三、城市发展进程 233

第四节 规模等级结构 238

一、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现状 238

二、城市规模等级结构构建 239

三、城市功能结构确定 240

第五节 城市发展的协调 244

一、城市之间的协调 244

二、产业发展的协调 245

三、基础设施的协调 245

四、环境保护的协调 247

第六节 对策建议 248

一、建立协调机制 248

二、行政区划调整 248

三、产业政策引导 249

四、土地政策 250

五、户籍政策 251

六、城市经营政策 252

第九章 西安大都市圈交通发展规划研究 254

第一节 交通与都市圈发展 254

一、交通对都市圈发展的作用 254

二、交通在都市圈空间组织中的作用 254

第二节 中外都市圈发展中交通发展的经验 257

一、德国柏林和勃兰登堡州区域交通协调策略 257

二、美国的州际高速公路网的完善 258

三、长江三角洲区域性交通设施建设 260

四、珠江三角洲区域性交通设施建设 260

第三节 交通发展现状分析 262

一、西安市交通发展现状分析 262

二、核心区和紧密区交通发展分析 264

三、辐射区交通发展分析 266

第四节 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 267

一、西安市城市道路存在的主要问题 268

二、公路存在的主要问题 268

三、铁路存在的主要问题 269

四、航空存在的主要问题 270

第五节 交通发展的战略构想 270

一、战略形势 270

二、战略目标 271

三、战略思想 272

第六节 对策建议 272

一、建立综合交通体系 273

二、完善核心区城市快速道路网 274

三、建设核心区轨道交通网络 276

四、完善高速公路网络 278

五、提高铁路运输能力 281

六、改善民航运输能力 284

第十章 西安大都市圈城市环境保护与区域生态建设研究 286

第一节 城市环境质量 287

一、大气环境 287

二、水环境 289

三、固体废物 293

四、城市绿化 295

第二节 区域生态环境与生态建设 296

一、水土流失 296

二、土壤盐渍化 299

三、荒漠化 301

四、森林资源与物种资源的破坏 304

五、自然保护与生态建设 309

第三节 大都市圈建设中需解决的环境与生态问题 321

一、区位和资源特征及城市体系构建研究 322

二、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与城市体系建设规模研究 322

三、渭河水环境容量与关中城市带发展潜力研究 323

四、城市能源结构调整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研究 323

五、核心区城市绿化与城市间绿色通道建设研究 324

后记 326